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节能减排是全社会的事情,公众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节能减排的成效。让我们来听听环保NGO的声音——记者:作为我国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一直致力于我国的环保事业。作为终端的消费者,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都跟节能减排息息相关,请您就百姓在日  相似文献   

2.
王亚京 《环境教育》2007,(11):60-61
8月26日至9月23日,由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组织、中国环境意识项目支持的《欧洲环保之窗》拍摄采访活动圆满完成。本次活动采访了瑞典、挪威、德国、英国等欧洲九个国家的政府、科研机构、民间环保组织和环保企业。采访拍摄组以全新视角和鲜活表现形式,将欧洲各国有关环保立法与政策制订、环保科技研发、节能减排、公众参与途径、城市再生模式和减缓气候变化等环保经验更直观的介绍到中国,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起到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境标志与国际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消费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追求高品质健康生活为目标的人们,开始呼唤不含污染物质、益于身心健康、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绿色消费”之风。在这一背景下,各国政府和一些公众团体就必然要求对环境加以管制,表现在商品和服务上,就是制定一系列的绿色环境标准,从生产、销售、消费等环节,对污染加以控制,使污染减少甚至完全消除,环境标志由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李景平 《绿叶》2014,(9):4-10
《山西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的出台,在环保公众参与的制度、内涵与效应上实现了突破,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遭遇了一些矛盾,如管理性参与的公众调查悖论、公益性参与的环保无奈悖论、监督性参与的三棱刮刀悖论、目的性参与的叶公好龙悖论、承诺性参与的政府失灵悖论。环保公众参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出台规范性文件,更需要实施地方性立法,通过政策和法规的完善,来促进环保公众参与渐至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和NGO手拉手     
正四川省环保厅厅长姜晓亭指出:"环保事业发展到今天,民间组织的力量和公众的声音不可或缺,政府环保部门一定要以平等的心态,认真倾听来自民间和基层的声音,积极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长期以来,环保部门同民间环保组织(NGO)之间的交流互动有限,相互缺乏认识了解,不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充分发动  相似文献   

6.
冯永锋 《绿叶》2011,(3):86-91
公益和环保属于多情的群体。企业家想要资助民间环保组织,从无情的商业阵营投身到这个有情阵营,前提必须得是对中国的环境动了真情,对中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动了真情。企业家的焦虑、急切,想要迅速获得"产出"的冲动,甚至猜疑、鄙夷、高高在上,可能会给双方的协作带来最大的杀伤;只有信任、宽容、谦卑,才有助于民间环保事业的前进。  相似文献   

7.
宋子燕 《四川环境》2022,(2):238-243
为研究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的方式及其行动策略,对“伙伴计划”这一民间环保组织项目的实施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参与式观察。研究发现,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的行动策略遵循“关系取向”与“行动取向”双重逻辑。关系取向上的行动策略包括制度嵌入、情感共鸣、公众动员和同行联盟,行动取向上的行动策略则包括模式的创新与借鉴、技术的获取与共享和平台的搭建与接入。运用SWOT分析法实现双重逻辑的整合可成为民间环保组织行动策略优化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第11期《绿叶》杂志内容很好,对身处基层的环保NGO有指导意义。其中,温波写的《民间环保组织如何获得可持续的资助》一文,对境外基金会资助我国环保NGO问题有释疑作用,对我们今后的实际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希望今后能够多刊登一些此类文章。基层环保NGO需要指导!淮河卫士@霍岱珊  相似文献   

9.
一项旨在支持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保护本土生态环境的小额资助项目,现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作为中国规模较大的民间环保组织、本项目的执行方自然之友深切地意识到:在我国现行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环境保护工作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民间环保组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尽管他们都在默默无闻地为保护环境做着自己的努力,但是由于资金匮乏,工作仍无法深入,也缺乏广度,这样就大大地制约了许多民间环保组织力量的发挥。在德国米索尔团结友爱基金会的帮助下,名为“蒲公英”的环保小额资助项目应运而…  相似文献   

10.
正创建绿色社区要成立以区内居民为主体的环保志愿者队伍,制定公众参与环保的有效措施,鼓励居民监督和纠正社区内外破坏环境行为。从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针对城市社区在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全国开展的"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面回顾10多年来的绿色社区创建过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绿色社区创建在本质上是政府推动、公众参与的绿色活动。在创建过程中,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进而促进社区的环保工作。但社区环保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工作指导上注重引导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忽视  相似文献   

11.
民间组织,在国际上称为NGO,其定义为“志愿性的以非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十几年来,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用异于政府和个人的社会角度,以独立的地位接受政府、私人的资源,用于社会公益目的,并发挥出培养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促进环境领域的公众参与以及实现环境权利的救济等作用,发挥着政府与公众之间、国内国际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及监督和维权的作用,成为推动我国和世界环境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间环保组织还属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幼年时期,  相似文献   

12.
绿色消费,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生而逐步体现在居民日常生活中。消费什么主要由消费者自行决定,政府难以强求;是否消费绿色产品,受到收入、受教育程度、追求品质的动机等要素影响,购买消费品时还受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制约。绿色消费不仅要满足人体健康和社会需求,还要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要求,以实现消费品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包装物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最小化。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激励、宣传教育、率先垂范等途径引导公众更多的消费绿色产品。  相似文献   

13.
政府绿色采购是指通过政府庞大的采购力量,优先购买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环境标志产品。促进企业环境行为的改善,推动国家循环经济及其具体措施的落实.同时对社会绿色消费起到巨大的推动和示范作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利用市场机制对全社会的生产和消费行为进行引导,体现了以综合手段保护环境的要求,对于树立政府机构环保形象、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引导公众绿色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消费是一种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消费模式,构建生态消费模式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筑绿色和谐美丽人生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构建生态消费模式,必须由示范型政府、绿色环保型企业、生态自觉的公众三个主体协调推进,同时还要强化生态消费观的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生态消费活动,健全生态消费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使公众行使监督权有了依据和规范。民间环保组织"淮河卫士"和企业"莲花味精"从"对头"到"盟友"的戏剧性转变,凸显了《环境信息公开条例》出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方面,公众和企业的目标、任务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实现和谐也是我们必须共同完成的一项历史使命2007年  相似文献   

16.
《绿叶》2006,(2)
新年伊始,国内几家知名民间环保组织负责人向本刊记者透露了他们在2006年的主要工作计划。透过他们的工作计划,或许能够帮助我们窥见到中国民间环保的新变化和新动向。  相似文献   

17.
金鑫荣 《环境教育》2014,(12):22-26
正也许许多中国人不了解,公众参与环保,这个近两年骤然普及的概念,其实在中国不只是火在官员报告中和媒体报道中,而是已经在一些人居环境中得到落实。最近,记者就分别采访到了一些公众参与环保的成功范例。这些成功范例既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也出现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公众参与环保的形式也各有不同。但记者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当公众得到信任时,当公众获得权利时,他们比任何人都会热爱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云南老君山:带农民走出去,让农民看到  相似文献   

18.
正中环联合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EC)是由生态环境部批准设立、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国内领先的环保、节能和低碳领域的综合性认证与服务机构。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积极开展环保节能低碳发展策略和解决方案研究,不断完善和创新绿色产业评价体系,服务于行业绿色发展转型。通过独立、公正、高质量的评价与认证,服务于政府、企业及公众,为其搭建绿色生产与消费沟通的桥梁。CEC整合原中国环境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秘书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广大社会公众特别是一些个人和非政府环保组织参与环保的热情越来越高。对于公众来说,参与环境保护和管理,既是自身的权利,同时也是一种义务。  相似文献   

20.
说梁从诫是中国环保民间第一人,名副其实,毫不为过。在当今中国近2000个民间环保组织中,梁从诫创建的"自然之友",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影响最大的一家。可以说,"自然之友"就是梁从诫的代名词。梁从诫影响着中国民间环保的一个时代,一个民间环保肇始的创业时代。上世纪80年代,梁从诫在《百科知识》杂志社工作时,一份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