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黄真平 《绿叶》2008,(10):90-93
中国NGO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NGO,具有"半官方"特色;另一种多由民间人士自发成立。社会注册的环保NGO主要来自四个阶层的力量:青年学生、白领阶层、知识分子和媒体。环保NGO要注重在组织中推行自我控制和反组织性。环保NGO的发展已经是一种趋势,我国的NGO总有一天会站在国际的舞台上。  相似文献   

2.
宋欣洲 《绿叶》2008,(10):82-85
存在并发出声音,这也许就是NGO的价值。10多年间,中国的环保NGO从无到有,成长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国内间、国际间渐趋密切、广泛的交流与协作使得NGO群体的能力达到了"质"的飞跃。在向国际学习的过程中,国内NGO意识到本土化恰恰是自己更可贵之处。互联网的有效运用,使得NGO的工作推动和组织发展都更为多快好省。  相似文献   

3.
我国首次"环保非政府组织(NGO)环境影响评价听证培训班"4月16日-1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52家环保NGO的代表参加了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联合主办的这次培训班。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一直在倡导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鼓励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但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环保NGO普遍对听证制度的定义、程序和方法不了解,存在着把握问题不准、不善于举证等问题。据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负责人介  相似文献   

4.
环保社团组织又被俗称为环保NGO,是连接政府决策与民意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小而散,无经费无门槛无"婆家"(注:意思是指注册难),在夹缝中求生存是当前环保NGO真实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在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征程中,除了环保部门加大监管之外,环保NGO广泛、深入地参与,将更加有助于环保事业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环保NGO是指以促进环境保护为己任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包括民间组织、志愿者以及学生团体)。目前在我国,从事环保的民间组织和志愿者是NGO中最多的一  相似文献   

6.
梁晓燕 《绿叶》2008,(10):38-44
从内部因素来看,NGO发展的最大障碍或瓶颈是固步自封、不求进取。在求生存埋头项目的过程中,NGO容易丧失活力,磨掉对使命的追求。只有保持进取心,重新唤起使命感、生命力,才能求得NGO的突破。"自然之友"通过战略规划,重新定位,明确了愿景、使命和具体目标,期待在环保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然之友     
《环境教育》2003,(5):53
NGO——非政府组织。以环保为号召的非政府组织称为环保NGO。本刊将以“资料卡片”的形式,逐期介绍比较知名的或比较有代表性的环保NGO。环保无国界,我们的介绍将不受地域疆界的限制。环保N00的主张、宗旨和口号属于他们的见解,不代表本刊观点。  相似文献   

8.
在NGO活跃的领域里,人们经常看到"政府失灵"和"经济失灵"的信号。而外界对NGO的期待,折射出人们对中国前途的忧患和焦虑,观察者把他们的目光投向NGO,期待NGO成为医治上述"双失灵",成为推动自下而上改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学校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把绿色环境教育资源开发到细微处,发动师生在教室中种植窗台植物,美化教室、改善环境、培养环保意识,让孩子们在窗园聆听植物生长的声音……乐山青年环保公益教育中心,又称"绿动乐山NGO"组织,是由乐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的一批热爱环保、热心公益的人士发起,由乐山在校大学生及环保人士组成的独立的、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2011年5月22日,中心正式成立,目前是乐山市  相似文献   

10.
在经过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默默耕耘之后,中国的环保NGO正在进入一个“集体收获期”。人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在过去短短一年时间里,环保NGO的声音变大了,形象清晰了,获奖的次数和人数也增多了。一些环保NGO的会长、主  相似文献   

11.
环保NGO在中国已经发展十几年了,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和社会实践的历史向社会证明:环保NGO的存在,对于推进社会和谐,对于推动中国两型社会建设,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现在环保NGO的发展面临瓶颈,如果要在下一个十年继续发展下去的话,要让他们走得更快,改善NGO的生存条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12.
孙君 《绿叶》2010,(9):90-94
NGO在工作中需要与政府达成一定的共识并共同合作,NGO是架起公众与政府、企业、市场需求通道的桥梁.是帮助和监督政府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绿十字的五山模式就是政府与NGO合作完成的,在此过程中,绿十字既实现了与政府工作的融合,又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绿十字在多年的工作中,渐渐从环保宣传转向专业化的农村规划.不断把环保、生态、文化和宗教融入到政府规划之中,最终为政府提供更合理的新农村模式。  相似文献   

13.
第11期《绿叶》杂志内容很好,对身处基层的环保NGO有指导意义。其中,温波写的《民间环保组织如何获得可持续的资助》一文,对境外基金会资助我国环保NGO问题有释疑作用,对我们今后的实际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希望今后能够多刊登一些此类文章。基层环保NGO需要指导!淮河卫士@霍岱珊  相似文献   

14.
<正>环境保护部近日举办2014年环保社会组织培训班,以增强环保NGO对当前环境形势、环境政策的把握和理解,提升新形势下环保NGO有效参与环境事务的能力。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家环保社会组织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邀请专家解读了新《环境保护法》修订背景、立法过程、亮点内容,包括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增专章规定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探讨了公众参与如何推动环保前行,包括国内目前面临的环保问题、NGO在参与环境事务上扮演何种角色等;讲授了环保社会组织如何有效参与环境治理,包括环保社会组织现状、社会治理的新背景,环境公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2009,(7):25-28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提高,中国环保NGO已成为普及环境教育和倡导公众参与环保的重要力量。他们是如何推动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呢?我们以中国最早的民间环保志愿者之一、被誉为“中国民间湿地保护宣传第一人”的朱再保老人26年的环保事迹为例,向您展现中国环保NGO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绿叶》2016,(5)
正2016年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联合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一杯水的约定"——"绿动未来"环保公益众筹平台大型系列宣传活动在京隆重举办。来自环保部、主办方等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多位社会公益名人,首都高校环保志愿者,环保NGO社团代表,环保众筹项目发起人,百家主流媒体记者等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17.
王涛 《绿叶》2011,(6):70-74
环境保护是一个公益问题,涉及各个群体的利益,需要各个层面共同参与,从公民到政府各司其职,构建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环保意识,才能更好地维护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大环保宣传和教育,并对环保NGO提供更多的支持,鼓励NGO进行环保活动,开展环保宣传,引导人们积极实施保护环境的行动,因为环保意识最终应该是一种理性的行动意识。  相似文献   

18.
《绿叶》2005,(6)
六家环保NGO在京联袂行动共迎世界环境日“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北京红领巾公园主办了以“人人动手共建绿色家园”为主题的2005红领巾公园环保科普游园会活动。北京地球村教育中心、“自然之友”环保组织、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等六家环保NGO联袂参加,他们带来的活动,对儿童环保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绿色视野》2013,(1):10-11
熟悉安徽省环保联合会的人都知道,相对于大多数环保NGO来说,这个组织既"太老又太年轻"。说到老,因为该组织是由各个部门退休的老同志组成的。说它年轻,是因为该组织成立时间晚,到现在满打满算还不足七岁。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环保宣传中,组织者常常自认为大众对环保知识一无所知或者并不清楚目标人群。尽管很多活动声势浩大,却收效甚微。如何使环保宣传工作摆脱"只说不动"的尴尬境地,一直是令环保NGO们困惑的问题。"说了不等于被听到了;听到了不等于被理解了;理解了不等于被接受了;接受了不等于做到了。"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主办的环保青年志愿者国际培训班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