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利用脉冲喷吹实验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喷吹压力、脉冲宽度、喷吹气量和喷吹距离,测定2 m滤袋侧壁上、中、下3个测点的压力正峰值和压力正峰值到达时间,调整喷吹参数使滤袋侧壁沿长度方向压力正峰值和压力正峰值到达时间合理分布,通过这两个因素来研究脉冲清灰效果.结果表明,喷吹压力、喷吹气量和喷吹距离对压力正峰值和压力正峰值到达时间影响较大,适当提高喷吹压力、喷吹气量和喷吹距离有助于改善滤袋的脉冲喷吹清灰,脉冲宽度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小.研究表明,0.6 MPa的喷吹压力、0.08 ms的脉冲宽度、200 mm的喷吹距离为最佳喷吹参数.  相似文献   

2.
无粉尘条件下,利用压力传感器测定脉冲喷吹实验台上滤筒侧壁各测点的正压力峰值及到达该峰值的时间.结果表明,喷吹压力对正压力峰值及到达该峰值的时间这两个指标的影响较大,提高喷吹压力能够很好地改善脉冲喷吹滤筒除尘器的清灰性能,但脉冲宽度的增加对这两个指标的影响不明显.有粉尘条件下,对使用中的脉冲滤筒除尘器滤筒内外压差的测定发现,提高喷吹压力能明显增加喷吹前和喷吹瞬间滤筒内外压差的差值变化,从而有助于提高除尘器的清灰性能; 而脉冲宽度对滤筒内外压差的影响不明显.本文通过对除尘器喷吹压力和脉冲宽度的研究,为其清灰性能的提高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对袋式除尘器反吹风清灰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清洁滤袋阻力与粉尘层阻力相比可忽略不计,滤袋阻力与过滤风速成正比;反吹风清灰时,滤袋上粉尘负荷越大,清灰效果越好;粉尘剥离率随反吹风风速的增加而提高,当反吹风风速增加到3.5m/min时,剥离率增加趋于平缓.实验结果为袋式除尘器清灰时反吹风风速的选择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改善除尘滤筒清灰过程中喷吹气流偏斜的问题,通过在多孔喷吹管上安装混流喷嘴,在滤筒迎流面和背流面6个测点分别安装压力传感器,测试不同喷吹压力和喷吹距离下的侧壁压力峰值.结果 表明:安装混流喷嘴后,在最优喷吹压力0.4 MPa实验条件下,滤筒迎流面一侧与背流面一侧的压力峰值差距减小,压力动态波形图相似,清灰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5.
滤筒除尘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脉冲喷吹清灰来维持本身的正常运行,脉冲喷吹是以压缩空气为清灰动力,运行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噪声,其在一些噪声有限值要求的场合,如空调净化系统中使用时,必须考虑降低噪声以达到相关噪声限值的要求。对滤筒除尘器在脉冲喷吹清灰时产生的噪声做了测试,并与空调净化系统中的噪声限值做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滤筒除尘器在空调净化系统中使用时对脉冲喷吹清灰噪声控制的具体而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借助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编写自定义压力函数(UDF),采用二维非稳态流动数学模型对滤筒除尘器脉冲喷吹清灰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开口散射器锥角、安装高度、喷吹距离等因素对滤筒除尘器脉冲清灰效果的影响,为滤筒除尘器清灰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相较传统的清灰方式,增加开口散射器结构能有效改善滤筒除尘器内部清灰流场均匀性和滤筒侧壁压力分布均匀性,提高除尘效率。当开口散射器锥角减小时,清灰强度存在最大值,而滤筒侧壁清灰压力趋向不均匀化;散射器锥角一定,安装高度为0 mm时,滤筒侧壁压力峰值的平均值由853Pa增大到999Pa,偏差由2.45%降低到1.25%,既能够保证足够大的清灰强度也能使滤筒清灰均匀性得到有效改善;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喷吹距离,滤筒清灰强度减小,清灰均匀性增大,清灰装置存在最佳的喷吹距离范围。  相似文献   

7.
声波辅助清灰袋滤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改变声波的频率、声压等参数,观察了单独反吹清灰和声波辅助反吹清灰的试验结果。试验证明,声波能有效地降低滤袋的残余阻力和残留粉尘重量。  相似文献   

8.
脉冲袋式除尘器喷吹均匀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脉冲清灰机理及清灰过程,阐述了脉冲袋式除尘器喷吹均匀性对运行阻力和滤袋寿命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几种工程中常用的喷吹管的喷吹均匀性进行了验算,并结合工程实际给出了均匀性较理想的喷吹管喷嘴孔径及其分布,以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滤筒除尘器多孔脉冲喷吹清灰不均匀的问题,利用FLUENT数值模拟的方式建立了49种喷吹管设计参数与除尘器运行参数不同的正交试验组合模型,研究喷吹管管径D、喷孔直径d、喷嘴个数N、喷嘴间距L、喷嘴高度H和喷吹压力P等6个因素对多孔脉冲喷吹清灰不均匀度σ的影响程度,通过数值模拟试验与数据分析得到了6个因素影响程度的排序,基于喷孔直径d对清灰不均匀度σ影响程度最大的结果,以5孔脉冲喷吹管为例进行了对喷孔直径的优化改进,优化后的模型使滤筒除尘器的清灰均匀度提高了3倍,对喷吹管的参数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涟钢烧结厂成品仓扩建,老除尘器处理能力有限,无法达到除尘效果,必须改造.长袋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具有清灰能力强,喷吹压力低,过滤风速大,运行能耗低,换袋方便,维修简单等特点,运用于此除尘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除尘效果.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Ⅱ系统烧结机机尾CSF型收尘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存在的问题 ,并对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分析 ,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爆震雾化射流用于灭火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冲细水雾灭火技术在国内外已获得成功应用 ,为进一步提高其灭火效果和简化装备 ,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爆炸推进原理的爆震雾化射流发生装置 ,对其工作原理、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与初步实验结果表明 ,爆震流体动力源可获得极高的能量密度和输出功率 ,爆震雾化射流具有直流水与雾状水的双重灭火性能 ,其灭火机理是脉冲雾化水的强水力冲击、高效冷却、隔氧阻燃、吸收热辐射及火焰拉伸的共同作用 ,该技术适于开发高效、清洁的便携式个人消防装备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影响湿式振动矩形纤维栅除尘效率相关的各项因素研究,建立数学模型,运用回归分析原理,通过计算机编程,对已知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除尘效率的模型公式,并对最终的模型公式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4.
煤堆自燃和煤堆扬尘会带来很大的灾害,目前主要采用喷洒药剂防止煤堆自燃和扬尘.现有的抑尘阻化剂普遍存在抑尘阻化效果不稳定、寿命短等不足.通过阻化性实验、成膜性实验、抗风吹能力测定实验研制出一种抑尘阻化剂.该抑尘阻化剂具有很好的阻化效果,阻化率能达到90%以上,通过抗风吹能力测定实验可知,喷洒该抑尘阻化剂后,煤粒能抵御20 m/s的风吹,抑尘效果好.该抑尘阻化剂无毒、无害,成本低,材料来源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野风阀的降温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使用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菲 《环境与发展》2020,(1):45-46,49
汽车涂装VOCs的大量排放严重污染环境且危害人体健康,需对其排放水平加以控制。根据汽车涂装VOCs的产生环节,从原料替代、工艺改善和VOCs治理方式等方面探究其减排途径,提高治理水平。采用环保型涂料从源头减少VOCs排放,优化涂装工艺、采用高涂着率喷枪,优化喷枪与涂装面角度、雾化压力、涂装面距离等可以提高喷涂效率,减少过量喷涂。就治理方式而言,吸附技术适用于中低浓度需回收的VOCs气体,燃烧技术几乎不产生二次污染物,吸附浓缩+燃烧技术因治理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喷雾碰壁液膜蒸发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喷雾过程喷注碰壁形成的液膜蒸发现象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为数据建立了相应的数值计算模型。在典型浴盆型燃烧室内,采用一个四孔喷嘴进行高压喷雾,给定初始涡流比和燃烧室壁四温度,对包含液膜蒸发的喷雾过程进行详细的三维数值模拟,获得了液滴轨迹图以及空气运动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进程,为研究空气运动和壁温等参数对喷雾过程和液膜蒸发过程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将空气幕作为城际铁路地下车站控烟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地下车站防灾控烟设计提供新思路,以某典型城际铁路地下车站岛式站台层为依托,采用火灾动力学三维模拟软件FDS建立全尺寸火灾模型,对比单吹式、吹吸式空气幕布置于站台与轨行区间时楼梯及站台处温度及可见度分布规律,并分别对单吹式、吹吸式空气幕的射流风速、射流角度进行了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单吹式、吹吸式空气幕均可保证火灾下楼梯区域可见度和温度的安全性要求;单吹式在射流风速为12 m/s且射流角度为10°时,吹吸式在射流风速为8 m/s时,防烟效果良好且趋于稳定;采用单吹式的最小站台危险区域较吹吸式长15 m,建议在城际铁路地下车站中选用吹吸式空气幕。  相似文献   

19.
高炉煤气全干式布袋除尘净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大中型高炉煤气除尘系统的分析比较,对高炉煤气除尘系统几个重大技术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指出新建、改建、扩建大中型高炉为避免重复投资,应不建湿式除尘系统备用,而向建干式布袋除尘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研究了湿式振动纤维栅的一种新型过滤材质——扁平形金属丝带。根据影响除尘性能的因素,分别研究了风速和过滤片数对金属丝带纤维栅的除尘效率和过滤阻力的影响,并从理论上解释了金属丝带纤维栅的过滤阻力增加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金属丝带纤维栅。矩形金属纤维栅实验结果说明:在一定风速下,随着过滤片数的增加,除尘效率增加。当风速为3.3m/s,过滤片为6片时,全粉尘的除尘效率达99%;呼吸性粉尘的分级效率大于94%,达到了与化学纤维栅相同的水平。过滤阻力随着速度和过滤片数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加。当湿式振动矩形金属纤维栅为6片,风速为3.3m/s时,纤维栅在当量直径为0.074mm和0.109mm时的最大过滤阻力分别为488Pa和500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