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企业也不断走出国门,参与纽约、伦敦等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彭卫 《绿叶》2008,(1):87-90
中国近代以来的路程非常艰难,直到改革开放这30年,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社会才算摸索到了一点儿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中国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现象,比起希望用儒家文化对之修正来说,规范人的行为主要还得靠法律,而不是道德。讲等级的儒家文化无法回应求平等的现代社会,儒家文化有益修身养性,若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历史的倒退。  相似文献   

3.
夏业良 《绿叶》2008,(3):103-107
30年改革开放最重要的经验是变革制度,虽然只是部分制度而非整体制度得到变革。如果未来能够继续推进一些重大制度的改革,比如将官本位行政主导体制转向权力制衡体制,中国的巨大变化就将不仅是经济上的,而且是包括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生活在内全方位的深刻转变。一个思想多元的公民社会,值得我们憧憬和为之奋斗。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历着社会大转变,一个新的挑战是怎样重新建立国家权威,新的治理模式如何与动态、开放和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的时代相适应。中国如果走出一个在治理体制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模式,中国社会和整个世界必将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5.
孟范例 《环境教育》2008,(6):I0001-I0001
2008,注定是不平凡、不平静的一年。说其不平凡,是因为百年奥运即将首次在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华夏神州举行,百年奥运,百年祈盼,百年梦圆;说其不平静,也还是因为奥运即将在北京召开,如此盛会让中国太露脸。同时,更因为中国改革开放30午陕速、持续、健康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国力日盛,  相似文献   

6.
石小敏 《绿叶》2008,(2):66-71
在世界历史上,短期是利益博弈,中长期是价值博弈。符合潮流的价值,在中长期一定是胜利的。当今中国,社会遭遇了信用危机,发展遭遇了若干危机。30年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社会结构多元化,这是推动中国尤其是中国政府更广更深改革的动力。十七大奠定了契合普世价值传承中华传统的中长期社会价值观,推进了各方的建设性沟通和互动,创造了政府公共服务化转型的良机。  相似文献   

7.
曲格平 《绿叶》2010,(Z1):39-43
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随着"发展"。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情况开始有了一些变化。但相对于严峻的环境问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环境保护的步伐还是比较慢的。中国要想很快解决环境问题不大可能,慢吞吞地下去,时代也不允许。步伐太慢不行,要下决心。同时,环保部门要强化管理,很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永新 《绿叶》2007,(12):56-57
您可能没去过挪威,但可能读过或听说过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著名小说《挪威的森林》吧?的确,挪威不仅是名副其实的万岛之国,还是名副其实的森林之国。无论是牧场的尽头还是高山之巅,不管是河海岸边还是道路两侧,目之所及,到处都是郁郁苍苍、一望无际的森林。这么多的森林,除了造纸、伐木取  相似文献   

9.
曲格平 《绿叶》2010,(1):39-43
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随着“发展”。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情况开始有了一些变化。但相对于严峻的环境问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环境保护的步伐还是比较慢的。中国要想很快解决环境问题不大可能.慢吞吞地下去,时代也不允许。步伐太慢不行.要下决心。同时.环保部门要强化管理.很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东平 《绿叶》2008,(1):91-95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对中国伤害最大的就是引入了消费主义的文化。到底是倡导公交优先,还是倡导豪宅和宝马香车,在中国竟然成了一个公共问题。畸形消费文化带来的是:社会价值观的失衡,生态危机的出现。而期望用儒家文化靠读经诵孔来重建社会价值挽救生态危机,无异于痴人说梦。建设新的社会治理结构,走向公民社会,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历经30年之完善发展,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之法律制度。然而近年来开发活动中由环境问题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暴露出环评对社会因素考虑之不足。本文在分析社会影响评价对环评辅助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引入社会影响评价机制的政策建议。并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提出完善公众参与,为社会影响评价立法,制定相关规范、标准的构想。从技术层面,着重探讨了社会影响评价程序、方法和指标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正老屋、石板路、磨盘、柴禾……无论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无论是少小离家还是在外出生,每个中国人心里的家乡都少不了这些元素。这些元素组成的家乡在心里变成一种不可替代的思念和惆怅,成为一种根的宗教。有人说,上数3代,当今中国人的祖籍都在乡下。但如今,四目望去,多少乡下已被钢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2008,(10):24-24
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展现我国对外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宣传我国对外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经国务院批准,由商务部主办、环境保护部等部委协办的“中国对外开放30周年回顾展”将于12月份在北京举行。展览以记录历史进程的照片、图片为主,结合实物、视频、模型等,展示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和重大事件,同时也是展示各行各业对外开放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的一次重要的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2009,(1):21-21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展示环保对外开放成就,环保部积极参与协办的“中国对外开放30周年回顾展”于12月18日下午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开幕,吴晓青副部长代表环境保护部出席了开幕式。展览设置环境保护专题,以记录历史进程的图片为主,结合实物、视频等,见证了环境保护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展览通过大量的文物、档案、实物和模型、图片、图表等形式,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较为全面、生动地展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可喜成就。为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推动环保事业不断发展,环保部发文组织机关各部门、在京直属单位及派出机构的干部职工于19日-30日期间参观展览,各部门、单位兴趣浓厚,纷纷组织本单位职工参观展览,通过参观真切感受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走过的不平凡道路,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坚定了走改革开放的科学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徐刚 《绿叶》2010,(Z1):74-77
中国现状的一端是:生态脆弱与社会不公。在这精神和思想缺失的年代里,荒野是读本和拯救的圣地,我所想象的未来30年是保护荒野的30年。在江河阻隔与想象梗塞的技术劫持时代,为未来的绿色中国我有一个梦想:淮河两岸能否风光再现;黄河之水能否稍稍轻盈;秦岭将成为中国第一个中央国家公园,那里有一座中国山水大学——学子们不问利禄功名,一心求索山水,利万物而不争。  相似文献   

16.
吴天荣 《青海环境》2008,18(4):145-148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为此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要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战略高度上认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徐刚 《绿叶》2010,(1):74-77
中国现状的一端是:生态脆弱与社会不公。在这精神和思想缺失的年代里,荒野是读本和拯救的圣地,我所想象的未来30年是保护荒野的30年。在江河阻隔与想象梗塞的技术劫持时代.为未来的绿色中国我有一个梦想:淮河两岸能否风光再现;黄河之水能否稍稍轻盈;秦岭将成为中国第一个中央国家公园,那里有一座中国山水大学——学子们不问利禄功名.一心求索山水.利万物而不争。  相似文献   

18.
王志彬 《环境教育》2014,(10):51-53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城镇化已经初见规模,人口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12年的53%,年平均提高1%以上。《经济学》主编汤姆·米勒在2012年出版的新作《中国的十亿城民》中描述:198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只有2亿,30年后,有整整5亿人离开家乡,迁入城市,相当于美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城市人口的总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2008,(10):24-24
9月22日,由中宣部、环境保护部等七部委联合主办、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承办的2008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的首倡者、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表示,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时,中国正面临着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转型,更注重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10月27日开幕的第五届绿色中国论坛上表示,中国今后将在更大范围内加强环保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解振华指出,中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业一直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谋求与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的积极合作。中国参加了所有国际环境公约的谈判,加入了30多项国际环境公约,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履行签署的公约。中国积极开展双边和区域环境合作,与30多个国家签订了环境合作协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加强中欧、中日韩、中国与东南亚“1 10”区域环境合作,积极参与中非、亚欧环境合作,共同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