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和中国民族主义关系密切,可以说日本激发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五四"如此,今天亦然。在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还是需要的,因为全球化的本质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民族主义是对全球化的一种反动。但由于民族主义往往与国内问题相联,因此只有对内争取民权,才有可能对外维护国权,这是近代东亚以及"五四"的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2.
打造文化软实力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背景下我国旅游地高质量发展的新课题。在介绍旅游地文化软实力的产生背景、基本概念与研究进展基础上,选取当今世界旅游产业发达、文化软实力强劲的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为例,梳理提炼了这些国家旅游地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典型经验,总结了国外旅游地文化软实力的特色发展模式,从多角度对国外旅游地文化软实力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了国外发展经验的现实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族旅游政策的研究、制定、实施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至关必要,政策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兴衰。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目前民族旅游业发展水平与世界各旅游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对国内外民族旅游政策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选取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三个较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对其民族旅游政策实践进行分析,提取出民族旅游政策中适合我国学习和采用的部分,以期促进我国民族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既是一个抵抗西方的运动,同时又是一个学习西方的运动。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但"五四"的中国不是简单地"接轨"西方,因此民族主义在成为中国现代的历史主题的同时,并没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历史赋予中国的使命是如何在追求现代的过程中超越和克服现代,21世纪中国崛起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克服西方带给我们的民族主义疾病的过程,从中可创造出具有全人类意义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5.
肖耿 《绿叶》2008,(2):79-87
在追赶西方的过程中,我们在环保、医疗、教育等方面出现了问题,这不是什么道德迷失带来的,也不可怕,英国、美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也都出现过类似问题。有了我们这个时代日新的技术、我们国家日增的国力这个背景,若能建成监管、投资、市场配套机制,进行法制约束,将有无限的潜力来应对这些问题。拥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丢不了,临时丢了也可捡回来。相比之下,对西方的学习才进行了一半,一知半解下强调回归,这是民族主义,很可怕。中国内地若能复制融中西文明于一体的香港模式,中华民族会有远大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于宏源 《绿叶》2012,(7):103-109
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推手既有新重商主义的因素,也有新自由主义的因素,既有美国利用能源产业、加速本土制造业回归和竞争优势上升的一面,也有产权创新、推动天然气市场全球化、遏制资源民族主义的一面。美国页岩气革命的两面性对全球能源格局带来了复杂深刻的影响,中国需要在学习经验中,融入全球能源制度和创新的大变局中。  相似文献   

7.
政治操作、理念贡献能力与国际话语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话语权体现的是一国的政治操作能力和理念贡献能力,也是国家软实力要素之一;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既与该国的政治和学术资源性实力相关,也与该国的政治和学术精英在国际政治和学术舞台上的活动能量大小有关;要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就必须大力提高中国的政治操作能力和理念贡献能力。  相似文献   

8.
旷为荣  旷新年 《绿叶》2010,(Z1):113-120
中国现代化的课还没补完,又已背负超克现代化的新使命。面对崛起中的中国,左派右派的想象力都显得贫乏,提不出新的远景和方案。20世纪中国以及东亚甚至整个亚洲的中心问题是建立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而21世纪的中心问题则是提升为一个"文明—国家"。新的文明不是像西方文明(海洋文明)一样把"异"与"不同"作为"恶"和"敌人",而是不同文明的和平共存,这是一种新的大陆文明。  相似文献   

9.
旷为荣  旷新年 《绿叶》2010,(1):113-120
中国现代化的课还没补完.又已背负超克现代化的新使命。面对崛起中的中国.左派右派的想象力都显得贫乏,提不出新的远景和方案。20世纪中国以及东亚甚至整个亚洲的中心问题是建立一个现代“民族一国家”.而21世纪的中心问题则是提升为一个“文明一国家”。新的文明不是像西方文明(海洋文明)一样把“异”与“不同”作为“恶”和“敌人”,而是不同文明的和平共存.这是一种新的大陆文明。  相似文献   

10.
厕所是人类文明的尺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窗口。旅游厕所作为旅游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体现,已成为中国旅游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分析了当前中国旅游厕所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观念落后、数量甚微、行业法规稀少、设备简陋、缺乏文化气息和布局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从观念、设计和技术三个层面构建了中国旅游厕所创新发展的技术体系框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共和国成立最初的十几年间,国人对中国有环境公害的问题缺乏认识,认为那只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顽症。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周恩来较早地把环境问题当作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来看待,积极倡导和践行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理念,为新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一方面国家必须证明自身内部的某种文化一致性,另一方面又必须面对内部文化多样性的事实。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强调在包容多样性基础上的国族一体化,对我们处理中国的民族问题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主体性都颇具启示。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的大国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家华 《绿叶》2008,(4):77-82
由人为排放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由技术、经济问题演变为重大的国际地缘政治问题。中美欧,是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博弈的主角。欧美均希望联盟中国,获取全球气候问题主导权,中国是决定走向的砝码。相比在欧美间不偏不倚、倾向美国或自立山头,选择倾向欧盟,对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的发展空间,更可行、更有益。  相似文献   

14.
姜振飞 《绿叶》2011,(4):90-96
核战略在国家对外政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同的核国家,其核战略也有所区别。核不扩散政策是美国核战略的主要内容,奥巴马政府出于维护美国国家安全、修复美国国际形象和维护其世界领导地位、向从事核开发的国家的施压三个因素,对核不扩散政策的一系列调整,对中国国家安全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为客源国,以日本为目的地国,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477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效应分析了消费者敌意、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国家形象对旅游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1)消费者敌意对国家形象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旅游意愿的影响不显著。(2)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国家形象和旅游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3)国家形象对中国消费者的赴日旅游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4)消费者敌意与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呈正相关。(5)国家形象在消费者敌意、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与旅游意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我去了摩洛哥、突尼斯两个国家旅游。这是两个北非国家,叉都是阿拉伯穆斯林国家.中国对这样的国家还比较陌生。我的签证号是"2015-750",也就是说,我是今年去这两个国家的第750个中国人。相比较一天就有数万中国人涌入的那些国家来说,想了解这两个国家的中国人确实太少了。但这两个国家却使我大吃一惊。我吃惊于这两个国家人民的开放、质朴和友好,也吃惊于这两个国家在紧随世界潮流发展的同时,还能够完整地保护了本民族的宗教、历史、文化。中国人  相似文献   

17.
《邯郸学院学报》、《衡水学院学报》、《惠州学院学报》在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为通过加强高校学报建设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提供了不争的现实依据,也证明了通过加强高校学报建设提升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秦皇岛市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学报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挖掘秦皇岛市文化资源,创办特色栏目,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宣扬环境保护理念,为秦皇岛市建设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海滨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赵晓 《绿叶》2008,(2):88-95
如果非正规的制度、软实力足够强大,即使没有正规制度、硬实力,也能产生预期效果;相反,正规制度如果没有非正规制度的支撑,甚至两者完全不合拍,则一定不能产生预期效果,乃至完败。美国市场经济很强大,离不开基督教文化这块基石。中国要真正崛起,不止是物质的强大,更要文明转型:在传承儒道佛的同时,融合基督教的博爱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中美中小学环境教育活动教学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动教学既是美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美国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经过 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也逐渐形成了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环境教育方法。但两个国家的环境教育中的活动教学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活动教学的主要内容   笔者对美国中小学环境教育活动教学案例的主题分析发现:其中 29.1%的是关于动物的; 9.1%是关于植物的; 9.1%是关于自然生态环境的; 12.7%是关于固体废弃物的回 收循环利用; 14.54%是关于水问题的 (水污染问题和节约用水问题 ); 3.6%是有关…  相似文献   

20.
观点     
《绿叶》2013,(5):115-116
中国发展乡村文化和农业将深切影响到中国的未来,对于其他国家也非常重要。实际上.我们自己摧毁了曾经有着健康乡村和小城镇的美国,独立农民以及他们生活的小城镇曾经是美国文化和政治生活的支柱,他们的消失已经深深伤害了美国的公共生活。我们希望中国避免走上消除农民的第一步。现行经济思维最糟糕的是对农业的影响,怀特海思想催生了另一种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