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90年采于辽东湾的10头江豚标本,分别测定体脂、肌肉及肝脏中的有机氯农药,DDT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015、0.231及0.407μg/wetg,BH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696、0.090及0.184μg/wetg,DDT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分0.365-2.732、0.024-0、509及0.054-1.112μg/wetg,BHC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190-0.917、0.014-0.  相似文献   

2.
渤海江豚组织中钠,钙,锶,镁,磷,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0年,作者于辽东湾采集了10头江豚标本,分别测定了其骨骼、皮肤、肌肉、肝脏、肺、肾、心、胃、肠、胰、脾、肾上腺及生殖腺等13种组织中Ca、Sr、Mg、P、K、Na6种元素的含量,详细分析了骨骼及其他各组织中的Ca/Mg值、Ca/K值、Ca/P值、Ca/Na值和Ca/Sr×100值。结果表明,Ca、Sr、Mg、P,K在骨骼中累积率最高,钾在肌肉中具有高累积,Sr、Ca在肌肉中累积率最低;Mg累积率最低的组织是生殖腺,P累积率最低的组织是肠,而K在骨骼中,Na在肌肉中的累积率均高于其他组织。分析结果还显示,Ca/Mg值最高的是骨骼,最低为肌肉,Ca/P值最高的是骨骼,最低的是肌肉和胰脏,Ca/K值最高为骨骼,最低为脾Ca/Sr×100值最高为肺、最低为肠,而K/Na值最高为肌肉,最低为骨骼,在骨中Ca/P值大约为1,类同于猫和人类。  相似文献   

3.
渤海江豚体内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了重金属在渤海江豚组织器官中的分布特征和污染水平,力渤海江豚的保护、渤海海域的污染及海兽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1990年于辽东湾采集了10头江豚标本,用电感耦合等离子直读光谱(ICP)分别测定了其皮肤、骨胳、肌肉、肝脏、肺、肾、心、胃、肠、胰、脾、肾上腺及生殖腺等13种组织器官中铜、镉、锌、镍、钴、铁、铅等14种元素的含量。大部分元素在肝脏中呈现高积累,但在肾脏中以镉的积累为最高,渤海江豚体内重金属的浓度总体上比黄海江豚的高。组织中铁的浓度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作者从江苏吕泗采集到16头中国黄海江豚,测定了其肝脏、肾脏、心脏和肌肉四种组织中汞的含量。结果表明汞主要分布在肝脏中,其次为肾脏、肌肉和心脏。浓度范围分别是0.314-34.8(×10-6),0.756~3.01(×10-6),0.388~0.711(×10-6),0.062~0.377(×10-6),平均值分别为10.2×10-6,1.74×10-6,0.388×10-6和0.Z39×10-6。中国黄海江豚肝脏中和肌肉组织中汞的含量低于加拿大芬地湾和北海的鼠海豚。这四种组织中,汞的浓度随年龄、体长、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不随性别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渤海油类测试中标准油的选择进行研究。选取5种原油,11种成品油,1种人工配制油。荧光光谱技术:分别记录310nm、290nm、250nm激发波长时荧光发射谱;室内模拟水中溶解/分散油、沉积物中油的荧光发射谱,获得各类型油的最佳荧光发射波长、发射特性及光谱指纹图。 记录并剖析了渤海海区各站位水体中溶解/分散油、沉积物中油的各波长荧光发射谱。参照ASTM(美国试验与材料学会)溢油鉴别原则,进行了峰形,峰位,指纹综合分析,认为在渤海海区油污染测试中,可用20号重柴油作标准油。  相似文献   

6.
渤海江豚体内有机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采于辽东湾的10头江豚标本,分别测定体脂、肌肉夏肝脏中的有机氯农药,DDT的平均求度分别为2.015、0.231及0.409μg/wet g,BB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696、0.090及0.184μg/wet g,DDT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365~2.732、0.024~0.509及0.054~1.112μg/wet g,BHC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190~0.917、0.014-0.191及0.027~0.484μg/wet g。在雌性中,体脂中DDT和BHG的浓度随年龄增加到4龄左右,然后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勃海江琢体脂中DDT和BHC的浓度比黄海江豚体脂中的低。  相似文献   

7.
渤海重金属污染历史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1979-1985年用大口径静矸取样器采集了渤海28柱示劝岩心样。采用^210P年代学方法,通过柱样沉积物稳定天然密度资料获得沉积速度,沉积通量和岩心编年, 此提出了渤海车颗粒沉积物中Cu、Pb、Zn、Cd环境背景值,探讨了渤海重点海域和毗邻河口区重金属污染历史。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渤海中南部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DMA-80测汞仪测定表层沉积物中Hg的含量,并对其空间分布状况以及生态风险进行论述。结果表明,渤海中南部表层沉积物Hg含量范围为19.5×10-9~106.8×10-9,均值为41.5×10-9,除一个沉积物站位外,其余均高于渤海沉积物Hg的背景含量。Hg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黄河口、渤海中部泥质区和辽东浅滩局部海域,低值区位于渤中浅滩和渤海海峡南部海域,这与河流输入、沉积物粒度以及区域矿物背景有关。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渤海中南部表层沉积物Hg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发现72.7%的站位处于中等风险水平,13.6%的站位处于重度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9.
北部湾海域江豚体内重金属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北部湾海域江豚的肌肉、脂肪、肝脏、胰脏、心脏、肺脏、肾脏、胃和肠管道等器官组织样品中的Cd、Cu、Zn、Pb、Cr、Ni、 Fe、Mn、Hg和As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使用标准物作了对照分析.结果显示,江豚体内各器官组织中的Cd、Cu、Zn、Pb、Cr、Ni、Fe、Mn、Hg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5~37.9)×10-6、(6.20~101.9 )×10-6、(24.38~181.5) ×10-6、(ND~1.85) ×10-6、(10.60~13.35)×10-6、(1.68~3.15)×10-6、(111.45~1413.8)×10-6、(0.35~12.43)×10-6、(0.21~34.36)×10-6和(0.28~3.81)×10-6(干重).江豚体内重金属含量高低的基本趋势是Fe>Zn>Cu>Cr>Ni>Cd>Mn> Hg>As>Pb.肝、肾脏等内脏器官中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肌肉及脂肪组织中的含量;胃组织中没有测出Pb的存在.与渤海和黄海江豚比较,北海湾海域江豚体内各种重金属的含量介于渤海和黄海江豚之间,说明该地区海域已受到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0.
大气汞对土壤─植物系统汞累积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大气汞污染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危害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植物可吸收大气汞,也可吸收土壤汞,当植物汞源于气汞时,其地上部汞含量高于根部;源于土壤汞时,则根汞高于地上部汞。土壤汞累积的来源可能直接吸附大气汞,也来源于植物汞的输入。  相似文献   

11.
Hg、Cd对阿匍虾虎鱼及黑褐新糠虾的急性毒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在水中添加重金属Hg、Cd的方法,获得了这两种金属对阿匍虾虎鱼和风褐新糠虾的96h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Hg对阿匍虾虎鱼和黑褐新糠虾的96h急性毒性要比Cd的大,且Hg、Cd对黑褐新糠虾的96h急性毒性要比阿匍虾虎鱼的大。  相似文献   

12.
长江生物多样性在人为影响下面临严重威胁,物种监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为完善长江水生态监测体系,实现高效无损伤的物种监测,在长江中下游干流3个江段(新滩、安庆和芜湖)采集水样,建立长江水样环境DNA宏条形码物种检测体系并评估其有效性.结果表明:①长江中下游环境DNA宏条形码检测到32个物种,包括20种鱼类、1种水生哺乳动物(长江江豚)和11种陆生动物,其中鱼类物种包括鲤形目、鲇形目、鲈形目和鲱形目,其种数占鱼类总种数的比例分别为60%、25%、10%和5%.②长江中下游渔获物中资源量居首位的鲤形目在环境DNA调查中序列数最多,占鱼类总序列的96.2%,其次为鲱形目(占比为3.5%),鲇形目和鲈形目占比较低,分别为0.2%和0.1%,4个类目序列相对丰度与渔获物种资源量组成差异较大.③环境DNA调查次数约占传统渔获物调查次数的几十至几百分之一,采样时间不足努力量最少的渔获物调查的1%,检测到的鱼类种数为传统调查总数的31%~49%.④安庆采样点位于长江中下游长江江豚密度最高的江段,其环境DNA检出率和序列相对丰度在3个采样点中均最高.研究显示:长江水样环境DNA包含水陆复合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信息,利用水样环境DNA宏条形码可检测不同类群的水生和陆生物种;对于鱼类物种检测,环境DNA宏条形码比传统调查方法效率更高,可对传统调查结果进行补充;环境DNA宏条形码生物多样性检测主要受分子标记体系和核酸序列数据库限制,获取全面的物种多样性和资源量信息需要对检测分析方法进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黄海常见鱼类体内汞含量的种内和种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海洋鱼类体内的汞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是研究汞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放大效应的关键问题.为探明黄海鱼类体内汞含量的种内差异和种间差异,于2012年8~10月采集了9种共164条常见经济野生鱼类,用直接测汞仪测定了鱼体肌肉中的汞含量(总汞),同时测量了每个样品的体长、体重,并分析了不同种鱼类的食性和营养级.164条鱼类样品肌肉中汞含量(以干重计)变化范围为0.025~0.526μg·g-1,平均值为(0.124±0.096)μg·g-1.同一种鱼类,汞含量与体长、体重显著正相关.营养级大于2.8的捕食性鱼类体内汞含量高于营养级小于2.8的滤食性鱼类.此外,体重增长快的鱼类在生长稀释作用下,肌肉中的汞含量也较低.结果表明,体长、体重是影响黄海常见鱼类体内汞含量种内差异的重要因素,食性、营养级水平和体重增长速率的差异是影响黄海常见鱼类汞生物累积种间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汞(Hg)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显著。Hg具有七种稳定同位素。以往研究不但报道了Hg同位素质量分馏,也报道了Hg同位素非质量分馏,使Hg成为目前唯一在自然界中具有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的重金属元素。本文阐述了Hg同位素的研究背景,总结了Hg同位素分析方法和引起Hg同位素分馏的生物化学过程,介绍了地球各圈层样品中Hg同位素组成的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而最新发现的大气降雨中异常的、呈季节性变化的偶数Hg同位素非质量分馏(Δ200 Hg),更开辟了Hg同位素研究的新领域。不同于奇数Hg同位素非质量分馏,偶数Hg同位素非质量分馏还未经任何实验验证,其分馏机理也完全不清楚,亟待深入研究。Hg可能的"三维"同位素体系(质量分馏、奇数以及偶数Hg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的研究和应用将有希望为进一步认识Hg环境过程、生物累积、大尺度迁移以及全球性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再悬浮作用下长江河口沉积物中Hg的迁移与释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毕春娟  陈振楼  沈军  孙玮玮 《环境科学》2009,30(11):3256-3261
利用PES(particle entrainment simulator)装置,实验测定了不同的扰动强度和时间对长江口沉积物结合Hg释放和再分布的影响.在再悬浮过程中,上覆水中HgD(溶解态Hg)和HgP(颗粒态Hg)随扰动强度和扰动时间发生变化,含量分别在34~268ng.L-1和25~195μg.kg-1之间,HgD和HgP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经一级扰动强度扰动近3 h后,上覆水中的Hg总体上存在释放,HgD含量从扰动前的179 ng.L-1增加到了268 ng.L-1,HgP含量仅有略微增加,从116μg.kg-1增加到了139μg.kg-1.经二级扰动强度扰动近3 h后,上覆水中HgD和HgP总体上减少了,而经三级扰动强度扰动近3 h后,上覆水中HgD又有略微增加,HgP含量也从89μg.kg-1增加到了162μg.kg-1.上覆水中Hg分配系数(lgKd)与水体的pH、Eh、DO、TSS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是受水体中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综合影响.当扰动强度增大后,在再悬浮初期尤其前5 min之内,上覆水中悬浮颗粒含量迅速增加,Hg的lgKd也迅速增大,悬浮颗粒对溶解态Hg产生了强烈的吸附作用.之后随扰动时间的延长和悬浮颗粒含量的增加,Hg的lgKd值降低,由硫化物氧化释放的Hg被新近生成的铁锰水合氧化物等胶体物质结合.在较强动力条件下,随扰动时间延长,部分粗颗粒会发生沉降,"细颗粒浓缩效应"使上覆水中HgP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环渤海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同位紊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环渤海海域的1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PBDEs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区域ΣPBDEs含量水平差异较大,西部海域污染较其它区域严重.但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总体的含量水平较低,与中国南海北部海域以及韩国近海海域基本相当.沉积物中PBDEs的污染模式以BDE209为主,反映了十溴联苯醚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溴代阻燃剂.  相似文献   

17.
环渤海地区盐碱滩涂地面积广阔,淡水资源紧缺现状制约着该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和农业利用。新型海冰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望打开这种尴尬局面。实验结果表明:海冰水灌溉下台田土壤耕作层平均盐分含量为2.45 g/kg,可以保障土壤耕层安全;3 g/L海冰水灌溉与无灌溉处理相比,油葵增产31.3%、甜高粱总糖量增产21.2%、紫花苜蓿增产27.0%。可见以海冰水为水源的"台田-浅池"综合利用模式对环渤海地区改良和利用盐碱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腐殖酸对矿物结合汞植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植物水培试验就腐殖酸(富里酸、棕色胡敏酸和灰色胡敏酸)对矿物结合汞(CaCO3-Hg,Fe2O3-Hg,MnO2-Hg,膨润土-Hg,高岭土-Hg)的植物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以土壤作印证试验.结果表明,溶解态无机汞是最有效的植物可吸收形态.腐殖酸对土壤、矿物结合汞的植物活性的影响,与其对矿物汞的络合溶解能力以及所形成的络合汞向无机汞转化的能力有关;矿物结合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存在的稳定性及释放汞的潜力则是制约腐殖酸效应的内在因素.反应时间决定着二者作用进展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