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TiO2/ITO光电极研究了不同光照方式对有机污染物光电催化降解的影响,通过光强测试解析了有机污染物物降解过程及有机污染物的空穴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与正光照射相比,背光照射光电催化降解苯酚、腐植酸和酸性橙的速率分别提升了16.19%、26.09%和38.87%;正光照射时,光经过溶液导致的光强损失减弱了光阳极表面光...  相似文献   

2.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自然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自然降解是影响污染物在环境中归趋过程的一个重要机制,一直是环境界研究的重点。归纳了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自然降解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并以生物降解和光降解为例,指出目前在自然降解实验研究设计方面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泡沫镍负载TiO_2光催化降解丙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W直管紫外杀菌灯为光源,固定在泡沫镍上的TiO2为催化剂,研究了低沸点有机小分子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行为。以丙酮为光催化降解对象,结果表明丙酮的降解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并研究了多种因素对丙酮的光催化降解的影响,并对实验现象加以解释。实验还对类似于丙酮的低沸点有机污染物,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光催化反应器。  相似文献   

4.
节杆菌属细菌处理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节杆菌属细菌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抗逆性,广泛分布于各种环境特别是土壤和水体中。研究发现该属菌株具有高效降解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吸附重金属的能力,被用于污染水体和土壤等的生物修复研究与应用。该文从节杆菌属降解污染物菌株、降解污染物的种类、降解机理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等方面,介绍了节杆菌处理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多溴联苯醚(PBDEs)属溴代阻燃剂,是一类分布广、难降解、高生物毒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极高的生态风险。开展PBDEs降解途径的研究,可降低典型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风险,在其污染修复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文在分析PBDEs结构、种类及危害的基础上,对国内外PBDEs降解途径研究近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评述,分析了光降解、零价铁降解、微生物降解等降解方式的优点与不足,并对多溴联苯醚降解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相关降解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污泥驯化和共代谢对吡啶和苯降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瓦氏呼吸仪测定微生物耗氧量的方法,研究了焦化废水及其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吡啶、苯的降解特性,并对吡啶和苯分别与苯酚共基质条件下的可生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值为7.2时,焦化废水降解率最高;当浓度小于40mg/L时,吡啶和苯可以部分被降解,浓度大于60mg/L时微生物呼吸作用明显地被抑制;污泥驯化有利于有机污染物降解速率的提高。初步分析了共代谢降解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理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7.
有机污染物广泛并持久地存在于天然环境中,能够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红树林具有特殊的生态和环境特性,是吸收和积累多种有机污染物的理想场所。本文介绍了红树林生态系统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及来源,总结了有机污染物对红树植物和动物的影响;评述了有机污染物在红树植物中的积累以及根际微生物对其的降解。最后,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1)开展并建立红树林大量有机污染物的基础数据库;(2)研究典型有机污染物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同时探究其对红树植物和顶级捕食者的潜在毒性。(3)建立有机污染物浓度与生态效应的量化关系,利用模型评估有机污染物的直接毒性效应和间接生态效应。(4)加强红树林湿地微生物多样性调查,探究沉积物微生物对典型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8.
高分辨质谱技术在有机污染物降解产物鉴定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污染物在水处理过程中会发生降解反应,其降解产物的毒性可能会比母体化合物更大,因此开展有机污染物降解产物的检测、鉴定和毒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水处理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组分转化及结构变化,归纳了轨道离子阱质谱和飞行时间质谱等几种高分辨质谱技术在有机污染物降解产物检测与鉴定中的技术特性和独特优势,总结了高分辨质谱技术对农药、塑化剂、抗生素、亚硝胺、微囊藻毒素五类新兴有机污染物检测的色谱质谱分析条件以及在水处理有机污染物降解产物鉴定中的应用成效,并展望了高分辨质谱技术在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新型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现状及其去除技术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传统污水处理厂不能有效去除新型有机污染物,导致其随污水处理厂出水、污泥等进入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因此,为有效去除该类污染物,近年来新型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通过总结新型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现状及其危害,对目前新型处理技术,包括活化过硫酸盐、光催化耦合微生物同步降解、臭氧微气泡法、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固定化微生物和漆酶降解等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和缺点。结果表明:目前对这些新型工艺降解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大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且多为单一工艺研究,部分工艺存在有毒有害产物。建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使其在预测工艺降解能力、评估污染物毒性及其环境风险、污染程度等方面更加简便、经济。同时应进一步筛选高效菌株,研发安全可靠的新型处理材料,通过清洁生产,从根源上消除新型污染物污染。  相似文献   

10.
铁炭微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是以铁屑为阳极牺牲材料,通过阴极活性炭的催化作用,廉价高效地处理生物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其主要影响因素有:pH值、Fe/C、铁屑量、停留时间、空气曝气量。通过研究在铁-炭的基础上添加微量铜和稀土元素,使本来在酸性条件下才能进行的降解反应,在中性、甚至微碱性条件下也可以进行。通过研究不同处理时间、铁炭比等条件,探寻最优处理条件,使处理效果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11.
2-萘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2-萘酚生产现状、市场形势及污水特点,在总结当前2-萘酚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2-萘酚污水的双效蒸发-冷凝结晶工艺。该工艺回收2-萘磺酸钠并加以再利用,回收率可达到50%以上,余下的浓缩液可用于生产硫酸钠。实践表明,经该工艺处理的排放污水,其净化程度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目前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危害及污染现状;归纳了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技术(包括干式工艺和湿式工艺两大类)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情况;比较分析了同时脱硫脱氮技术的经济适用性水平并指出现有工艺存在的问题.根据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研发趋势,提出该技术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并对微波诱导催化技术与活性炭材料联用的脱硫脱氮新技术进行了可行性评价.  相似文献   

13.
灭幼脲(Ⅲ)在模拟大气条件下光解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灭幼脲(Ⅲ)在模拟大气条件下的光解行为,测定了在不同气氛环境中灭幼脲(Ⅲ)的反应速率.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在氮气及空气中的光解为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0703h-1和0.0109h-1;在氧气中近似二级反应,其速率常数为0.00445h-1(mg/g)-1.其主要光解产物为:对氯苯胺,对氯苯基异氰酸酯,邻氯苯甲酰胺,对氯苯基脲和N—(邻氯苯甲酰基)对氯苯胺.根据产物组成,建议了可能的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4.
Carbon dioxide(CO_2) is the largest anthropogenic greenhouse gas(GHG) on the planet contributing to the global warming. Currently, there are three capture technologies of trapping CO_2 from the flue gas and they are pre-combustion, post-combustion and oxy-fuel combustion. Among these, the post-combustion is widely popular as it can be retrofitted for a short to medium term without encountering any significant technology risks or changes.Activated carbon is widely used as a universal separation medium with series of advantages compared to the first generation capture processes based on amine-based scrubbing which are inherently energy intensive. The goal of this review is to elucidate the three CO_2 capture technologies with a focus on the use of activated carbon(AC) as an adsorbent for post-combustion anthropogenic CO_2 flue gas capture prior to emission to atmosphere. Furthermore, this coherent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cent ongoing research on the prepar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from various sources to provid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n the current progress to highlight the challenges of the CO_2 mitigation efforts along with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CO_2 capture. AC is widely seen as a universal adsorbent due to its unique properties such as high surface area and porous texture. Other applications of AC in the removal of contaminants from flue gas, heavy metal and organic compounds, as a catalyst and catalyst support and in the electronics and electroplating industry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5.
灭幼脲(Ⅲ)在模拟大气条件下光解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灭幼脲(Ⅲ)在模拟大气条件下的光解行为,测定了在不同气氛环境中灭幼脲(Ⅲ)的反应速率.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在氮气及空气中的光解为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0703h~(-1)和0.0109h~(-1);在氧气中近似二级反应,其速率常数为0.00445h~(-1)(mg/g)~(-1).其主要光解产物为:对氯苯胺,对氯苯基异氰酸酯,邻氯苯甲酰胺,对氯苯基脲和N—(邻氯苯甲酰基)对氯苯胺.根据产物组成,建议了可能的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6.
离子色谱法测定环境地表水中碱金属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水样中Na^+、K^+、Mg^2+、Ca^2+离子的监测方法,目前主要使用原子吸收法。本次试验选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Na^+、K^+、Mg^2+、Ca^2+离子,与原子吸收法做一比较。通过试验分析结果看,该方法样品的浓度和响应值间的线性较好,混合环境标准样的平行双样Na、K、Mg、Ca的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均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各个样品加标回收率最高为104.4%、最低为96.0%均在控制范围之内;与原子吸收法方法测定结果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尤其适用于大批样品多项目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a brief history is present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P2) programs and policies in both the states and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Current trends are then discussed inclu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se programs, difficulties maintaining public support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The 13 papers in this issue are then briefly described. They are grouped in the following four categories:
  • •Government initiatives to increase use of P2 strategies and technologies
  • •Purchasing initiatives
  • •Sector initiatives
  • •Program e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
The papers in this issue are representative of much larger activities in each of these categories. Most P2 activity occurs in the states and by the private sector. With the available space it is not possible to adequately represent everything that is going on in all its aspects, including academia. For the future, three grand challenges are described: maintaining public support, competing priorities affecting P2 implementation by businesses, and the challenges of documenting P2 progress.  相似文献   

18.
对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炔雌醇(EE2)在模拟饮用水氯化过程中的反应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EE2的氯化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表观速率常数kapp随pH的变化规律证明EE2分子中的酚环是氯原子攻击的首选位置.EE2的转换是由不同形态的EE2和HClO之间的3个基元反应控制.去质子化的EE2阴离子明显比其中性共轭体更具活性.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分析表明氯原子可以通过亲电取代反应接到EE2分子中的酚羟基的邻位,先后生成一氯和二氯代EE2,第三个氯原子的取代导致苯环结构的破坏,分子不稳定发生水解.本研究的结果对全面了解EE2在饮用水氯化消毒过程中的反应规律,为评价EE2对人体的潜在暴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土壤中常见的三种粘土矿物对Pb2+的吸附作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三种粘土矿物对Pb2+的吸附能力顺序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对Pb2+的吸附受pH的强烈影响,pH高有利于对Pb2+的吸附。与蒙脱石形成复合体形式的有机化合物的存在不利于蒙脱石对Pb2+的吸附。  相似文献   

20.
樊娜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1,(7):209-209,233
硫化氢为剧毒气体,也是强腐蚀性物质,对井场安全构成威胁,为保障油田开发时的人员安全,有必要对天然气中硫化氢进行定期监测。本文对实验室目前采用的三种硫化氢检测方法进行了说明.并对这三种方法中影响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在日常检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