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我国煤矿顶板事故一般性规律,从事故等级、事故地点、事故原因3方面统计分析近几年顶板事故的基本特征,并从地域、时间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顶板事故起数和总死亡人数最高;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发生顶板事故的概率较大;工程质量差是顶板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四川、重庆、贵州、湖南、云南5省市顶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的62.3%和60.0%;春节前后及8月份顶板事故多发,且事故频数白天大于夜晚,交接班与交接班后2小时易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2.
顶板管理是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的重点.据资料统计,顶板事故约占煤矿事故的60%,采煤工作面的事故又占了顶板事故的70%以上.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顶板管理,减少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顶板事故是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多发性事故。据1986年统配煤矿509起顶板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生在回采面的事故占68.4%;巷道中的顶板事故占32.6%,其中掘进面占21.0%,巷道维修和其它地点占10.6%。可见,掘进顶板事故在顶板事故中占很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深部矿体开采中冒顶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井下安全开采,采用Q系统分级法、RMR岩体分类和BQ分级法对矿区岩体进行质量评价,结合块体理论和三维有限元分析进路开挖后顶板的稳定性。研究表明:部分岩体在进路开挖后顶板处出现较大拉应力集中,抗拉稳定性降低,极有可能出现冒顶事故。针对这类不稳定岩体,提出永久巷道采用锚喷支护,临时巷道采用锚杆穿带支护;并运用悬吊理论、组合梁理论、屈服强度理论和安全系数法分析支护条件下进路顶板的稳定性,优化支护结构参数。通过振弦式锚杆应力计收集现场未支护巷道与支护巷道轴向力,得出该支护设计对开挖后岩体变形起到了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天湖山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小煤矿顶板事故的原生与次生原因,指出小煤矿顶板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是管理问题。小煤矿预防顶板事故必须从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上采取措施,以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天湖山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小煤矿顶板事故的原生与次生原因.指出小煤矿顶板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是管理问题。小煤矿预防顶板事故必须从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上采取措施,以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冒顶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掌握冒顶事故的预兆及其预防措施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煤矿顶板事故是指在煤矿井下采煤过程中,煤层顶板意外冒落而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止等灾害事故,冒顶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极大,据统计,冒顶事故所占的比例占其他事故的60%以上,伤亡人数占40%左右,尤其是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的机会更大,因此,我们必须分析掌握煤矿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预兆、研究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正>在采矿生产活动中,顶板事故是最常见的事故,引发顶板事故的原因有:1采矿方法不合理和顶板管理不善。采矿方法不合理,采掘顺序、凿岩爆破、支架放顶等作业不妥当,是导致这类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2缺乏有效支护。支护方式不当、不及时支护或缺少支架、支架的初撑力与顶板压力不相适应是造成此类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3检查不周和疏忽大意。在顶板事故中,很多事故都、、、是由于事先缺乏认真、全面的检查,疏忽大意,没有严格  相似文献   

9.
顶板管理是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的 重点。据资料统计,顶板事故约占煤矿 事故的60%,采煤工作面的事故又占了 顶板事故的70%以上。因此,我们必须 加强顶板管理,减少采煤工作面顶板事 故的发生。 1、顶、底板的定义及其分类 赋存在煤层之上的邻近岩层称为顶 板,赋存在煤层之下的邻近岩层称为底 板。顶底板的岩性、强度及吸水性与采 掘工作面的管理有直接关系,它们是确 定顶板支护方式、选择采空区处理方法 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冒顶事故是煤矿中最容易发生的事故,且冒顶事故伤亡比重又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伤亡事故,据我省“八五”期间统计资料表明:91~95年5年中全省煤矿发生事故死亡255人,其中顶板事故死亡141人,顶板事故死亡人数占各类事故伤亡人数的第一位,在冒顶事故中,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最突出,占总数的70%以上,其次是掘进.因此,加强顶板管理,防止冒顶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简要地介绍了安徽淮南某矿回采工作面发生的1起重大冒顶事故,从地质、技术、装备、管理以及认识等方面分析r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顶板事故的6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劳动保护》2012,(7):73-73
2012年5月2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通报了5月20-21日全国煤矿发生的3起顶板事故。这些事故暴露出一些煤矿企业顶板管理基础薄弱、支护方式落后、支护强度低、井巷支护过程安全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历年来大田县地方煤矿事故情况统计调查,发现顶板事故是主要灾害之一,从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入手,分析发生顶板事故的原因,结合煤矿实际,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福建煤矿生产中,最容易发生的伤亡事故就是顶板冒落事故,根据我矿建矿以来的安全统计资料,顶板伤亡事故占833%,顶板事故严重威胁着我矿的安全生产,我们深深体会到抓好顶板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一九九五年开始我矿安全工作重点就是抓顶板管理,实现了安全生产并年年  相似文献   

15.
采场,又称回采工作面,它是井下作业环境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场所。据统计,冒顶是矿山工伤事故中最多的一类,而70%的冒顶事故发生在采场。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大多数都与顶板管理不善有关。为了预防冒顶。必须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回采工作面顶板及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回采工作空间和处理采空区,主要对象是顶板。因此,了解顶板的性质和采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是搞好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的前提。 回采工作面顶板,按垮落性质及其与煤层的相对位置,可分成三类。一是伪顶,一般是碳质页岩,直接…  相似文献   

16.
在事故预防过程中为研究煤矿顶板事故安全风险的变化情况,对影响煤矿顶板事故中的人因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等进行风险耦合研究。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事故查询系统,检索得到2006~2016年所发生的188起典型煤矿顶板事故,从单因素、双因素和多因素角度分析,构建基于复杂网络的N-K模型,计算出不同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耦合因素的增加,会导致风险增加;人的因素参与耦合会导致事故风险加大,是煤矿顶板事故的重要原因;预防和控制人—机因素参与耦合可以为本质安全化的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井下顶板事故就是顶板岩层冒落或两帮岩石片帮崩落,影响生产,威胁人身安全健康。 顶板事故在发生前的征兆是: (1)在巷道和回采工作面的顶板会连续发出不正常的声响,同时掉渣现象增加,裂口变大,下沉量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8.
“今天能到实地参观、学习省属煤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和顶板管理经验,非常值得。可以说,我们学到了不少有用的做法……”11月8日下午,在福建省煤炭工业集团公司永安煤业公司丰海煤矿,来自三明市三元区松阳煤矿的张功清副矿长、永春煤矿矿长许永溪等人面露喜色、异口同声地对记者说道。而据记者了解,当天,像张功清、许永溪两人这样表示不虚此行的乡镇煤矿负责人还有不少!多年以来,顶板事故在福建省煤矿各类事故中占绝大部分。2005年,全省顶板类事故发生了53起,死亡56人,分别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68.83%和58.95%;今年1-10月份,全省顶板类事故…  相似文献   

19.
最近,广西右江矿务局长岭矿采二工区开采的53105工作面机尾段出现了沙层顶板,容易造成采面流沙烂顶现象,为防止顶板事故发生,该工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沙层顶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天湖山矿区乡镇煤矿发生冒顶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就如何预防顶板事故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