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元队 《环境保护》1996,(12):25-26
大田县水泥工业排污总量控制初探福建省大田县环保局林元队福建省大田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等30余种,其中:已探明煤储量2.25亿吨,预测全县蕴藏量2.9亿吨,占福建省煤储量的1/4,人均占有量690吨,是全国首批百个重点产煤县之一,...  相似文献   

2.
新疆阿勒泰地区位于哈-中-蒙世界级有色金属成矿带中部,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新疆重要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会属、贵金属、非金属成矿带和勘探开发基地.目前已发现矿种94种,占全国拥有矿种数的54.97%,储量位居国内前10位的矿产有白云母、铍、钾长石等12种.  相似文献   

3.
我国南方煤炭资源相对比较贪乏,较长时期以来供不应求,但石煤储量相当丰富。据石煤资源综合考察报告(南方石煤资源综合考察报告汇总小组,1982年8月)的统计资料表明: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陕西等十个省、自治区的总储量达到618.7亿吨,其中探明储量有38.9亿吨,以湖南为最多,有15.9亿吨,占探明储量的40.9%,浙江第二,有12.3亿吨,占31.7%。南方石煤的开采利用有很悠久的历史,石煤在地方工业和人民生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七十年代以来,石煤开发利用有很大进  相似文献   

4.
[探明储量矿产概况]全年新增探明储量的矿产1种—玉石。截止1997年底,全省已探明储量并上储量表的矿产有75种(含亚矿种为85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产数的49.7%。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34种,非金属矿产46种,水气矿产2种。全年经地质勘查新增矿产地9处,其中:煤矿1处,锰矿1处,玻璃砂1处,石英岩1处,萤石1处,高岭  相似文献   

5.
<正>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门类.矿业产品是重工业的原材料,我国90%以上的能源,75-80%的工业原料供应,依赖于矿业生产.东部山区5.5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许多矿种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开发矿产资源,能够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东部山区的重要功能不仅限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还有着更为重要生态作用;它不仅是广藏矿产的“聚宝盆”,同时也是施恩于人类的生态“调控库”,由于矿业资源埋藏于地下,随着开采利用必然会  相似文献   

6.
1矿产资源及特点环渤海地域矿产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资源种类有100多种,主要矿产有:石油和天然气:渤海及周围地区是我国的第二大产油田,主要集中在黄河三角洲。辽东湾、渤海湾沿岸及渤海海域,除沿海的胜利、辽河、大港、华北四大油田之外,渤海海域中沉积盆地面积有51000新生界油层体为24000远景储量达到930亿吨。1995年,环渤海地域原油产量达到5696.79万吨,天然气产量4503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产量的37.97%和25.09%。铁矿:环渤海地域范围内的铁矿资源非常丰富,主要集中在唐山司家营一带,大连。锦州、丹东等地也有一定…  相似文献   

7.
张文俊 《陕西环境》1997,4(2):19-20
1.概况神府煤田位于陕西省最北部,晋陕蒙接壤区中心地带。煤炭资源十分丰富,预测储量2700亿吨,探明储量1659亿吨,属世界八大煤田之一,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同时,神府煤田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表多为沙丘、黄土覆盖,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截止目前为止,神府煤田已建成国有大中型矿井10对,地方及乡镇、个体煤矿近500处,年生产能力已达2000万吨。2.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煤炭资源的开发给贫困落后的神府区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大地缓减了国家能…  相似文献   

8.
世界的煤炭资源数量巨大、品种丰富,储量约在10~13万亿吨之间,其中可采储量估计为1.5万亿吨。若按目前27亿吨的世界年产量计算,现有的储量足供开采500年以上。尽管这些储量不是遍及每个国家的所有角落,但也有着它世界性的地理分布,尤其在与石油比较时,  相似文献   

9.
煤炭是一种重要的一次性能源,而我国作为煤炭大国,对于煤炭资源的生产与利用都位列世界第一。自1978年到2018年,我国的煤炭产量从原本的6亿余吨增加到36亿多吨,是其6倍还要高,并且还在持续增长。山西省则是我国煤炭开采大省,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煤炭开采基地之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主要针对山西阳城竹林山的煤矿地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地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华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全区有各种类型矿山企业近2.3万个,矿产开发从业人员近180万人,资源开发涉及的矿种多,数量大。但是华东地区不同类型矿产开发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华东地区不同类型矿产的开发状况包括不同类型矿山数量、规模、矿山企业类型、选矿及开采方式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华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区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1.
摘要:黑龙江省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储量超过236.7亿吨。在中国东部煤炭资源量大幅减少的背景下,黑龙江省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接替区和战略能源储备区。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在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分析研究煤矿竣工验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将有助于全面做好煤矿的环保验收工作,对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某国有大型煤矿的验收,总结出煤矿在建设和运行期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是在验收中应着重调查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国土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5)》显示,2014年中国地质勘查投入1145亿元,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49处.油气勘查取得重大突破,页岩气首次探明地质储量1068亿m3.《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0.6亿t、天然气9438亿m3,45种主要矿产中有36种矿产的查明资源储量增长.其中,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增长2.0%,天然气增长6.5%,煤炭查明资源储量增长3.2%,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唐教授最近撰文,分析了我国能源资源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1.能源资源与布局我国经勘探证实的煤储量为9363亿吨,探明可采储量为1145亿吨,其中烟煤占75%,无烟煤占12%,褐煤占13%。储量的84%集中在中国北部。石油资源量为614~9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38~60万亿立方米。但探明可采储量较少,分别为32.6亿吨及1.127万亿立方米。此外,我国有较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可供开发。水能资源丰富,预计全国经济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为2.9亿千瓦,大部分集中于西南地区.据估计,我国铀资源可以满足40…  相似文献   

14.
澜沧江流域开发区地处三江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成矿地质环境。在澜沧江流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1992年,与开发区相关的企业废水排放量为716.56万吨;废气排放量为56.4亿标立方米;固体废弃物79.7万吨。在矿产开采中,由于表土剥离和矿渣堆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在开发澜沧江矿产资源的同时,应综合合理利用,变废为宝,减少污染,使流域的开发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广西是岭南有色金属成矿带的组成部分,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产区比较集中,是我国锡、钨、锑、锰的重要矿区之一,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到1998年止,全区已发现矿产115种,探明储量的89种,共发现矿产地3050余处。全区共有在册矿山8309处,其中国有和“合资”矿山534座,具有采矿359万吨/年,选矿88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乡镇集体和个体采矿 7775处,年产矿石 6613万吨。全区从事矿业开发人数达19万人。“九五”其间,建成了平果铝、田林高龙金矿、天等锰矿等一批大型矿山以及“岑溪红”、“…  相似文献   

16.
榆林市机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焦炭是冶金和化学工业生产的粮食。近年来,榆林焦化企业发展迅猛,已上升为地方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但是,建设初期由于宏观调控不够,缺乏科学、正确的引导,致使企业普遍存在粗放经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问题。因此,我们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调研和探讨,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供各级政府决策者和管理人员参考。2机焦企业的发展历程榆林煤炭资源丰富,预测储量2714亿吨,探明储量1460亿吨,占全国优质动力煤的20%。20世纪80年代开发以来,煤炭工业基本上走的是纯资源开发的路子,曾经有人偿试着在综合…  相似文献   

17.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位于国际前列,随着煤炭工业快速发展和煤炭产量持续增长,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详细介绍了韩城矿区的基本情况、生态环境现状以及煤矿开采给该区域带来的生态问题,旨在警示人们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吗,最后提出了矿区生态环境防治中应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储量1448亿吨,仅次于鄂尔多斯市居全区第二。大规模资源开发引起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空气质量的环境构成要素的破坏,正在以扬沙、空气污染等方式反作用于人类。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势在必行,只要我们坚持开发、保护和治理相结合,认真处理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关系,矿山生态环境就会大大改善,科学发展观也就会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来源,我国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约占70%,支撑着我国工业、农业和居民日常生活的能源需求。近年来,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煤炭开采力度增大,煤炭资源可探明储量逐步降低,东部煤炭资源日渐枯竭,资源开发加速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西部转移。此外,全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20.
(一)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截至1983年末,全国预测煤炭储量为32万亿吨,垂深1000米以内的探明储量为7700亿吨,但是,地理分布不均,80%的探明量在北方,10%在西南,江南八省只有2%。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山西、黑龙江东部、内蒙东三盟,鲁西南、苏北、两淮、豫西、黔西北等大型煤炭基地。1983年我国一次能源(煤、油、气、水电)总产量为7.126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原煤占71.6%。1983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总消费量的73%左右。现在,我国75%的工业燃料和动力、65%的化工原料、85%的城市民用燃料,都是由煤炭提供的。目前,我国煤炭缺口达2000多万吨。据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