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制革铬鞣废水中Cr(Ⅲ)的处理和回收制革工业铬鞣废水是工业废水中较难处理的一种。废水中含有大量Cr(Ⅲ),Cr2O3的含量高达3000~4000mg/L。这种高浓度Cr3+废水的排放,不仅污染水体,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也是资源的浪费。对铬鞣废水中Cr(...  相似文献   

2.
聚硫氯化铝絮凝效果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俊梅 《化工环保》1998,18(1):7-10
采用聚硫氯化铝(PACS)为絮凝剂进行废水处理试验,对其絮凝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ACS的SO4^2-含量,碱化度,投加量和水的pH对絮凝效果有影响,当Al^3+/SO4^2-(摩尔比)为14 ̄16,碱化度为65% ̄70%,pH为6 ̄9、PACS投加量为2 ̄4mg/L时,絮凝效果最佳,试验结果还表明,PACS比聚氯化铝(PAC)的絮凝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含硫废水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研究了用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法)在673.2 ̄773.2K、24 ̄30MPa条件下处理含硫废水。结果表明,SCWO可将硫离子高效去除。增加反应空时、压力、氧硫比可显著提高硫的去除率。较低温度下,温度的升高对硫的去除率影响不明显;较高温度下,升高温度可显著提高硫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4.
王建华  何荣桓 《化工环保》1993,13(5):296-299
依据诱导反应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多元素同时测定的方法。用停流技术研究了Fe^2+和Sb^3+诱导的Cr^6+-I^-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同时测微量铁和锑的条件。线性工作分别为0-2.2μg/ml Fe^2+和0-2.0μg/ml Sb^3+,检测限为0.012μg/mlFe^2+和0.014μg/mLSb^3+,测定了废水中铁和锑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增敏碘量法同时测定微量Mn(Ⅱ)、 Mn(Ⅶ)、 Cr(Ⅲ)、 Cr(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增敏碘量法同时测定微量的Mn(Ⅱ)、Mn(Ⅶ)、Cr(Ⅲ)和Cr(Ⅵ)。将样品中的Mn(Ⅶ)和Cr(Ⅵ)用Na2SO3预先还原,在pH为3.0的醋酸盐介质中对Mn(Ⅱ)和Cr(Ⅲ)用过量KIO4氧化(当用H2P2O2-7掩蔽Cr(Ⅲ)时,只有Mn(Ⅱ)被氧化),过剩的IO-4用钼酸盐掩蔽,加入KI后,以Na2S2O3滴定游离出的I2。此法对Mn的测定范围为29~14706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31%~1.18%;对Cr的测定范围为59~10294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36%~1.12%。此法与常规滴定法测定Mn和Cr相比,分别可增敏20倍和12倍  相似文献   

6.
3,3'-二氯联苯胺生产废水与废渣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甲醛-水合肼法合成3,3'-二氯联苯胺(DCB)时,排出的废水和废渣的处理方法和效果。废水经相互中和、重氮化、中和除锌预处理,除去水中的硝基苯类、邻氯苯胺、DCB、锌以及肼等难生物降解物,再经生化处理,排出废水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废渣采用焚烧法处理,排出烟气中苯胺类<0.5mg/m ̄3、硝基苯类<0.03mg/m ̄3、DCB<0.3mg/m ̄3。  相似文献   

7.
缩合-电解法处理苯胺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缩合-电解法处理苯胺废水,缩合过程的最佳pH为5.0—6.0,甲醛的最佳投加量视废水中苯胺含量而定;电解过程中,NaCl的最佳投加量为3%(wt),控制电解液pH为5.0—7.0、电解时间120—140min、槽电压3V、电流密度0.9A/dm ̄2。在上述条件下,苯胺含量为1000—10000mg/L的废水经缩合-电解法处理后,COD<250mg/L,苯胺<0.1mg/L。  相似文献   

8.
UASB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产业环境,122[9],92(1993)UASB(UpflowAnaerobicSludgeBlan-ket)法是国际上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发展方向。与好氧处理法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节能、污泥产生量少、可回收CH_4、抗...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石渣中和酸性废水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石渣中和酸性废水应注意的问题1前言电石渣是乙炔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物,其主要成分为Ca(OH)_2,含量达90%以上,碱度为3000mmol/L左右。电石渣作为一种高钙中和剂,在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Ca(OH)_2对废水中的...  相似文献   

10.
臭氧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和DSD酸生产废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和DSD酸生产废水,能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水溶性,提高混凝处理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水pH条件下,当臭氧投加量为7.5g/L时,DSD酸氧化母液脱色率大于90%,BOD_5/COD达到0.3。当臭氧投加量为6g/L时,1-氨基蒽醌废水的BOD_5/COD达到0.3。1-氨基蒽醌废水经投加量为2.5g/L的臭氧处理后,再进行两级混凝处理(FeSO_4的投加量分别为5.0g/L和1.0g/L),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和93%。  相似文献   

11.
龙口褐煤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与还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刘翠霞  邓昌亮 《化工环保》1996,16(6):337-341
进行了以龙口褐煤作吸附剂,还原剂净化铬废水的实验,研究了含铬废水PH、浓度对褐煤吸附,还原Cr(Ⅵ)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龙口褐煤净化含废水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2.
离子交换纤维对Cr(VI)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春霞  原思国 《化工环保》1994,14(5):295-297
用离子交换纤维吸附水样中的Cr(VI),其最佳吸附条件为PH2、温度20-40℃、吸附时间24h,在此条件下,Cr(VI)的吸附率可以达到98%,其静态吸附容量为415mg/g离子交换纤维。  相似文献   

13.
用硫铁矿处理含汞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硫铁矿处理含汞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索了硫铁矿用量及细度、混合反应时间、废水pH等因素对除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pH2.5-9.5、Hg^2+10-250mg/L,按汞/硫铁矿为1/1000(重量)加入硫铁矿,汞的去除率达99%以上,出水pH接近中性。该方法简便、经济、实用,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臭氧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和DSD酸生产废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祝万鹏  杨志华 《化工环保》1994,14(5):268-273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和DSD酸生产废水,能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水溶性,提高混凝处理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水PH条件下,当臭氧投加量为7.5g/L时,DSD酸氧化母液脱色率大于90%,BOD5/COD达到0.3。当臭氧投加量为6g/L时,1-氨基蒽醌废水的BOD5/COD达到0.3。1-氨基蒽醌废水经投加量为2.5g/L的臭氧处理后,再进行两级混凝处理,CO  相似文献   

15.
用Na_2CO_3催化焙烧法将CuS转化为Cu。最佳的转化条件;反应温度为750℃,CuS:Na_2CO_3(摩尔比)为1:2,在空气中反应90min。CuS的转化率可达到99%。  相似文献   

16.
用Na2CO3催经焙烧法将CuS转化为Cu.最佳的转化条件;反应温度为750℃,CuS:Na2CO3(摩尔比)为1:2,在空气中反应90min,CuS的转化率可达到99%。  相似文献   

17.
铝箔酸洗废液中盐酸的回收和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于制造电容器的铝箔用混酸(盐酸与少量硫酸混合)进行酸洗处理,处理后所剩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盐酸、少量SO2-4和Al3+,总酸度(以HCl计)约5mol/L。一家中型电子元件厂日产这种废液8t多,现全国同类工厂有30余家。目前,只有少量废酸液用于配制锅...  相似文献   

18.
缺氧生化和加压生化法处理酒精酿造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明青  常国林 《化工环保》1998,18(5):309-311
缺氧生化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一部分CODcr,并使出水具有较好的可生化性。该法主要用于CODcr较高、单纯好氧生化处理难以达标的有机工业废水的预处理,处理费用较低。加压生化法具有废水停留时间短、处理有机物负荷高、有机物去除率高、耐冲击负荷、操作简...  相似文献   

19.
稻草黄原酸酯法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钟长庚  柏军 《化工环保》1998,18(5):281-284
以稻草为原料,用金属铬工业生产中氢氧化铬反应工序排出的废液作碱源制成稻黄原酸酯,并用其处理模拟含铬废水和实际含铬废水。考察了废水,PH,处理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铬脱除率的影响。对铬的脱除机理进行了探讨。含铬废水经处理后,Cr(Ⅵ)的残留浓度可降至0.05mg/L以下。  相似文献   

20.
培育优势菌种处理腈纶厂硫氰酸钠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两段生物氧化法处理腈纶厂的硫氰酸钠废水,Ⅰ段去除易降解的有机物,Ⅱ段培育以自养性排硫杆菌为主体的生物膜,降解硫氰酸钠。试验装置的容积负荷达1.1—2.2kgNaSCN/m ̄3·d,比单级氧化池处理同类废水试验的容积负荷提高2—4倍。文中介绍了试验装置运转情况,两段生物膜的特性,探讨了在第Ⅱ段氧化池中硫氰酸钠生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