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当前社会各界逐渐提高环保相关意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土壤污染除了会影响整个土壤圈层之外,还会对诸如空气、水体等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所涉及的重金属元素主要为Hg,Cd,Pb,Cr,As,Zn,Cu,Ni等。当前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安全,还能够保证人类的健康发展。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因及其对农作物和人类所产生的影响,并尝试从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角度共同开展修复工作,以求可以为我国受污染土壤开展治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山区燃煤电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地处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的金沙电厂为研究对象,对电厂周围的表层土壤、蔬菜(莲花白)试样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采用富集系数法分析了莲花白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电厂周围表层土壤中Hg,As,Cd,Pb,Cu的平均含量分别达0.70,26.40,0.61,44.83,35.51 mg/kg,其中,Hg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的1.40和2.03倍;电厂周围土壤受到较为严重的Hg,As,Cd污染,各个方向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小顺序为西北西东南西南东北东,总体趋势为西向大于东向;莲花白对土壤中Cd的富集作用较强,对其他重金属的富集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3.
苟体忠  阮运飞 《化工环保》2012,40(3):336-341
以万山汞矿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分别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PI)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并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土壤重金属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Hg、Cd、As、Pb、Cu、Ni和Zn出现不同程度累积,分别达贵州省背景值的263.61、2.31、1.28、2.11、1.70、1.01和3.52倍;土壤重金属平均NPI为188.00,属于严重污染水平,Hg是主要污染因子;土壤重金属平均RI为10 655.70,属于极强潜在生态风险水平,Hg是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土壤中Cu、Ni、Cr主要源于自然活动,As、Pb、Zn主要源于燃煤和交通运输污染,Cd主要源于农业污染,Hg主要源于汞冶炼污染。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毒性的发光菌法测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向土壤中人为投加重金属污染物,制备了重金属含量不同的一系列污染土壤,对土壤重金属浸提条件进行了探究,并应用明亮发光杆菌T3(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3)对单一Cu、Cd和Pb污染及Cu-Cd和Cu-Pb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的最佳浸提剂为0.1 mol/L HCl溶液,最佳浸提时间为2.0 h。在单一重金属污染条件下:Cu表现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双重生物效应,而Cd和Pb则表现出浓度与生物毒性的正相关性;3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毒性强弱顺序为Cd>Pb>Cu。在复合重金属污染条件下,由于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呈现出长期积累和近期集中爆发、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出现问题相交织的特点,重金属污染在环境中存在多、形态多,整治重金属污染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重金属污染物极难降解,尤其是存在于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兼具富集性,是不可逆转的.重点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指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指示生物在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评价与防治中所起的指示作用与研究现状,介绍了有关指示生物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常见指示生物对土壤、水和大气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指示作用。提出了选择合适的指示生物是发挥其对重金属污染指示作用的关键。最后,提出了指示生物对环境重金属污染指示作用的局限性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柠檬酸淋洗去除电子垃圾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柠檬酸溶液对模拟电子垃圾污染土壤(简称污染土壤)中Cu,Pb,Cd 3种重金属进行淋洗实验,考察了柠檬酸溶液的浓度、柠檬酸溶液的pH、淋洗时间等对污染土壤中Cu,Pb,Cd的淋洗效果,探讨了柠檬酸溶液淋洗前后污染土壤中Cu,Pb,Cd 3种重金属各形态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柠檬酸溶液的浓度0.100 mol/L、柠檬酸溶液的pH 5、淋洗时间1 440 min的适宜条件下,对污染土壤中Cu,Pb,C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9.37%,72.11%,86.39%。柠檬酸溶液对3种重金属的去除主要是通过洗出酸可提取态(R1)和酸可还原态(R2)来实现的,每种重金属的R1和R2之和均占到其淋出总量的95%以上,而酸可氧化态(R3)和残渣态(R4)的含量淋洗前后基本无变化。  相似文献   

8.
根据电子废弃物拆解场地的污染特征,以复合重金属(Cu,Cd,Pb)污染高岭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电动技术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压梯度为1 V/cm、阳极液为自来水、阴极液为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5)、靠近阴极设置活性炭渗透反应墙(PRB)的条件下电动修复96 h后,Cu,Cd,Pb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79.93%,99.43%,39.36%;土壤的酸碱性对电动修复效果影响显著,通过在阴极添加缓冲液维持土壤偏酸性条件,有利于重金属污染物的电动去除;在靠近阴极设置活性炭PRB可富集重金属,减少阴极液的污染;迁移率大的酸可提取态重金属较易去除,残渣态重金属稳定性强,去除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赵昕  吴子龙  吴运东  张浩 《化工环保》2018,38(4):369-372
阐述了丛枝菌根真菌(AMF)-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制,重点介绍了AMF-植物联合技术在金属矿区、煤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并对今后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加大AMF-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将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当下,全世界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土壤环境污染的难题——重金属污染。选取萱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植物修复前后土壤中铅的浓度进行测定,得出萱草对重金属铅的修复效率最大分别为79.63%和80.22%;通过计算萱草在不同浓度梯度下的重金属铅的富集和转运系数,发现金属铅在萱草体内的富集和转运规律一般情况下均为萱草根大于萱草叶。  相似文献   

11.
以开阳磷矿区为对象,结合地统计学普通克里金插值法以及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矿区表层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以矿区当地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为标准,Cu,Zn,Pb,Cd,As含量均存在超标情况;5种元素含量的变异程度均为高度变异,Pb,Cd,As的变异系数远大于Cu,Zn的变异系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为Cd,As含量在东北部的积累程度大于西南部,东北—东南方向Cu,Zn,Pb,Cd,As的富集程度远大于西北—西南方向;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重金属的积累没有显著影响,这很可能与其他因素如背景值、风向、人类干扰(如化工产业)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厂用脱硫剂电石渣,分析了其基本组成及重金属浸出特性,为电厂脱硫设施的参数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脱硫用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含量在40%~50%之间;在8种重金属的含量中,只有Cd的含量超出土壤质量三级标准的要求,基本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浸出毒性试验表明,电石渣及其脱硫产物属于非危险废物,其各种重金属的浸出浓度主要受其本身重金属含量和最终pH的影响,这种影响在Pb、Cu和Cd上表现得较为突出,酸性环境下更有利于他们的浸出;碱性环境下有利于Pb和Ni的浸出。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省某钒工业废弃厂区为研究对象,研究重金属高温烧结深度固化技术,以含钒重金属污染土壤为原料制备烧结砖体。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含重金属土壤的处理方法,研究其重金属固化效果、砖力学性质并对比相关标准限值,从而筛选出最优的添加比例。结果显示,当重金属土壤含量达到40%时,固化稳定化效果变差,钒和铜的总量超过《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GB/T 30760—2014)中规定的限值,故针对研究对象建议采用添加比例不超过30%进行烧结制砖,可保证资源化利用的同时,避免原位处理潜在的二次污染。研究结果为含钒重金属污染土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的工艺流程,为促进土壤污染修复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污染治理技术,是利用生物体将重金属降解、富集、转移而恢复土壤生态功能的过程。综述了植物修复(植物体内降解、植物根系钝化、植物吸收富集、植物气化)、微生物修复、动物修复等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生物修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形态分析和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介绍了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连续提取的形态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同时归纳了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如土壤性质、复合污染及根际环境等,并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与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何俊  谢腾蛟  杨旅涵  程科 《化工环保》2012,40(4):388-395
以磷酸二氢钾(PDP)钝化后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土柱淋溶和土壤吸水实验,考察pH为3.1、4.6和5.1的模拟酸雨对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重金属淋溶特征及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DP处理显著增加了淋出液的pH、电导率、TOC和正磷酸盐态磷(ZP)含量,在淋溶初期显著降低了淋出液的Cu、Cd和Pb含量,但在淋溶后期增大了Pb含量;土壤持水量与电导率、pH、TOC和ZP含量呈现极显著负相关性;土壤修复过程中,有机质的淋失、盐分含量及pH的增大可引起土壤持水能力的减弱。  相似文献   

17.
以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铁屑、蒙脱石、碳酸钙和羟基磷灰石4种稳定剂对土壤中Pb,Zn,Cd,Cu 4种重金属的稳定效果。实验结果表明,4种稳定剂稳定效率的大小顺序为:羟基磷灰石﹥碳酸钙﹥蒙脱石﹥铁屑。当稳定剂质量分数为10%时,羟基磷灰石、碳酸钙、蒙脱石和铁屑对Pb,Zn,Cd,Cu 4种重金属的平均稳定效率分别为99.63%,98.53%,97.15%,86.95 %。未加稳定剂时,土壤中的Pb以残渣态为主,Zn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为主,Cd以残渣态为主,Cu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为主;加入稳定剂后,土壤中4种金属可交换态的所占比例(简称占比)均显著降低,还原态的占比明显增大,残渣态的占比略有增大,氧化态的占比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8.
以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铁屑、蒙脱石、碳酸钙和羟基磷灰石4种稳定剂对土壤中Pb,Zn,Cd,Cu 4种重金属的稳定效果。实验结果表明,4种稳定剂稳定效率的大小顺序为:羟基磷灰石碳酸钙蒙脱石铁屑。当稳定剂质量分数为10%时,羟基磷灰石、碳酸钙、蒙脱石和铁屑对Pb,Zn,Cd,Cu 4种重金属的平均稳定效率分别为99.63%,98.53%,97.15%,86.95%。未加稳定剂时,土壤中的Pb以残渣态为主,Zn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为主,Cd以残渣态为主,Cu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为主;加入稳定剂后,土壤中4种金属可交换态的所占比例(简称占比)均显著降低,还原态的占比明显增大,残渣态的占比略有增大,氧化态的占比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厂粉煤灰的年排放量相当大,开发粉煤灰在农业上的应用是减少其占地与污染的好方法。但使用粉煤灰是否会对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污染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试验即研究粉煤灰中五种重金属在土壤和作物果实内的含量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区域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彭再德 《化工环保》1993,13(4):235-238
应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华东某一区域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运用多因子共同作用机理,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分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