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简讯     
废塑料代替炼钢高炉用重油经过一年的试验,德国Bremen钢铁公司获许使用废塑料作还原剂,代替该公司7000t/d高炉用的重油。从1995年6月起,该公司计划每年利用7万t废塑料,代替相当量的重油。该公司将收入数目不详的废塑料处理费,而用重油则需支出105美元/t。含有约2%聚氯乙烯的混合废塑料先被破碎成10mm的碎片,存于贮仓中,然后以200Kg/h的速度被风动遂入高炉底部。在2皿C下塑料被裂解成还原性气体CO和HZ。废塑料的材料循环率达到50%,能量回收率达到对%。相比之下,焚烧处理的能量回收率仅为明%,将其给电厂作辅助燃料,能量…  相似文献   

2.
在氩气气氛下,经高温煅烧三聚氰胺海绵(MS),制备了碳化三聚氰胺海绵(HMS),利用SEM、XPS、FI-IR对HMS的碳化情况进行分析,测定了海绵碳化前后的密度、亲水性、孔隙率、吸收光谱及压缩回弹性能.结果表明,MS部分碳化形成HMS,疏水性增强且亲油性不变,孔隙率略有降低,具有优异的吸光性能及机械性能.HMS海绵对轻质油品和重油吸附实验的结果显示:HMS海绵对轻质油品饱和吸附体积为92.20cm3/g;在一个太阳光(1kW/m2)照射下,HMS海绵温度快速升高,有效降低底面接触的重油粘度并加快吸附重油速度,吸附量高达99.1g/g左右;利用HMS海绵重复对重油进行10次吸附-挤压脱附,发现其对重油的饱和吸附量可保持在81.00 g/g以上.这些特性使得HMS海绵成为一种有前景的高效节能、可重复利用的石油泄漏吸附剂.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采用纤维素酶对其进行酶解,通过添加环境友好型助剂,制备出一种可用于道路扬尘控制的环保型道路抑尘剂.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制备了该抑尘剂,并对所制备抑尘剂产品的吸湿保湿性能及表面张力等参数进行了测试表征;以抑尘剂吸水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木聚糖酶、酸性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和β-葡聚糖酶的最佳质量比为2∶2∶1...  相似文献   

4.
日本知多炼油厂准备订购重质重油专烧锅炉和整套发电设备。预计1999年3月提货。锅炉采用独自开发的低NOx燃烧装置,燃料使用该炼厂生产的重质重油。根据部分煤在1500~1800℃的高温下燃烧气化技术研究出来的。实施后对于NOx、SOx和烃等公害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对策重质重油专烧锅炉@张济宇  相似文献   

5.
故障安全控制系统在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霍尼韦尔公司故障安全控制系统FSC的技术特点以及在我厂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情况,说明了该装置故障安全控制系统组成和操作界面,并总结了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1997年1月2日凌晨,俄罗斯“纳霍德卡”号油轮在日本岛根县隐歧岛东北约160公里处的海域沉没。该油轮载有重油17000吨。据日本第八管区海上海上保安本部1月3日的调查证实,已有3700吨原油泄漏入海并污染了附近海域。保安本部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有大量的重油泄漏。溢出的油分13个油群,随海潮飘流,使日本的岛根、乌取、兵库、京都、福井和石川等府县沿海水域受到严重污染。同时,该起重油泄漏事故还使日本位于京都以北的若决湾的11座核反应堆受到严重威胁,另外还有4座核反应堆受到较轻的威胁。为此,日本有关方面于1月10日采取了…  相似文献   

7.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生物炼油技术,该技术可以利用细菌净化重油,降低重油中硫、氢和重金属的含量,从而增强炼油过程中抗堵塞和抗结焦能力,减少燃油有毒气体的排放。实验表明,利用这种生物技术可以使重油中的硫、氢、重金属含量降低至20%至50%左右。  相似文献   

8.
重油催化裂化汽油脱臭工艺的优化改进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洛阳分公司第Ⅱ套重油催化裂化汽油脱臭装置精制汽油硫醇超标、博士试验不通过、化工原材料消耗量大、装置加工费用高等问题,采取更换固定床反应器活性炭后,改进固定床反应器再生、载剂方式,优化工艺流程停用碱液抽提系统等措施,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条件。实施后,精制汽油硫醇合格率由2002年的68%提高到2003年的98%、2004年的100%,装置操作费用由2002年的3.78元/t原料降低到2003年的1.73元/t原料、2004年的0.77元/t原料,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对重油催化裂化汽油脱臭装置几年的运行分析,总结出采用无碱脱臭工艺,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装置操作费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型除藻剂对滇池含藻水体的除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从前期研制的除藻材料的原材料中提炼出的除藻有效成分制备成新型除藻剂,并实验考察了新型除藻剂对滇池含藻水样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新型除藻剂后,实验处理的滇池含藻水样的各项水质指标均有明显好转:pH值从8.78降为6.65,吸光度值由0.028降为0.004;对CODMn、TN、TP、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1.64%、90.57%、95.87%、88.30%。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除藻剂对水体无二次污染,是一种具有较好研发前景的湖泊水体除藻剂。  相似文献   

10.
提出用FJ型浮选净化机处理重油催化裂解制气中的燃气洗冷水的方法,并通过小型试验结果及其分析,论述了该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NH4)2HPO4,NH4HCO3,NaHCO3等对赤泥进行活化处理,并制备成球形颗粒,同时研究了活化剂浓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对赤泥除氟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活化剂质量浓度为10%左右、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2 h时制备的除氟剂具有较好的除氟效果,且采用(NH4)2HPO4,NH4HCO3,NaHCO3对赤泥进行活化处理制备的除氟剂能分别使溶液中氟离子的质量浓度从19 mg/L分别降低到0.085,0.13及0.19 mg/L,相应地除氟剂的吸附容量均达0.94 mg/g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木质素磺酸盐为主要原料,在50℃的反应条件下,与丙烯酸、氯化钙、四硼酸钠、甲基硅酸钠等发生化学反应,制备了一种铁路煤炭运输抑尘剂,并分别对抑尘剂的部分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产品所能承受的平均压力为7.105 N,2 min的水蚀率为2.1%,初始侵蚀风速为130 km/h,完全能够满足铁路煤炭运输的需求,避免煤炭在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和损失;且制作过程简单便捷、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89年夏厦门港发生重油泄漏入海事件,为查清污染情况,应用脲重结晶正构烷烃指纹鉴别法进行油种鉴定。结果发现港区重油污染并非全部来源于工厂溢油,而另有两个污染源。同时也证明脲重结晶正构烷烃指纹鉴别法对重油类污染尤为适用,且方法简单,判断准确。  相似文献   

14.
采用腐殖酸钠、过氧化钙和沸石为原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复合释氧剂用于黑臭水体的生态修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释氧剂最佳制备条件为m(CaO_2)∶m(沸石)为1∶1、Na-A质量分数为2%和固化温度为100℃,复合释氧剂可显著延长释氧周期,且释氧过程对水体pH和COD的影响极低;底泥修复实验结果显示,复合释氧剂投加量为560 g/m~2时,上覆水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在第30天时分别维持在1.32 mg/L及42 m V,水中TP和COD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11%和63%,表明复合释氧剂可有效改善水质并抑制底泥磷释放,这对城镇黑臭水体的生态修复治理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北京燕山分公司炼油厂三催化装置投产于1998年6月,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是炼油厂“九五”规划“腾飞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该装置的投产对消化重油,提高炼油厂的轻油收率起到关键作用,是炼油厂的主要效益增长点。1999年5月17日,该装置发生一起污油储罐内浮船冲翻  相似文献   

16.
利用建筑垃圾粉煤灰蒸压砖粉末与壳聚糖、化感物质(N-苯基-1-萘胺和N-苯基-2-萘胺)混合制备复合除藻剂用于去除铜绿微囊藻,考察各种物质的最佳投加量对藻细胞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复合除藻剂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率达99%以上。该复合除藻剂对景观水的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紫茎泽兰制备活性炭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出紫茎泽兰活性炭,采用SEM对其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该活性炭附剂对Pb2+离子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紫茎泽兰活性炭对Pb2+的吸附机理,获得了相关热力学参数,表明紫茎泽兰活性炭对Pb2+去除效果良好,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18.
活性氧化铁/石英砂吸附剂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活性氧化铁/石英砂吸附剂的特点和制备方法。该吸附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包括阳离子、阴离子、重金属颗粒物及一些络离子,且容易再生,被吸附的金属可以回收。  相似文献   

19.
以棉纤维为基体,利用高锰酸钾和硫酸作为引发剂,将丙烯酰胺聚合后接枝到棉纤维中葡萄糖单元的羟基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对接枝聚合反应进行了优化,并且利用霍夫曼降级反应对改性棉纤维进行稳定处理.在不同条件下,研究了改性棉纤维对Cr6 的吸附性能及解吸再生后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制备的棉纤维吸附剂对Cr6 的吸附率可达86%,且经过5次解吸再生后,其吸附率仍可达到80%以上.该棉纤维吸附剂不仅制备方法简单,而且解吸操作方便,可应用于污水中Cr6 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非贵金属室温CO氧化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铜锰氧化物催化剂,以CO催化氧化作为目标反应,考察了各种制备条件——沉淀剂种类、滴加顺序、原料液[Cu]/[Mn]比、沉淀温度、老化时间、老化pH值等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室温下用于CO氧化的铜锰催化剂的最优制备条件。该催化剂相比商品化的霍加拉特剂,具有更好的室温活性和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