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ICP-AES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的金属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微孔滤膜采集大气颗粒物中的铬、铜、铅、锰、锌、镍、铁 ,消解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测铬、铜、铅、锰、锌、镍、铁的检出限分别为 5 .3、7.3、3.4、2 .9、4.2、13.9、7.8ng· m L - 1 ,回收率为 98.4%~ 10 5 .7% ,RSD为 0 .48%~ 2 .2 7%。该法准确、快速、简便 ,应用于大气颗粒物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石墨电热消解法和电热板消解法处理土壤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铜、锌、铅、镍、铬的含量。铜、锌、铅、镍、铬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7%,标准样品测定结果在标准值±10%以内。  相似文献   

3.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镉、铜、铅、锌时 ,每次均要配制混合标准溶液做校准曲线 ,影响工作效率。通过对配制好的镉、铜、铅、锌混合标准溶液进行稳定性试验 ,结果表明该混合标准溶液系列除锌外可稳定 40天时间。  相似文献   

4.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镉、铜、铅、锌时,每次均要配制混合标准溶液做校准曲线,影响工作效率。通过对配制好的镉、铜、铅、锌混合标准溶液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合标准溶液系列除锌外可稳定40天时间。  相似文献   

5.
干式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部分重金属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海东 《环境工程》2005,23(3):67-68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的铜、锌、铅、镉、镍等重金属时,采用干式消解法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即在5 0 0℃加热灰化,然后用酸浸提。其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对标准样品测定结果准确。测量过程方便快速。  相似文献   

6.
乙酸-铁氧体共沉法处理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污泥为例,实验研究了乙酸-铁氧体共沉法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技术条件和可行性。利用易获得、易降解的乙酸溶液,分析了乙酸浓度(H2O2含量2%)、pH值等与城市污泥中铜和锌去除效果之间的关系,表明当乙酸的浓度为2mol/L、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为室温、pH为4时,可以将95%以上的铜和锌淋滤去除,达到淋滤去除污泥中铜和锌的目的。采用改进铁氧体共沉淀法,用石灰乳溶液做中和剂,从污泥的乙酸-H2O2浸出液中去除含量超标的铜、锌、铬、镍、镉、铅。表明在pH为9、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h、FeCl3和FeSO4初始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05mol/L;Fe3+/Mn(+Cu、Zn、Ni、Cr、Cd、Pd离子总和)=1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铜、锌、铬、镍、镉、铅去除率为94%、98%、86%、92%、89%、99%;处理后的液体中铜、锌、铬、镍、镉、铅含量达到安全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自来水中铜、铅、镉、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毓珍 《环境工程》1997,15(2):55-58
用玻碳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铜、铅、镉、锌在自来水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流动和不流动自来水中,4种元素的含量都有差别,其中锌含量的差别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污水、污泥的农田施用标准,使用正交试验表L9(34)研究了4种重金属铜、镍、铅和锌在低、中、高3种浓度下对土壤藻类的数量和种类的影响。混合重金属使土壤藻类的种群结构发生改变,使蓝藻数量减少,硅藻数量或减少或增加,视条件而定,裸藻成为优势种。在土壤-藻类体系中重金属临界值铜为50mg/kg,镍为50mg/kg,铅为150mg/kg,锌为300mg/kg。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市郊区3家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对象,分析了重金属含量及特征,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污泥中铜、锌、镍、总铬、镉、铅、汞和砷8种重金属含量都高于背景值,其中铜、锌、镍和总铬含量超过农用、园林绿化、土地改良、混合填埋、制砖和水泥熟料生产用泥质标准,也超过美国和欧盟的农用污泥标准要求,适合焚烧处置.不同种类重金属在污泥中含量不同,铜、锌和总铬高于镉、镍、铅、汞和砷;重金属含量随污水厂不同而变化,这与污水来源和处理工艺有关.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污泥中铜、镉具有极高生态风险性,污染处置中应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0.
对某工业遗弃区土壤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 PAHs)污染状况进行调查,采用Har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多介质环境目标值评价法对土壤中重金属及多环芳烃( PAHs)进行生态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土壤受重金属污染,以汞、铜、锌、镍为重,污染排序为汞>铜>锌>镍>砷>镉>铅>铬;多环芳烃(PArs)中污染主要以...  相似文献   

11.
在海洋污染监测中,通常把底质样品中的铜、铅、镉、锌都作为监测元素之一。本文根据海洋底质中的常见含量范围和污染调查的要求,在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金属铜、铅、镉、锌资料和文献的基础上做了样品消化、测试条件、萃取有机相稳定性、回收率、精密度等方面的试验,从而制定了测定方法。铜、铅、镉,锌的灵敏度分别为0.5、1.6、0.07、2.0微克/克(1%吸收)。经过几年来大批样品分析表明,本法操作简便,可适用于海洋污染调查中底质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 阳极溶出同位镀汞法测定土壤中铜、铅、镉、锌的含量国内已有报导,但由于汞膜上易形成金属互化物及土壤含干扰物质量较高,使锌的分析结果及方法重现性不理想,同时,由于土壤消解困难,不易推广。为了达到环境监测方法灵敏度高,简单快速,结果可靠的要求,对土壤干扰物和金属互化物给予了定量的消除方法,采用 AD-1型极谱仪,预镀汞阳极溶出法同时测定土壤中铜、铅、镉含量,再单独测锌,手续简单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中的铜、锌、铅、镉时,通过消解、浓缩水样后测定铜、锌,能提高测量准确度;用共沉淀法对水样金属离子进行共沉淀捕集后测定铅、镉,有效提高了灵敏度,扩大了仪器分析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约90个 Glasgow(注格兰中部最大的城市和港口)的表土样品(0~5cm),经六步连续化学提取法测定,此方法旨在确定典型的城市污染环境中,土壤重金属铅、锌、铜、镉的分离性、移动性及有效性。与选取的提取剂相对应的六个组分,称之为可交换态、碳酸盐束缚态、易还原态、中等还原态、有机态及残留态。其分离方式通常表现的显著特征是,可交换态和碱酸盐态的镉占32%(总浓度≥0.6mg/kg),中等还原态的铅占与51%,有机态的铜和锌分别占41%和29%。锌、铜、镉在残留态中有42~46%,与之相比,残留的铅仅为17%。Glasgow 的土壤中,重金属总浓度表现的污染序列是:铅>锌>铜>镉,而连续提取法的详细资料证明了重金属释放或移动性的序列是:镉>铅>锌>铜,而就有效性来说,在环境中应予以注意的顺序是:铅>镉>铜>锌。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区域沉积物的环境风险水平,对环境风险管理提供技术依据,以津南区月牙河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和下层沉积物样品共计22个,测定了有机质含量、总氮、总磷、砷、铜、镍、汞、铅、镉、铬、锌等指标含量,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分析了沉积物中营养盐及重金属的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各指标含量的空间差异较明显。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表层样品:锌>总磷>总氮=铜=镍=铅=镉=铅>砷;下层样品中,除总磷和锌指标达到轻度污染水平外,其余指标均为清洁。内梅罗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表层样品中各指标污染程度不同,总氮=总磷=铜=镍=镉=锌>铬>砷=铅。各指标的RI均属于低风险,但表层样品存在显著空间差异,而下层样品RI差异较小。有机污染指数均远低于评价标准0.5%,属于“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16.
1995年秋天,北欧各国同时对本国的湖泊进行了调查,包括俄罗斯西北的科拉半岛.在大约3000个湖泊中,被调查的11种金属(铅、镉、砷、锌、铜、镍、钴、铁、锰、铬、钒)一般浓度较低,并具有明确的地理模式.对于铅、镉、锌和一定程度上钴的分布,远程迁移的空气污染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湖中总有机碳(TOC)浓度对于铁和锰,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砷、铬和钒是重要的.对于铜和镍,基岩地质概况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但在科拉半岛很多冶炼厂周围地区是个例外,在那里由于当地空气传播的污染,湖泊中铜和镍的浓度很高.基岩和地表的地质概况对于控制砷、钴、铬和钒的浓度也是重要的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在北欧国家湖泊中重金属污染在区域尺度上是一个较轻微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植物样品(大米、茶叶、白菜、龙眼等)进行消解后,直接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其中的铜、铅、锌、镉、镍、铬、砷、汞等8个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对大米标准物质GBW10010(GSB-1)和圆白菜标准物质GBW10014(GSB-5)进行了方法准确度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均小于5%,回收率在89.8%-107.9%之间,可满足日常分析中植物样品的微、痕量重金属元素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选择云南省红河州地区3家畜禽养殖基地周边土壤开展监测,采用网格法进行随机布点,每个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共布设5个监测点位,监测项目为p H、镉、汞、砷、铅、铬、铜、锌、镍、钒、锰、钴、银、铊、锑、六六六和滴滴涕共17项。结果表明,在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3个监测区域内15个点位中共有11个点位存在超标,超标因子主要为镉、砷、铅、铬、铜、锌、镍、锰,其中以砷、铅、铬、镍超标较为严重。依据监测结果分析了超标的原因,提出了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防止重金属的污染和危害,通过测定数据,摸清弥勒县磷电、焦化行业铜、铅、锌的浓度范围,为弥勒县防治铜、铅、锌污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 前言金矿含氰废水经除氰工艺处理后得到三种不同类型的废水:(一)CN~-含量约为30—100毫克/升,大量(含量为CN~-数倍至数十倍,下同)SCN~-、铁以及少量铅、锌、铜、镍……;(二)CN~-、Ni为5—20毫克/升,大量SCN~-,及少量铁、铅、锌、铜……;(三)CN~-为0.3—2毫克/升,大量SCN~-、等量的铁、铜、镍、铅、锌……。为了了解除氰的机制及添加各种化学药剂的最佳量,因而要求测定游离氰化物和总氰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