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滇东北山原区是云南省的区域性贫困区.该区以山地为主.自然条件垂直差异大、土地资源质量较差、管理上存在问题多.本文以会泽县为例,对该区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宜兴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和十分宝贵的资源,寻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土地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宜兴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快速的经济发展已对有限的土地资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宜兴市土地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的初步研究,分析了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土地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广东省徐闻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其与土地资源的关系,系统总结了广东省徐闻县土地资源的现状和特点,对其土地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土地资源在可持续利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该县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意义的分析,结合我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阐述我区土地资源利用面临的各种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提出一些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及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钟来元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3):171-172,145
湛江市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地形以平原、台地为主,土地资源利用受台风、干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作者对湛江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限制因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滋江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根据土地详查资料,综述了玉树藏族自治州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类型,资源总量和资源特征,提出了合理利用的意见,为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蓬安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嘉陵江中游。全县幅员面积1334.02km2,总人口6698万人,人口密度为502人/km2,人均耕地0.07ha,是四川省的农业大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太地矛盾突出,因此必须加强对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善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1后备土地资源现状1.1后备土地资源的构成蓬安县后备土地资源主要有本利用地、河滩地和低产地。据调查表明,该县未利用土地2.3万ha、河滩地0.sl万ha、低产地2.22万ha、后备上地资源总量达5.l万ha,占幅员面积的朋.24%。l·2后备土地资源的特点蓬安县后备土地资源的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吉林省土地资源特征和利用现状 ,详细分析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 ,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相对承载力分析方法,分别以全国和河南省作为参照区对商丘市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①在研究时段内商丘市综合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超负荷状态,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承受着巨大的压力;②商丘市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始终大于相对经济发展承载力,土地是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③资源超载比例较高,但总体呈减少趋势。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出了商丘市建立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对策和空间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安全维系着国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是在不超过生态系统承载力条件下的一种安全发展模式。以中国大陆29个省市为例,研究了中国各省区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而计算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安全度。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存在明显的地域不均衡现象,超载与盈余并存;多数省份处于接近或超过土地资源人口承载临界值,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城区工业或科技产业基地的基本载体。也是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以成都高新区武侯科技园集约用地为例。对城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管理进行对策探讨,指出集约利用才能求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这是城区经营土地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卓玛措 《青海环境》2001,11(2):89-90,88
论述了青海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青南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方向、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土地后备资源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出发,分析了江苏省土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分布特征和成因,提出了土地后备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土地资源不可持续利用的严峻考验。从土地污染的角度,讨论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问题。工业“三废”的排放、城市化进程和土地污染防治法律的滞后是引起土地资源不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原因。为了防治土地污染,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许多国家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保护体系。着重介绍了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在治理和防治土壤污染方面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消耗加快、土地污染日趋严重,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严重威胁。从土地数量和土地质量两个方面实证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造成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西南生态脆弱带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贵州省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该生态脆弱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乌鳢是松嫩平原渔业湿地的经济鱼类之一。根据近年来的调查研究,本文论述了该区乌鳢的资源特征,分析了乌鳢在渔业资源中的作用和在湿地渔业开发中的地位,提出资源开发利用及其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计算分析了1978—2004年成都市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研究表明:①成都市的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大于土地资源,为成都市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②相对经济承载力富余,但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超载;③协调经济与资源的关系、控制人口增长、保持经济适度增长是实行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持续合理利用待开发土地资源是发挥农业生产潜力和缓解人地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河北省待开发土地资源的开发条件基础上,提出了持续利用的前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潘再东  韩美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2):145-146,175
以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分别选取山东省和济南市作为参照区域,计算了1996-2003年长清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资源承载力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该地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经济发展缓慢;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不协调发展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