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配合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本文将根据国内外一些不完整的资料对这两个问题简介如下: 什么是城市环境? 目前有大同小异的两种解释,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一是生态环境,由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两部分组成。自然系统包括地理条件、生物、大气、水体、岩石等。人工系统包括人口、人文景观、交通、信息、经济活动与环境污染等。二是生产环境,也可叫经济环境,是指物质生产环境。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布局与生产组织状况,工农业生产和各项经济活动以及经济活动造成的污染与防治状况等等。三是社会环境,是指非物质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2.
荒山灌草丛是指中生或旱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要建群种,但其中也有散生灌木的植物群落。它是我国南北各地荒山、荒地上的主要植被类型,大部份是由森林、灌木反复砍伐、火烧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日益瘠薄、生境趋于旱化所形成的次生植被类型。在亚热带植被研究中沿用了诸如草山、草坡、荒山草丛、次生灌草丛、丘陵荒山荒地等名称,实际上都是荒山灌草丛的同义词。长期以来,对它的研究很少,因而忽视了对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建筑规模迅速膨胀,大量热源集中排放,产生了城市内部温度明显高于郊区的特殊城市气候现象,即“热岛效应”.以安徽省芜湖市为研究区域,采用GIS叠加分析方法、缓冲区分析方法进行地表辐射亮温与土地覆盖类型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辐射亮温与地表类型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建筑与辐射亮温的相关系数为0.87,植被、水体与辐射亮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78.人工建筑因素是产生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大植被、水体在城市土地用地中的比重,是控制城市热岛效应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利用辐射亮温图可很好地指示城市土地覆盖类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磊 《四川环境》2000,19(4):43-45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它是指城市的发展必须满足目前的需要又满足未来的需要。城市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和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城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严重。所以我们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来改变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活水公园人工湿地系统10年运行回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成都市活水公园是1997年建成的世界上首座以展示"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和"仿峨眉山亚热带自然植被"为主要内容的、以水保护为主题的生态公园。它所展示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工程,现己正常运行了10年。本文通过回顾10年来活水公园人工湿地工程设计、建设与运行的经验,结合当前己建和在建的人工湿地工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供从事人工湿地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食品的污染     
食品是指用于人类食用的所有物质。它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食品和天然食品,不包括烟草、化妆品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食品污染是指超限量(数量、强度、时间)的、各种物态的、自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生物的或非生物的物质,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途径掺入食品,改变食品的自然性质(改变原有成分、增加新的有害成分、减少有效成分),对人类机体产生危害的现象、效应或恶化过程。食品污染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和非生物性污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处中低纬度地带,不存在极地平原苔原。但在长白山却有着高山苔原,是我国唯一典型的苔原自然景观,其植被、土壤、景观等方面,在学科的分类上都是独立的类型。这里是我国开展苔原生态系统研究和教学的理想基地。因而它具有极为可贵的科学价值。苔原,主要分布在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森林界限以北的亚极地和极地广大地域,在自然分带上称苔原地带。这里气候条件严峻,冬季酷寒漫长,夏季短促凉爽,它的南  相似文献   

8.
自然度原意为“人类干扰的程度”,现生植被自然度,则为现生植被被人类所干扰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与自然被人类干托的程度是同义语,但实际上二者大小恰好相反,人类干扰程度越大,自然度越低;而人类干扰程度越小,则自然度越高。正由于植被类型及其特点是人类和自然环境诸因子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因此现生植被自然度就可以作为一种宏观的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一、自然度在长白山地区的一般分布: 从长白山地区来看,大面积分布的是较高自然度的阔叶林,占整个地区的52.37%,其次是  相似文献   

9.
一、从城市生态系统看环境规划的必要性城市是人类政治、经济和文化科学的活动中心,但由于不同城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特征各异,还可以确定其不同的功能。如: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科学的中心;苏州、杭州、桂林等以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为重点。城市环境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1.人类经济活动十分频繁,使原有生态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城市中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强烈干预,除大气环流、大的地形地貌类型基本保持原有的自然特征外,其余的自然因素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即系  相似文献   

10.
你知道吗?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8,18(3):18-18
<正>☆生态环境指生物有机体周围的生存空间的生态条件的总和。☆导致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主要是:种类成份的改变、环境因素的改变、信息系统的破坏。☆我国生态破坏状况主要有:物种灭绝、植被破坏、土地退化。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由土壤、地貌、岩石、植被、气候、水文等因素所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存的最基本源泉。从广义上讲,土地资源的开发是指开发目前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发展各业生产,以满足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从具体内容来看,土地资源的开发包括开发耕地、园地、草地、草地、渔业用地等农用地和城镇、交通、工矿等建设用地;从土地开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地是缓解城市热环境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调节城市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分析了城市绿地斑块景观指数与地表温度的相关关系和绿地斑块的降温辐射范围。结果表明:(1)成都市其他绿地的降温效果最为显著,公园绿地次之,街旁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的降温效果不明显;(2)其他绿地和公园绿地的周长、面积、植被覆盖度与其平均温度呈较强的负相关性;(3)不同绿地类型降温辐射范围存有差异,降温范围为:其他绿地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街旁绿地。研究结果对城市规划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减缓城市热环境效应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们所说的大气污染是指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超过了大气环境的容许量,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生活、生产和身体健康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除火山爆发,煤田、油田放出有害气体及动植物腐烂等自然因素造成大气污染外,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等均可造成大气污染。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即颗粒状污染物和有害气体。悬浮颗粒物污染与人体健康空气中可自然沉降的颗粒物称降尘,而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物通称总悬浮颗粒物(TSP),其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  相似文献   

14.
郊野公园作为城市自然保留地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自然保留地(urban natural reserved area)是指城市地区范围内具有一定面积的自然或近自然区域,具有保持生物多样性、乡土物种保护和保存复杂基因库等重要的生态功能。郊野公园作为城市自然保留地的重要组成,在生态、游憩、乡土植物、研究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分析了郊野公园在这些方面的价值,并介绍了香港的郊野公园建设,最后对郊野公园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运用最邻近比率、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可达性、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湖南省的森林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森林公园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特点;空间分布密度呈"点状集中,点带状分布"特点;空间可达性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特点;空间分布数量随着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呈先增后减态势。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植被覆盖、河流、湖泊等自然因素和人口数量、交通条件等社会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6.
梭梭林是新疆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起主导作用,它改变了荒漠下垫面的物理性状,对太阳辐射能、空气动能及水分循环产生良好的调节作用。既增加下垫面粗糙度,降低低层空间风速,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和水分循环性状,又能生产一定数量的生物产量,为荒漠中绿洲的巩固与稳定及促进其农牧业生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近30年来,青海湖地区由于湖水位下降,沙化面积日趋扩大、草场不同程度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而植被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是本区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青海湖地区植被的基本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植被资源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对植被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意见。主要植被类型与分布特征本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湖盆地形以及巨大的青海湖对湖区气候所起的调节作用,致使多种生境类型共存并具有明显的高寒生态系统特征。与此相适应的植被,基本止可分为两大类型。山前湖盆地带与河谷阶地中的草原(温性草原和高寒草原),而四周山地则发育高寒灌丛、高寒草甸等其它高寒植被类型。受局部地  相似文献   

18.
城市河流近自然治理--概念构架与治理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自然元素和景观组分,具有提供水生生物生境和水源、调节小气候、美化城市、休闲娱乐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河流生态系统面临着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加剧等多方面的危害.如何恢复受损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已经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对城市河流的生态结构及其在城市中的生态功能进行了简要介绍,讨论了河流生态恢复的近自然方法,并对现有的河流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王建 《绿叶》2010,(5):33-38
先天自然不足,后天发展过速,科技过重,人文偏弱,综合之下,水资源的持续产出功能逐步消失.河水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一一北京和它所依托的海河流域,已经出现生态崩溃现象。海河流域24座城市,在这一旷日持久的灾害面前几乎无动于衷.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广泛的危机意识,特别是每座城市都在规划着自己的宏伟蓝图,城市在不断扩大.人口规模在持续增长,海河流域不堪重负,这很可能酿成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20.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公路扰动带植被恢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区域伴随多条沙漠公路的修筑,公路沿线形成了生态扰动带(包括施工扰动带和运营扰动带)。它使地表空气流场改变、地表覆被剥离、风沙源出现、地表径流过程受阻、地表水分重分配以及生境隔离。野外考察和样品分析表明,扰动带的植被恢复取决于消面稳定性、降水的地表分配、时间、地下水位、种源和风场等因素,并初步总结出如下规律:①草方格内部表面沙层的有机质随时间逐渐增多;②草方格固沙措施加速了植被恢复的速度;③迎风坡自然覆沙,种子易于着床和萌发;④路肩上形成长营养期的中生植物,边坡形成旱生植物,路边优动带内的植被恢复情况因水分条件而变化;⑤植被恢复与时间成正比,演替过程为:短命植物、三芒草→蒿类→梭梭或白梭梭。最后提出改进草方格沙障的材料、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使用干水、适时播种等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