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一般规律;从我国环境资源的人均占有、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利用浪费和后备资源储备匮乏等现状分析,我国比其它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走环境资源集约化的道路;以产值、数量、速度为导向的粗放经营是我国经济增长滞缓、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因;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世纪之交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必由之路和战略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粗放型增长模式严峻挑战中国科学发展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0%;人均占有林木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83立方米)的12%;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尽管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要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目前我国仍然表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特征。片面追求GDP增长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给中国的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和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3.
建设资源循环型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严峻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形势看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满足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标准要求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发展循环经济是城市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今后15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就是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所谓粗放型经济,一般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级阶段呈现的状态和相应的经济发展思想,其特征表现为,国民经济、科学技术水平低,企业管理技粗,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人们主要着眼于扩大规模来求得经济增长。所谓集约型经济,体现在生产的高科技水平,产品的高附加值,科学精细的企…  相似文献   

5.
钟伟青 《环境》1996,(5):28
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确定了今后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其中第二条就是“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江泽民总书记也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这些决策与论述,对环境保护工作是个极大的推动,对推进各行各业的清洁生产也具有积极作用。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经济高速度和资源高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造成了饮用水源地诸多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和学界讨论的热点.本文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从水质状况和供水格局两个方面分析了广东省饮用水源地现状.根据当前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的要求,结合未来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管理和政策等多个层面提出了保护饮用水源地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推行清洁生产应从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抓起烟台市环保局宇永益推行清洁生产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的有效途径。从我市多年实践情况看,在当前推行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1)多数企业负责人尚未树立“废物是资源”的意识,废物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尽...  相似文献   

8.
李成东  张鹏 《环境保护》2012,(12):58-60
包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十二五”包头市将实现“三个提升”:提升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提升城市品位和素质、提升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推进“五个转变”:即产业定位由老工业基地向现代产业基地转变,城市功能由相对单一的工业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变,动力机制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拉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发展取向由更多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向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转变,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重点实施好“六大工程”:实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工程、实施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工程、实施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工程、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工程、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转变”是党和国家指导我国国民经济“九五”发展规划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方针,也是我们再生资源行业求生存、求发展的方向和必由之路。当前,加快“两个根本转变”,对我们行业走出困境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两年来,我们再生资源行业的很多企业,购、销、利全面大滑坡,有的企业濒临破产境地,有的企业已被撤拼、解体,全行业呈现出萎缩局面。实事求是地讲,市场趋冷和税赋加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在“九五”期间,实行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提出要根据中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促进这两个转变的实现。而要实现这两个转变,我认为当前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是推行清洁生产。l清洁生产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所谓清洁生产,实际上就是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是一种将生产与治理有机结合起来的全新生产工艺。清洁生产的指导思想是谋求环境与经济秩序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使污染物最小量化和资源再…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更新发展思路,摒弃长期以来那种以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辅新摊子、追求数量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是总结历史经验和展望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张忠 《环境科技》2006,19(Z1):147-148
经济结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带来了一系列工业污染问题.在此,从实现可持续发展考虑,提出了解决工业污染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必须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各行各业都要制订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目标和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把节约降耗,提高效益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节约能源预计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9.2%,全年能源生产总量比1996年增长1.7%,能源消费总量比1996年增长3.0%,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33。预计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1996年的3.87吨标准煤降至3.65吨标准煤,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将由1996年的5.79吨标准煤下…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2012,(19):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以世界瞩目的速度迅速攀升,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长期粗放型、单纯靠增加投入刺激经济的增长方式带来的挑战也层出不穷,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资源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环境恶化日渐威胁人民生活质量,解决好环境保护与经济结构转型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规划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华 《环境科技》1998,11(4):45-46
前言目前,全国已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32个、高新技术开发区52个。江苏省有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50余个。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区域开发建设活动将会越来越多。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建设对环境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内容和要求,这其中,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规划显得尤为突出。l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可持续发展思想认为发展与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穷国的经济增长),但需要重新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要达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将生产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减少每单位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6.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分析了重庆市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代价,对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作了深刻反思、据测算、重庆市仅生态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占全市GDP的16.1%。要改变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必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加强资源与环境核算和环境法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多年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累积效应,近年来交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究其根源,主要是在发展经济中单纯追求增长速度,忽视环境保护;产业布局不合理;环境监管不到位三大因素。为减少环境污染突发性事件的发生,首先要转变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次要积极建立健全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完善环境行政执法体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8.
以环保手段“绿化”贸易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环境和发展贸易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环境与贸易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不可持续的贸易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而恶化的生态环境将影响贸易增长;环境保护将优化贸易结构和绿化贸易增长,绿色贸易将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有利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因此.实现优化贸易增长和减缓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目标.需要构筑绿色贸易体系。  相似文献   

19.
节能减排 关键在于政府的环境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桂敏 《环境保护》2007,(4A):28-32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由“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标志着我国将从过去“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进入到今后“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为我国的环保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时期。第一次在党中央的决定上将环境保护提高到重要位置;第一次在党中央的会议上,党政最高领导人就我国的环保工作做了迄今为止最重要最深刻的论述;第一次在党中央的文件中给我国的环境保护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目标,指出了具体的工作方向;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党中央又第一次特别强调要实现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转变(一是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为我国的环保工作向深层次推进,切入经济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