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府河双流段水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汝智 《四川环境》2000,19(4):37-39
本文对府河双流段九三年至九八年连续六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府河双流段水质污染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控制府河双流段水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江(江苏段)沿江开发水质监控预警系统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江苏段)水质监控预警体系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NS)、网络、多媒体等现代高新科技手段,在沿江开发现状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长江(江苏段)水质基础信息平台、不同功能的水质模型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为区域的环境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濑溪河泸县段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沱江泸州段一级支流——濑溪河泸县段流域的水环境及排放状况进行了调查,选取pH、DO、COD等为监测项目。监测结果表明该流域全年内水质无法完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水质要求。本文还对该流域污染防治进行了分析,为当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解决环境污染与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岷江干流(成都段)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综合研究,分别提出了地表水污染防治对策和地下水水质防护措施,划分出了地表水防治不同时期的目标以及地下水开采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5.
网络版摘要     
涡河涡阳段水中CODCr与NH3-N分布及评价 通过对涡河涡阳段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Cr)和氨氮(NH3-N)等污染指标的测试,分析了CODCrNH3-N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产生原因。结果表明:采样点距离涡阳县城较近,CODCrNH3-N污染呈现增大的趋势;丰水期水质污染相对较轻,而平水期和枯水期CCODCr、NH3-N污染指数增大。  相似文献   

6.
童季贤 《四川环境》1995,14(3):62-65
本文根据(环境科学概论)的水质基本方程,对江水分段水质管理提出数学模型,用线性规划和最优化方法提出控制江水污染的决策措施,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有计划地提出治理方案,使江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使资金投入最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长江泰兴段监测断面的水质变化分析,结合工业发展与环境管理力度,分析长江水质变化的原因,总结长江水质变化的趋势,提出保护长江水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濑溪河泸县段天竺寺大桥和官渡大桥上、下两个断面的水质进行现状评价和污染变化规律分析,表明濑溪河泸县段污染情况逐年恶化,超标频率和倍数都成上升趋势,枯水月份、平水月份、丰水月份分别对水体污染起着不同的作用,在丰水月份来临之前、之后的平水月份非点源污染污染突出,可见濑溪河泸县段非点源污染在濑溪河的水体污染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濑溪河泸县段水质状况不容乐观,亟待加强水质污染的防治和控制力度,并提出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奥运湖不同补水方案营养状态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中的奥运湖位于奥林匹克公园,运行中将采用人工补水方式。为保证未来奥运湖的正常景观生态功能,源水经奥运公园中人工湿地处理后再引入湖中。在规划设计阶段,提出三种补水方案:(1)清河再生水厂出水经湿地处理后入湖,(2)清河河水经湿地处理后入湖,(3)经湿地处理达地表水环境标准中的Ⅳ类水要求后入湖。为了考察不同水源补水方案对奥运湖的水质保障程度,本研究对不同方案下奥运公园湖水质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予以模拟,分析评价奥运湖可能出现的富营养化状况,并对各个补水方案带来的富营养化风险和基本成因予以推断,为奥运湖的设计运行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方案3的富营养化风险最小、水质保障程度最高。结合三种补水方案水质特点,推断磷是主要限制因子,所以控制磷的浓度是保证水质安全、降低富营养化风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依据广汉市2014年对沱江流域主要二级支流石亭江广汉段水环境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调查监测统计资料,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分析与评价石亭江流域广汉段水质污染特征和现状。结果表明,沱江流域石亭江支流广汉段及其三级支流白鱼河所布设的背景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中,所有断面总磷项目均存在严重超标现象,水质在Ⅳ~劣Ⅴ类范围,属于重度污染。该评价结果能为石亭江广汉段的水环境保护和科学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冯宇 《四川环境》2010,29(4):68-71
以流经成都市中心城区的主要河流—府河、南河及沙河"三河"为研究对象,在成都市建设现代田园城市背景下,从满足河流水质要求出发,对"三河"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三河"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三河"流量还不能达到建设现代田园城市所需的生态环境用水量。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成都市在建设现代田园城市过程中河流水质改善及水资源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把项目评估与农业资源开发规划模型的优化结合起来,用净现值法、益本比法和内部报酬率法进行项目评估,以净现值作为规划目标进行优化规划,并试用于泗阳县黄河故道滩区荒地资源开发的评估与规划,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Coalbed methane (CBM) development raises serious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n response, concerted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collect chemistry, salinity, and sodicity data on CBM produced water. However, little information on changes of stream water quality resulting from directly and/or indirectly received CBM produced water is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changes instream water quality, particularly sodicity and salinity, due to CBM development in the Powder River watershed,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Rocky Mountain Region and traverses the states of Wyoming and Montana. To this en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trends and patterns was conducted using data collected from as early as 1946 up to and including 2002 at four U.S. Geological Survey gauging stations along the Powder River. Trend 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and Seasonal Kendall tests, whereas, Tukey’s test for multiple comparisons was used to detect changes in the spatial patter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BM development adversely affected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Powder River. First, the development elevated the stream sodicity, as indicated by a significant increase trend of the sodium adsorption ratio. Second, the development tended to shrink the water quality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downstream stations but to wide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stations and the farthest upstream station. In contrast, the development had only a minor influence on stream salinity, as indicated by that the stream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xhibited either no trend or a marginally significant positive trend. Hence, the CBM development is likely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can be managed to lower the stream sodicity. The management may ne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at the effects of the CBM development were different from one location to another along the Powder River.  相似文献   

14.
沱江水质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沱江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揭示了沱江水质污染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视律。针对沱江存在的水环境问题,从宏观上提出了防治水质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岷江流域地表水水质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支流,其水质安全对维持成都平原正常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岷江流域14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4个监测断面中,处于清洁和未污染程度的断面占50%,主要位于岷江流域的上游和下游,其水质状况较好;处于重污染的断面占29%,主要位于岷江流域的中游,水质状况较差。因此,需要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尤其是对岷江中游的治理,以确保岷江流域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6.
彭山岷江大桥国控断面,位于岷江干流,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其水质类别分别为IV类、劣V类和劣V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总磷。本文依据其上游府河中黄龙溪断面和南河中董坝子断面水质的例行监测数据来综合分析岷江大桥水质类别变化情况。分别从评价方法、浓度、流量和通量等几方面加以阐述,结果表明,2010—2012年度,岷江大桥氨氮浓度主要受黄龙溪断面水质的影响,岷江大桥总磷的变化受到黄龙溪和董坝子水质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89年以来,泗阳县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黄河故道滩区洪涝沙碱旱的综合治理和滩区三荒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创立了黄河故道滩区综合开发模式,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益,为黄淮流域季节性沙土河道滩区的治理开发树立了一个典范。本文将扼要介绍模式的提出、建立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长江干流江苏段16个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最差因子评价法,对长江干流江苏段的16个断面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干流江苏段的水质以Ⅱ、Ⅲ类为主,夏半年的水质优于冬半年,部分断面水质较差,各断面的主要污染物以氨氮为主。  相似文献   

19.
以湘江长沙段支流17个常规监测断面2016~2018年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水污染指数法对其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并与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水污染指数法能够同时满足水质类别评价和水质定量评价,且评价结果与传统方法基本保持一致,该方法在湘江长沙段主要支流水质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选择实验法的理论基础,运用该方法对湘江水污染治理中居民的支付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推断实施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后湘江流域水质好转带来的环境价值。选择在湘江流域的八大城市布点,获取了587份居民的调查问卷数据资料。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得到如果实施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彻底解决湘江重金属污染问题,水质完全达到或优于Ⅱ类水标准,湘江流域居民总的支付意愿为1074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