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进入21世纪后,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能源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可再生资源如今已经成为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能源转向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开数据,在电力领域,2022年我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高达1.52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比重76.3%,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新增装机主体。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12.13亿千瓦,占比为47.3%,较2021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生物质发电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部分,也是目前应用生物质能最普遍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4年京津冀地区电力统计数据,引入多情景分析方法设定了不同的燃煤发电、燃气发电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情景,测算了相应情景下的SO_2、NO_x和CO_2排放量,分析了该地区电力行业装机比例与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发电总装机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对燃煤发电和燃气发电来说,随其装机比例增加,SO_2、NO_x和CO_2排放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相对于燃煤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SO_2、NO_x和CO_2的排放量,减排效果显著。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来说,随其装机比例增加,SO_2、NO_x和CO_2的排放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将面临着严重的能源问题。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铁路路网规模不断扩大,也必然带来能源消耗量的增加,在铁路行业上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将对我国整体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研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能等在铁路行业中应用的典型案例,分析了其节能环保效益,得出铁路行业由于利用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了铁路行业资源、能源的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对促进我国铁路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了我国铁路推广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现状,分析了铁路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不同能源技术特点总结了铁路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适用性,并对今后做好相关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年度可再生能源报告称,即使在可再生能源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到2020年其投资总额也将达到1.61万亿美元,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22%上升到26%。(1美元约为6.15元人民币)报告指出,随着技术成本的下降和增长速度的放缓,用于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能发电的资金将从2013年的2500亿美元下降到2300亿美元。未来5年,除非立法者能  相似文献   

6.
<正>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以下简称大唐福建分公司)于2006年12月在福州市注册成立,主要负责统一管理大唐集团公司在福建省区域内的生产(运营)单位、在建项目单位和项目前期筹备单位。目前大唐福建分公司发电装机总规模279.31万千瓦,管理福建大唐国际宁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大唐国际新能源公司、大唐福州新能源公司、福建大唐能源营销公司4个企业和3个前期项目筹备处。长期以来大唐福建分公司坚持多措并举在各班组推行"三讲一落实"活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张家口市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和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的市情实际,调研分析了域内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电站、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对新能源产业火灾风险及灭火救援对策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电力系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人类对化石能源枯竭的担忧日甚,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当前电力工业的主要发展目标。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最具代表性、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风力发电已经占据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主导。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11万4 608.89 MW,并依然保持上涨趋势。  相似文献   

9.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行业响应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布局的重要技术路径。具体就电源侧而言,根据国家能源局7月16日发布的《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6月,我国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装机已达5.6亿kW,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24.8%。  相似文献   

10.
利用工厂屋面安装光伏发电可实现在能源生产端以太阳能发电替代化石能源发电,有助于企业实现“双碳”目标。以某工厂利用仓库屋面进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分析,实践表明,利用工厂生产车间、仓库等屋面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可有效减少外部用电需求,优化系统电源结构,减轻环保压力,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同时在能源生产端实现以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助力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随着建设绿色工厂、智能工厂、幸福工厂理念的推动,该项目的实施为工厂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和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引言随着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对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普遍提升。在电力系统之中,水电因其无污染可再生的优点,在今后的能源系统将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水电站的核心为发电机组,要保证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并保证发电的功率相对恒定,那水电站的调压系统就非常重要,调压系统的工作状态直接决定发电效果。本文将着重研究水电站的调压系统以及压力管道的工作原  相似文献   

12.
秸秆焚烧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一种形式,最近一段时间将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本文以典型设备配置的秸秆焚烧发电项目为例进行分析,指出秸秆发电厂在安全评价中应重点分析、评价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世界,电力、能源和安全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要求。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最终的解决办法是实施可再生能源,然后将其用于人类的安全。可再生能源需要以它们各自正确的方式实施。研究基于压电传感器片的迈步发电装置,并演示了如何利用这些能量实现建筑物疏散照明。我们在传感器的下方和顶部分别固定了木板和可移动网螺栓,利用压电传感器系统,行人可以通过迈步向发电装置施加电能,另外,将硅凝胶粘贴在位于下部木板空洞中的所有传感器顶部。当有人踩到板上时,就会自动施加压力。在木板的顶部和底部设置了一个孔,以便随时调整在底部和顶板之间安装的可移动网螺栓。烟雾传感器用于启动灯光。使用这种设备,我们实现了建筑物疏散路径上的LED灯正常运行。结果表明,这种安全发电的设计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同时也满足了全球对能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中国的能源供求现状,指出中国能源的两大特征:①煤炭消费为主;②人均消费低、能源利用率低。笔者强调,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增大,已成为能源输入国;提出逐步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替代,构建优质化、多元化的能源结构的策略;着重从5个方面进行调整———重点解决石油供不应求的能源结构性矛盾、加强煤炭资源的清洁和优质开发利用、发展以利用洁净煤技术为基础的电力工业、提高核电的比例、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确保我国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循环系统发电效率比同参数蒸汽循环高3%~5%,是未来面向与可再生能源共存的化石燃料发电领域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从S-CO2循环发电系统产业现状和关键问题等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进展.有研究表明,通过锅炉模块化设计可将锅炉压降降低到与水蒸气锅炉相当甚至更低的水平,而且复合循环可解决锅炉余热利用问...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2005年全区道路运输行业共发生重、特大道路运输行车事故266起,造成356人死亡,326人受伤,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上升3.50%,死伤人数分别下降了14.01%和34.54%。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244起,比去年同期上升6.55%,发生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20起,比去年同期减少5起,下降了20%,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2起,比去年同期减少1起,下降了33.3%。  相似文献   

17.
《吉林劳动保护》2013,(12):49-49
<正>华能镇赉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于2008年6月,隶属中国华能集团吉林发电有限公司。镇赉风电项目是华能集团落户吉林省、成立吉林公司后不久启动的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也是华能吉林公司系统内首个投产发电的自建项目,运行容量达到100MW,每年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近两亿千瓦时。成立多年来,华能镇赉风电公司始终着眼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实现了安  相似文献   

18.
<正>海上风电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近年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快速发展的产业背后,也对风电运维领域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新课题。福建海电运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电运维”),是专业从事海洋运维和电力运维的国有控股企业,也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19.
一、水电水利行业安全评价的重点 水电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全国1/5左右的电力供应,具有无温室气体排放、资源可再生等优点,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绿色环保能源。  相似文献   

20.
就业工作一季度就业工作开局良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1至5月,城镇新增就业344万人,略高于去年同期;季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保持在较低水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平稳;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企业用工总体稳定。重点群体就业扎实推进。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54.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和1.9万余户零就业家庭中的2.2万人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