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赵玫 《绿叶》2008,(5):65-69
一个有思想的民族,才能是一个真正强大的民族。社会进步离不开杰出思想家的推动。倡导人文精神,促进文明进步,需要知识分子发挥导向作用。对于文学来说,思想更重要。作家应把思想性放在文学创作的第一位,对历史的传承,对社会现状的体察,对整个世界的观照,都能带给作家思想。我们提倡所谓的精英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提倡这种思想性。  相似文献   

2.
张小军 《绿叶》2008,(7):25-33
文化认知指导着人的行动,渗透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进而带来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文化全球化导致了经济全球化,西方化引导着中国的现代化。在不断对自己的过度"文化革命"和对西方的过度"文化屈服"之中,中国文化丧失了灵魂,带着误解的现代化和城市化,中国、中国人向着消费主义、商业化和物化一边倒,生态危机严峻,社会问题迭生。面对精神家园的沦陷,人们漠然,甚至心安理得,这是真正的文化生态危机。树立文化自觉,加强文化环保意识,应成为未来中国的重要关节。  相似文献   

3.
工程师治国强于文人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东 《绿叶》2010,(7):16-25
1949年以后,理工科的确聚集了中国最优秀的人才,此长彼消,文科自然就大为逊色了,而且文人还存在着文艺腔的弊病。因此,尽管理工科知识分子有缺乏大局观等缺陷,但是权衡利弊,他们还是比文人更有资格担当治国大任。要实现文化与技术相结合的理想目标,有技术的人去学文化比所谓“有文化的人”学习技术要容易得多。  相似文献   

4.
许纪霖 《绿叶》2008,(7):34-39
文化是一个"魂","魂"一定要依附于某一个"体"上,这个"体"就是社会。社会的衰落会使文化成为一个孤魂,只能在观念的形态里飘荡,无法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层面。恰恰在中国,只有市民没有市民社会,最缺乏公共生活以及与之相呼应的节日的文化礼仪。学院化、精英化之下,小传统的衣钵传人士绅离社会渐趋遥远,观念有余,身体力行难为。广大乡村的中、小学教师等基层知识分子,在社区重建、社会重建、小传统传承中,能否扮演重要角色,社会期待着。  相似文献   

5.
谁能成为世界环境保护领域的领跑者?这样绝好的机遇正呈现在中国面前。虽然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环境问题,但是我们缺乏强有力的全球领袖以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飞速发展的经济,基于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承诺和北京“2008绿色奥运”的机遇,自然而然地,中国可能担当起世界环境保护领域的领袖角色。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领导作用对保护我们的地球至关重要。地球是我们惟一的家园,她养育人类生存繁衍,然而我们却没有好好保护这属于自己的家园。人们正在过度消耗着自己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放眼望去,…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匹诺曹)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主办、山西迅速环能工程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赴晋生态采风活动10月15日拉开帷幕。由毕淑敏、郭雪波、方敏、鲁枢元、石湾、陈建祖、黄风、王霞、哲夫等当代中国著名作家组成的采风团10月15日晨抵达太原,开始了为期4天的生态采风活动。参加采风的10位作家均为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环境文学委员会委员。今年9月下旬,他们与陈建功、徐刚等国内知名环境文学作家联名发出了“号召全国作家积极承担绿色责任的倡议书”,呼吁广大作家发挥文学的号召力和感召力,积极宣传环境保护,引起全社会对环境形…  相似文献   

7.
编辑手记     
《绿叶》2020,(5)
正《绿叶》是一本什么样的刊物,需要什么样的文章?《绿叶》杂志2020年改版后,受到越来越多写作者的关注。在一些讨论生态文化和写作的群里,我们常常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其实,这也是本刊编委、编辑们常常交流的话题。说实话,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难回答。为此,要追根溯源。《绿叶》由一群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和未来命运的作家发起创办,是中国最早且唯一的环境文学刊物。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学家——冯  相似文献   

8.
汪树东 《绿叶》2012,(5):51-57
若想让人类文明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文学必须接受生态意识的浸润,实现看护大地、叩问灵性的功能。中国当代生态文学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颇为坎坷而曲折,改革开放前,中国当代作家还没有创作生态文学的自觉意识,较早地呈现出生态意识的是80年代一些志在反思历史的知青小说,到了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关注生态问题,生态文学作品体裁齐备,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不过,当前中国生态文学还存在模式化写作的局限,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冲突的复杂情况,对人性的矛盾状态缺乏洞察。  相似文献   

9.
张鹏 《绿色视野》2012,(12):51-57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由此掀起民众对于他的文学作品阅读热。与此同时引发的还有中国民众对“阅读危机”的关注和思考。中国年出版书籍居世界第一,同时又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汪晖 《绿叶》2008,(1):38-46
在现代资本主义以物质为核心的结构下,在现代世界以西方为中心的结构下,重物质轻精神成了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政治性与文化、社会脱了钩。对自身历史,尤其是对近代历史中正确性的否定,使得中华民族在解放进程中形成的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利他主义的价值观受到伤害。如何把政治价值问题跟文化、精神、传统、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并转化为政治实践,从而在西方中心世界里保持中国文化的自主性、中国知识分子的实践传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环境文学委员会成立于1991年,12年来,为环保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著名作家王蒙、已故著名作家冯牧、陈荒煤和著名老作家雷加等许许多多的作家为文学委员会的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并给予大力支持。环境文学环境委员会作为民间环保组织,为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宣传环保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鼓励作家从事环境文学创作,并多次组织国内外大型环境文学研讨会,对环境文学这一新兴文学形式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为环境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相似文献   

12.
绿色书架     
《绿叶》2006,(3)
《中国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管仲连、涂方祥、杨琳编著,海洋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28.00元《中国文化与可持续发展》是一本顺应时代需求的精品,涵盖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本书不仅发掘了中国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而且弘扬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和世界观。作者以浑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结合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将二者有机结合,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解读,又有对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忧思。从崇尚自然的道家文化到积极入世的儒家文化,从大慈大…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在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月饼文化节“上,主办方明确表示,今年月饼价格整体回落,天价月饼基本消失,过度包装得到了有效遏制,“月饼已经回归到传统节日食品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初,女作家方敏创作的3个中篇小说《大迁徙》、《大拼搏》、《大毁灭》相继在《中国作家》等杂志发表后,立刻以其鲜明的独创性得到了文坛的关注和肯定。作品由《小说月报》、《中国文学>、《Short Story In-ternational》等杂志转载,接连获得文学奖项。作者也因此被著名评论家冯牧先生赞誉为我国“第一个专门以发现无限丰富、无限壮观的大自然的生物现象为对象”的作家。  相似文献   

15.
张承志 《绿叶》2010,(7):30-33
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临盆分娩与半殖民地和屡战屡败密不可分,这不仅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品质,也造成了中国人对世界的、知识与常识的不足。而今日我们直面和投入的,是一段激烈的分化与重建、富裕与危机的历史,是一段可能决定中华大国命运于一瞬的历史。对如上命题,学科知识只是杯水车薪。恢复常识与知识重建,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炎炎夏日,挡不住人们对方兴未艾的环境文学的热情关注。2003年7月31日上午,国家环保总局多功能厅,文学界和环保界人士欢聚一堂,举行首届全国环境文学优秀作品奖(格林柯尔·科龙杯)颁奖大会。这是一次文学的盛会,更是环境保护宣传事业的盛会。为表彰在环境文学领域辛勤耕耘的作家,纪念中国环保事业开创30周年,促进环境文学创作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充分肯定热心环保题材的作家们的突出贡献,鼓励、促进环境文学创作,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由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主办了首届全国环境文学优秀作品奖(格林柯尔·科龙杯)评奖活动。活动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环境文学委员会和《绿叶》杂志共同承办,得到了格林柯尔和科龙电器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这是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开展环境文学创作以来,在环境文学领域举行的首次评奖活动。由于主办单位的权威性,使得本次评奖活动备受社会各界和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07,(7)
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尚远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的连贯性。由于缺乏法律保障,现有的环境经济手段往往局限于法规制度和行政干预的辅助工具,在宏观全局和战略高度真正发挥调控和规范约束作用的环境经济政策尚未形成。一些环境经济政策虽然有政策性规定,但由于缺乏配套措施,根本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友渔 《绿叶》2008,(1):68-74
中国目前最严重的问题是缺少诚信,这表明我们社会在基本道德上出了问题。重物质轻精神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中国也不例外。但具体到当代中国道德和精神文化上的缺少,相比起轻中华重西方、轻传统重现代这些所谓的成因,政治价值以及制度的缺位更为重要。相比回归传统道统,更为重要更为基本的是要树立起多元的政治价值,并加强制度建设。在此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应秉承批判精神,做普世价值和永恒价值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19.
好消息     
《环境教育》2013,(6):8
中国生态文化体系研究通过专家论证6月15日,《21世纪主流文化与生态文明时代——中国生态文化体系研究》高层专家论证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生态文化体系研究在选题上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深入挖掘中华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系统总结各国生态文化思想精髓,揭示了生态文化的内涵、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有机创造性、内在联系性和宇宙自然界与人类的整体关联性,内容丰富全面深刻,对于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0.
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与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全球能源与资源面临紧缺和枯竭。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资源和能源问题,而中国的节能减排问题更是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从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认识着手,从建立节能减排的法制环境建设、构建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