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真平 《绿叶》2008,(10):90-93
中国NGO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NGO,具有"半官方"特色;另一种多由民间人士自发成立。社会注册的环保NGO主要来自四个阶层的力量:青年学生、白领阶层、知识分子和媒体。环保NGO要注重在组织中推行自我控制和反组织性。环保NGO的发展已经是一种趋势,我国的NGO总有一天会站在国际的舞台上。  相似文献   

2.
在NGO活跃的领域里,人们经常看到"政府失灵"和"经济失灵"的信号。而外界对NGO的期待,折射出人们对中国前途的忧患和焦虑,观察者把他们的目光投向NGO,期待NGO成为医治上述"双失灵",成为推动自下而上改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宋欣洲 《绿叶》2008,(10):82-85
存在并发出声音,这也许就是NGO的价值。10多年间,中国的环保NGO从无到有,成长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国内间、国际间渐趋密切、广泛的交流与协作使得NGO群体的能力达到了"质"的飞跃。在向国际学习的过程中,国内NGO意识到本土化恰恰是自己更可贵之处。互联网的有效运用,使得NGO的工作推动和组织发展都更为多快好省。  相似文献   

4.
刘永龙 《绿叶》2008,(10):75-81
环保理念容易接受,但行动很难,环保工作很容易做成环保宣传。中国现在的NGO大多是项目主导型运作模式,资金提供方把NGO作为可利用的资源,并非从公民社会发展角度来扶持。包括"热爱家园"在内的环保NGO,需补上"短板"——科盲、太多的道德优越感,扎实、持久地把环保做得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5.
魏巍 《绿叶》2008,(10):86-89
NGO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多数国内NGO,定位不明,没有战略规划,不专业,不成规模,未形成良好的整体"生态链",导致资金筹集、服务提供、项目监评与全社会没有建起良好的互动,削弱了NGO的工作效果、效率。国内NGO要向更专业、更高效、更具有公信力转型,必须有所取舍,放弃眼前利益,尽管这很难。  相似文献   

6.
我国首次"环保非政府组织(NGO)环境影响评价听证培训班"4月16日-1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52家环保NGO的代表参加了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联合主办的这次培训班。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一直在倡导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鼓励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但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环保NGO普遍对听证制度的定义、程序和方法不了解,存在着把握问题不准、不善于举证等问题。据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负责人介  相似文献   

7.
在NGO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关于志愿者是否需要发放补贴以及员工是否可以放弃工资"返捐"回NGO,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意在通过两个问题引出大家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以便能有更好的思路促进公益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8.
贾西津 《绿叶》2011,(3):26-31
NGO在服务上与政府相互配合、协调和补充,同时还去倡导和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一些赞助企业和基金会作为NGO的捐助方,给NGO以资金支持,保障它们的正常运作。NGO为了在与政府和NGO的社会交往中保持中立性,应明确自身的宗旨,有较强的资源筹集能力,学会拒绝不该要的资源,同时使自身资源来源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NGO在中国最重要的功能一个是政策倡议,另一个就是维权与合作。本土NGO限于自身财力与人力的限制,向社会服务转型不太明显,自身定位也较模糊。近年来与政府的合作虽然在增加,但不足以上升到影响决策。在中国,现实层面中政府、市场和NGO相互交叉的网络状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NGO的参与有助于增强政府公信力,政府应该放宽对NGO的限制。突破人才瓶颈,完善内部治理,才能实现NGO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王华礼 《绿叶》2008,(10):57-60
"绿色珠江"希望从事更多实际性的工作,但是困扰所有草根NGO发展的瓶颈同样困扰着它们。因为缺乏经费,大部分NGO无法坚持长期开展切实有效的活动,而且,一旦灵魂人物离开,就会有很多资源无法调动。在此情况下,建设一个全国一盘棋的信息集成网络管理平台,也许是一条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1.
环保社团组织又被俗称为环保NGO,是连接政府决策与民意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小而散,无经费无门槛无"婆家"(注:意思是指注册难),在夹缝中求生存是当前环保NGO真实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观察     
霍伟亚 《绿叶》2012,(11):130
环保组织走向专业化?以"驴屎蛋这个网名司名的律师黄小山,曾是垃圾焚烧的反对者,现在他是一位致力于社区垃圾分类的环保人士,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国内NGO很少能够影响政府的决策,什么样的NGO能影响?首先要有专业性和律师事务所相似,规模不大,是专业人士,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什么案子都接。律师事务所分工很细随便说一个事务所,一听就知道擅长做什么,NGO也应该这样。  相似文献   

13.
杨欣 《环境教育》2009,(5):52-54
北京以外,西南地区应该是中国草根环保NGO数量最多、项目最集中、开展活动历史最悠久、取得成绩也最大的区域。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天然具备最先获得政府相关政策的信息和方便联络的政治优势。目前中国草根NGO的大部分资金来自国外的资助,而且申请资金的信息大多在北京发布。所以北京的草根NGO在获得国际、国内项目资金的支持方面具有信息、地域和人才的优势,NGO的数量增长迅速,NGO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这是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和一个区域都无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14.
于晓刚 《绿叶》2011,(3):81-85
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同服务于社会。三者之间,既有合作,又有博弈。NGO在合作与博弈过程中,要有更独立的思考空间,做社会认可的事。公民社会需要三足鼎立,社会组织、政府和企业相互制约,才能做到稳定。NGO不是只要环保不要发展,NGO希望的是可持续发展。参与话语政治,提高话语能力,是NGO影响决策的新阶梯。  相似文献   

15.
在经过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默默耕耘之后,中国的环保NGO正在进入一个“集体收获期”。人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在过去短短一年时间里,环保NGO的声音变大了,形象清晰了,获奖的次数和人数也增多了。一些环保NGO的会长、主  相似文献   

16.
在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征程中,除了环保部门加大监管之外,环保NGO广泛、深入地参与,将更加有助于环保事业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环保NGO是指以促进环境保护为己任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包括民间组织、志愿者以及学生团体)。目前在我国,从事环保的民间组织和志愿者是NGO中最多的一  相似文献   

17.
曹靖凯 《环境教育》2006,(10):75-75
2006年10月11日,“中国环境NGO在线名录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环境NGO在线名录(GreenNGODirectory)项目是中国发展简报为环境NGO建立的。此项目由福特基金会支持,并由部分中国环境NGO的代表组成编辑咨询组作为顾问。中国环境N G O在线名录拥有独立的网站(www.greengo.cn),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国环境NGO发展的基本概况,分析了目前我国环境NGO发展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政治环境,并提出进一步促进环境NGO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龚民 《绿叶》2007,(10)
由自然之友、乐施会、绿色和平、行动援助、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会、绿家园及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等数家NGO联合开展的"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共识和策略"项目工作坊日前在北京举办。本次工作坊收集到一批  相似文献   

20.
环保NGO在中国已经发展十几年了,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和社会实践的历史向社会证明:环保NGO的存在,对于推进社会和谐,对于推动中国两型社会建设,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现在环保NGO的发展面临瓶颈,如果要在下一个十年继续发展下去的话,要让他们走得更快,改善NGO的生存条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