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呼吸计量法应用于校准ASM1作了简明的阐述。在呼吸速率与模型组分关系的基础上,介绍了ASM1中废水与污泥各组分浓度的测定方法,并指出模型组分细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活性污泥 1号模型 (ASM1)入流中 7个含碳有机物、4个含氮物质、碱度等四大类 13种组分的分析方法 ,并用这些方法测定了西安市北石桥、电子村两个排放口的城市污水水质。实验结果表明快速可生物降解有机物 (SS)采用间歇实验法、慢速可生物降解有机物 (XS)采用测定BOD5间接计算法既操作简单又准确可靠 ,能为利用活性污泥 1号模型进行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模拟及管理提供入流组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为基础,结合间歇式循环上流污泥床工艺结构和实际进水水质特征,建立了简化的活性污泥模型(ASM1-S),该模型与ASM1模型相比,减少了反应过程、进水组分和参数,大大减少了模型参数测定的工作量和模拟过程中的计算量,从而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本文通过测定模型进水组分和对模型模拟结果影响较大的4个参数(YH、μH、μA、bH)值进行测量,并利用Matlab编制模拟程序,就ASM1-S模型对间歇式循环上流污泥床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将出水中COD、氨氮和总氮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出水中COD、氨氮和总氮的浓度模拟效果较好,最大误差小于10%,从而验证了ASM1-S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ASM中水质特性参数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十年来有关活性污泥生物学、反应动力学等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用于模拟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模型的研究却发展相对较慢,本文综述了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相应理论及发展历程。主要介绍了广泛应用的ASM模型,并详细介绍了模型中的水质特性参数(Ss、S1、Xs、x1)的各种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活性污泥1号模型含碳组分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活性污泥 1号模型中含碳有机物的分析方法,并用这些方法测定了西安市北石桥、电子村 2个排放口的城市污水水质。实验结果表明快速可生物降解COD(SS)采用间歇实验法、慢速可生物降解COD(XS)采用测定BOD5间接计算法既操作简单又准确可靠,能为利用活性污泥数学模型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模拟及管理提供含碳组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6.
ASM1耦合曝气模型对污水处理厂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模拟污水处理厂实际的曝气方式及溶解氧浓度,采用更加精确的曝气模型对某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模拟研究.该模型考虑了污泥浓度、堵塞及温度等因素对氧传质的影响,并将该曝气模型与ASM1相耦合.首先,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了对该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影响较大的参数,分别为异养菌产率系数YH、异养菌最大比增长速率μH、自养菌最大比增长速率μA及自养菌氧利用半饱和系数KOA.然后,测定部分灵敏度较高的参数并使用测量结果对模型进行校正,校正结果使用希尔系数表征.最后,使用另一批数据对校正参数进行验证.模拟的COD、氨氮、总氮和好氧池末端溶解氧的希尔不等系数分别是0.13、0.23、0.20和0.15,而通过控制溶解氧浓度或理论氧转移效率模型模拟则出现氨氮、溶解氧、总氮及COD的希尔不等系数不同程度上升的结果.校验后的ASM1/曝气耦合模型参数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模拟当中,对于优化污水厂曝气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娜  陈秀荣  林逢凯  黄华  章斐  赵骏  丁毅 《环境科学》2014,35(4):1414-1420
在处理双酚A(BPA)模拟废水的序批式活性污泥系统(SBR)反应器中,保持进水COD含量均为300 mg·L-1左右,通过改变水力停留时间HRT从12~8 h,污泥龄SRT从20~10 d,考察污泥有机毒性和其他水质指标的变化.试验分析了空白组和40 mg·L-1初始浓度BPA对照组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周期末出水COD值、污泥有机毒性分布规律以及稳定期单周期内COD值和污泥有机毒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有利于活性污泥降解BPA,并消减稳定期污泥的有机毒性;出水COD稳定在50 mg·L-1左右,且水相和泥相均无BPA残留.在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SBR系统内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不同样品间的相似性过程中,得出污泥总毒性抑制率与微生物多样性呈负相关性关系,进水成分的不同和运行参数改变是导致污泥总毒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去除生活废水及污泥中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活废水中病毒的处理着手,通过实验测定病毒蚀斑形成数量(PFU),说明了生活废水中病毒数量的非恒定性和病毒易与污泥吸附的特性,以及常规废水处理方法对它们杀灭效率的不一致性,并分析了废水处理过程中几种杀灭病毒的方法,以及它们的不同效率和杀灭病毒的原理,探讨城市污水处理中病毒去除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乙酰螺旋霉素废水生物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相同体积 (6 2L)的升流厌氧污泥床和厌氧复合床处理乙酰螺旋霉素废水 ,当容积负荷为 6 0kg(COD) (m3 ·d)时 ,升流厌氧污泥床和厌氧复合床反应器对SS、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 6 7 4 %、85 1%、91 2 %和 75 6 %、91 7%、96 1%,结果表明厌氧复合床是高效实用的厌氧生物反应器 ;厌氧出水采用相同体积 (6 4L)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和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进行处理 ,当容积负荷为 1 6kg(COD) (m3 ·d)时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和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对SS、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 87 9%、85 1%、92 8%和 91 6 %、88 7%、95 4 %,结果表明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是高效实用的好氧生物反应器 .  相似文献   

10.
城市下水道污水水质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下水道水质转化概念模型,以ASM3(活性污泥3号模型)为基础开发了下水道污水水质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试验,运用遗传算法和曲线拟合技术进行了模型率定与参数估值.模型经现场试验验证可较好地模拟下水道中的ρ(DO)与ρ(TOC)的变化.应用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初始ρ(DO)和水力停留时间(HRT)等可控因素对下水道中微生物作用及有机质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水道中设置曝气点,可提高污水的ρ(DO),能有效地提高微生物增殖速率,强化有机物的生化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1.
ASM系列模型自推出以来得到广泛应用。详细推导了ASM 1涉及到的主要化学计量系数 ,分析了ASM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呼吸计量法测定安庆市城东污水厂污泥特性参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应用活性污泥1号模型模拟生活污水为主的安庆市城东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对该厂的污泥特性参数即化学计量学系数YH、动力学参数bH和μH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分别为0.71、0.40、2.0(10℃),并对YH测试中内源线与呼吸线直线段的差异、bH测定时温度的影响、μH测定前30~60min的大幅OUR上升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活性污泥1号数学模型(ASMI)中的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组分的鉴定对活性污泥1号数学模型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ASMI中的组分包括含碳组分、含氮组分、溶解氧和碱度。传统的组分可以直接用经典的测试方法获得。其余组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测定方法,试验测定方法分为生物方法和物理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活性污泥法模型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了国际水质协会(IAWQ)推出的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2号模型(ASM2)、3号模型(ASM3)的组分、特点和缺陷,论述了活性污泥模型在废水处理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活性污泥模型研究、应用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治理橡胶废水的活性污泥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模拟曝气工艺研究了活性污泥对橡胶厌氧废水的CODcr,NH3-N的降解条件,确定了最佳的曝气时间,污泥浓度及溶解氧浓度与处理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研究和发展过程。着重介绍了目前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运用的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型的特点及国内外模型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提出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袁冬琴  王毅力 《环境科学》2012,33(10):3522-3528
针对活性污泥的胞外聚合物(EPS),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CER)法和离心/超声波法对总EPS和分层EPS(由外至内依次为slime,LB-EPS,TB-EPS)分别进行提取,测定EPS中多糖(PS)、蛋白质(PN)和DNA的含量,并对各EPS溶液的理化特性随溶液条件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EPS的化学组分(PS、PN和DNA)在TB-EPS层中含量最高,其亲水性组分的含量高于疏水性组分,但PN的疏水比高于PS.各层EPS中PS/PN的值对其Zeta电位和等电点有重要的影响.其中,PS/PN越高,各层EPS的Zeta电位越小,分层EPS的等电点越高.各种EPS溶液pH的增加导致其Zeta电位基本呈下降趋势,对应的等电点分别为pH总EPS=2.9、pHslime=2.2、pHLB-EPS=2.3、pHTB-EPS=1.3.离子强度的增加可以导致EPS溶液的电导率呈直线上升,对应的Zeta电位却迅速增加然后趋于稳定,但并未出现电位逆转现象.此外,升高温度(<40℃)可以降低各种EPS溶液的表观黏度,并在40~60℃之间时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厌氧消化1号模型(ADM1)简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2002年2月国际水质学会(IWA)推出的厌氧消化1号模型(ADM1).该模型主要描述了厌氧消化中的生化和物化过程,共涉及厌氧体系中的七大类微生物、19个生化动力学过程、3个气液传质动力学过程,共有26个组分和8个隐式代数变量,能够对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进行较好的预测和模拟.ADM1还提供了开放的建模平台以及与活性污泥模型(ASM)的接口,可广泛应用于对各种厌氧-好氧组合工艺的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