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对福建省210户专门从事森林培育的农户调研,首先运用冯·诺依曼、奥斯卡·摩根斯顿的期望效用理论分析了风险偏好、风险中立、风险规避型林农对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不同需求;其次,在学者研究与理论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农户森林保险有效需求意愿的5个假设,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的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造成林农不需要森林保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购买保险的程序与理赔流程过于繁琐、保险费用太高、保费额度太低、投入—产出比不高、保险险种设置单一。森林经营收入占家庭收入结构的比重、农户的风险态度、保险额三个因素为最显著影响林农对森林保险的有效需求,农户受教育程度、近3年来遭受森林灾害的严重程度等因素为较显著影响林农对森林保险有效需求。最后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由于各地森林受到自然灾害的风险不同,在进行森林保险费率厘定时,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并划分合理的风险区域,这样才能制定科学的保险费率和差异化的财政补贴政策。以最具代表性的森林火灾为研究对象,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简化处理,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各地区按森林火灾风险大小的不同划分为六个区域,为森林保险保费厘定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完善森林火灾保险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将DEA方法引入粗糙集理论,建立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评价模型,利用此模型对我国29个省份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进行评价,并深入挖掘不同类型决策单元的决策规则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不同类型决策单元进行修正和调整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1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效率不高,北京、上海等5个省市的低碳农业发展属DEA有效,其余24个省份属非DEA有效。2低碳农业发展DEA有效省份表现出"低投入、高产出"和"低投入、低产出"特征;非DEA有效省份多表现出"高投入、低产出"和"低投入、低产出"特征,各地区需要根据本省情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4.
采用至强有效前沿的最小距离法(mSBM)测度了我国1998—2016年各省的农业能源碳排放效率,同时在考察农业能源碳排放效率空间异质性的基础上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业能源碳排放效率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农业能源碳排放效率较高的省份大多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内陆省份的农业能源碳排放效率则相对较低;农业能源碳排放效率既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又具有典型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即大部分省份处于空间集聚区内,少量省份位于空间离群区内;经济发展水平、农业财政支出、农业技术创新和城镇化水平有效提升了农业能源碳排放效率,而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产业结构则对农业能源碳排放效率表现出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使用DEA—solver软件和Super—SBM模型计算各省份的旅游经济效率,为探究外部环境对旅游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采用fsQCA法,综合考虑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生态环境和信息化5个方面,建立旅游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框架,以组态的视角探究影响旅游经济效率的各个因素和路径。结果发现:存在2条提升旅游经济效率的有效路径(科技创新驱动型和粗放开发型)和4条产生非高旅游经济效率的路径。根据提升旅游经济效率组合多样化特征,提出建议:因势利导,选取合适的路径;加强旅游领域科学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整合资源,发挥各要素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1997—2009年旅游业相关数据为样本,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各省份、东中西及全国的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得到以下结论:样本期内,各省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增长较快的省份主要来自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省份增长较慢。东中西地区的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差异性,西部增长最快,东部最慢,三大区域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西部技术进步水平仍快于中东部地区。全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7.6449%,技术进步起了主要作用,技术进步年均增长6.9933%,而技术效率增长仅为0.609%,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当前森林保险自身存在的法律关系特殊性、标的的特殊性、保险期限周期性、保额费率难测定等特征以及相关法律规范和实践现状,总结出现阶段森林保险实施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履行困难、配套制度保障措施缺乏等问题,提出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配套法律制度,并提出森林保险保障措施等,以做到切实保障森林资源,保障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2000—2015年我国沿海11个省份的海洋资源效率进行了测算,并结合标准差椭圆、Tobit模型,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5年全国海洋资源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整体上变化幅度较为缓慢;全国海洋资源效率标准差椭圆总体呈现东北—西南的空间格局,海洋资源效率重心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南部、中部、西部内部省际差异较大;陆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优势、海洋产业结构水平是海洋资源效率提升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农业补贴绿色价值是通过农业补贴引导农业生产行为,提高环境效益分配的公平性,促进农业生产的环境正外部性。但我国农业补贴尚无基本法保障,补贴资金使用程序规定不足,农业补贴的对象存在一定的偏差,阻碍了当前农业绿色价值的发挥。因此,应加快农业补贴立法进程;建立农业补贴资金使用的长效机制,规范农业补贴资金使用的程序;加强农业补贴对象的针对性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解决当前实践中农业绿色补贴仍浮于表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考虑“水—土—能—碳”关联,本文将水土资源要素纳入投入变量,构建了我国工农业碳排放效率投入产出测度指标,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undesirable模型计算我国29个省份2004—2017年农业、工业部门碳排放效率,利用乘法逆转法计算碳减排潜力并对影响碳排放的投入产出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整体农业、工业碳排放效率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各年的农业碳排放效率均高于工业碳排放效率,江苏、山东等7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以及北京、天津工业碳排放效率最优;各省份农业、工业减排潜力和规模具有显著差异,山西、甘肃的农业、工业碳减排均具有较大潜力;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均存在农业、工业的资源能源投入冗余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土地资源投入过剩是影响农业碳排放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水资源投入过剩是影响工业碳排放效率的最重要因素。碳排放效率较低省份应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发展低碳技术,提高水土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11.
采用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了2010—2014年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值,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田水利设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人力资本、农业生产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影响并不显著。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完善农业政策补贴、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和加强人力资本投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朝飞 《绿叶》2010,(10):19-28
环境责任保险机制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国家政策,也是一个有效的市场机制。把这个机制建立起来,一旦发生污染事故.保险机构就会主动介入.承担起污染理陪和降低环境风险的重要角色。目前,已在湖南、湖北等9个省(直辖市)开展试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这项工作也还存在着立法、政策、技术、工作机制滞后的问题。在国家层面上,应当重点研究解决以下政策.一是将企业缴纳的排污费按一定的比例补贴企业保费;二是对开展环境责任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给予营业税优惠,三是建立国家污染事故应急基金,或者是环境责任保险超限额保险基金。  相似文献   

13.
政策性森林保险是为保障林农林业经营利益而采取的政府财政补贴政策。以湖南省为例,揭示产权管制放松视角下需求方、供给方和政府三方共同作用下的政策性森林保险市场状态与行为。研究认为,林业产权管制放松是产生森林保险需求的前提。由于林业的弱质性,在当前的生产经营环境下,政策性森林保险有存在的必然性,建议建立国家政策性森林保险基金,规范森林保险市场运行机制,并逐渐减少政府在森林保险市场的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14.
以黑龙江省为例,在脱贫攻坚视角下,选取林业产业总产值、造林面积、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林业系统年末从业人数、林业产业结构比例5个有关森林生态产品供给效率的测算指标,通过DEA模型对黑龙江省2001—2017年森林生态产品供给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Tobit模型对该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供给效率的综合效率总体良好。(2)森林生态产品供给效率的综合效率与规模效率密切相关。(3)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收入比重和林业生态建设实际到位金额与供给效率显著正相关,而火灾次数与供给效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均值和泰尔指数对2006—2016年我国沿海11个省份的海洋经济增长差异进行分析,并基于空间收敛模型研究海洋经济生产率的收敛性。结果表明:2006—2016年我国各地区海洋经济生产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总体呈减小的趋势;全国、东海区域的海洋经济增长存在绝对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北海区域、南海区域海洋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收敛性;在引入海洋经济增长相关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后,全国、东海区域、北海区域的海洋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对外贸易水平和固定资产投入强度是影响全国海洋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从森林数量和质量变化出发,分析目前森林转型所处阶段、经济增长状况和如何推动森林资源变化。基于EKC假说,利用我国近25年30个省区的750个森林清查面板数据,以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人均林分面积为因变量,以GDP为自变量,加入自然、人口、政策等7个控制变量进行检验,再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我国总体还未实现经济与森林资源双增长的森林转型;质量上东部地区拟合结果不可靠,中部地区完成一次森林转型,西部地区完成两次森林转型;数量上东、中、西部地区均完成一次森林转型的结论。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视角,将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活动分解为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过程,借助两阶段DEA模型对我国11个沿海省份2006—2016年的海洋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我国海洋科技创新研发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而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我国海洋科技创新研发效率远低于成果转化效率,创新研发效率水平不高是导致海洋科技创新综合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海洋科技创新研发效率、成果转化效率和综合效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地区差异,且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航空物流业作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其高质量发展效率受到多个因素影响。为更好地厘清我国航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效率有效提升的多重因果逻辑关系,首先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测度2011—2020年31个省份航空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并以2020年我国航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效率值作为结果变量,从经济发展支撑、基础设施保障、政府政策支持3个方面选取8个因素作为前因变量,采用fsQCA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存在3条提升我国航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效率的路径,即政府政策驱动路径、基础设施驱动路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政府政策驱动路径;地区生产总值、高等级机场数量、货运航线数量、特殊监管区域数量、通关便利型机场数量是提升我国航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效率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估计了我国30个省份的区域能源效率,并通过对无效率项的条件期望估计,检验了人均GDP、城镇化率、工业结构、对外贸易和能源消费结构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能源效率估计结果显示,我国能源效率整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区域间的差异较明显,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的分布特征。无效率项的估计结果表明,人均GDP和城镇化率对我国能源效率均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对外贸易则不利于我国能源效率的改善,工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但从弹性系数的估计值看,工业比重和煤炭消费比重的增加倾向于降低我国的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估计了我国30个省份的区域能源效率,并通过对无效率项的条件期望估计,检验了人均GDP、城镇化率、工业结构、对外贸易和能源消费结构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能源效率估计结果显示,我国能源效率整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区域间的差异较明显,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的分布特征。无效率项的估计结果表明,人均GDP和城镇化率对我国能源效率均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对外贸易则不利于我国能源效率的改善,工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但从弹性系数的估计值看,工业比重和煤炭消费比重的增加倾向于降低我国的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