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对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理论基础、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类型以及我国近期应该建立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贺震 《环境教育》2022,(5):30-33
<正>实践证明,构建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商业保险机制,实现由政府补偿向商业赔偿的转变,才能科学、有效地破解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中的一道道难题。事实上,《野生动物保护法》已给出这一选项。前不久,南京市浦口区老山脚下张先生的茶园又一次遇到野猪的毁坏。不过,这次张先生不用愁了。4月8日,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到茶园进行现场勘验,根据浦口区为全区居民购买的野生动物肇事保险合同约定,张先生的损失将很快得到赔付。  相似文献   

3.
<正>进一步增强做好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舆论保障,尊重和把握社会宣传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扩大生态环境社会宣传的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也做出了一系列部署;新环保法出台,对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做出了明确规定;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城市社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城市社会生态环境涉及的生产、生活、物质、能量、文化、信息、时空等诸多因素分为三个部份,即生产位,包括资源条件、生产能力、经济效益、流通能力等;生活位,包括公用设施建设、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环境位,包括资源消耗、污染物负荷、主要环境因子污染水平等。从统计监测的200多项指标中,选择出32项指标,按理想、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对全省18个城市的社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文中推荐的评价标准和模式对发展环境科学中的城市生态评价做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爱珍 《青海环境》2004,14(4):139-141
文章立足科学的发展观,从阐述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分析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具体的措施建议,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第一,要善抓机会。第二,争取政府支持。第三,借力协作配合。第四,符合大众口味。基层环保部门只要善抓机会,环保社会宣传活动就可以有所作为。在生态环境部挂牌后首次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会议上,与会者在研讨新时期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时认为,社会生态环境宣传是一个短板。补齐生态环境社会宣传这块短板需要多方共为,生态环境部门更要发挥"牵头作用"。那么,基层环保部门又如何立足实际为补这个短板  相似文献   

7.
8.
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实现"良治",需要打破传统行政区划的界限,在借鉴国外流域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白洋淀流域的生态特质,以设立综合性的流域管理机构为"内核",以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法律制度与机制为"两翼".实行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白洋淀流域内的公民诉讼制度,实行流域联合执法机制,设立流域治理的具体量...  相似文献   

9.
《绿叶》2017,(10)
2017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决定,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明确写入这两部法律。自此,我国以立法形式正式确立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8月29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下一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将在全国推开。加之此前已经明确的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在涉及公共生态环境损害诉讼方面,有了三类适格主体,同一生态环境损害案件将可能出现多种索赔主体与赔偿途径。为此,亟须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与环境公益诉讼衔接机制,本文对此提出了解决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救济制度发展迅速,其中以社会组织为主体的环境公益诉讼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而以政府为主体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和诉讼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铺开。然而,政府所进行的磋商与诉讼仍然面临着性质不清的问题,为两种制度的衔接带来了阻碍。因此,有必要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与诉讼的性质,以及社会组织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厘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诉讼同社会组织公益诉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救助鹈鹕     
《绿叶》2006,(4)
2006年4月11日,美国加里福尼亚,国际鸟类救援治疗中心在治疗一只在红藻繁盛海域因多摩酸中毒的鹈鹕。美国南部海域海藻繁盛产生大量多摩酸导致大量海鸟及海洋动物中毒死亡。关于鹈鹕全世界大约有7~8种鹈鹕。它们属鹈形目,鹈鹕科,鹈鹕属。栖息在全球许多地区的江河湖泊和海边。有些种类的鹈鹕体长可达180厘米,翼展长度可达3米,体重13千克,是现存鸟类中体型最大的鸟类之一。鹈鹕食鱼为生,褐鹈鹕捉鱼的时候,从空中俯冲入水,景象颇为壮观。其他鹈鹕则是像渔船一样,在水面把小鱼都赶到水浅的地方,然后围起来捕捉。鹈鹕一窝产1~4个蓝白的蛋。小…  相似文献   

12.
垃圾的灾难     
从前,庄稼人懂得:积肥如积金。房前屋后的垃圾(瓜藤菜叶、草灰木屑、破鞋烂袜、禽畜干粪等等),都是上等肥料或可加工成上等肥料的原料,都会视之为"碎金"加以收集利用。城里人不种庄稼,不用积肥,洒扫庭除,清洁视野要紧;被看作是秽物、废物的垃圾统统送到郊外去。  相似文献   

13.
公路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然而当公路建成后便捷的交通对加剧人口迁移流动造成的社会生态环境影响,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尤其在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下,这种影响更为深远。本文分析了这种不利影响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与环境恶化形势不断加剧。基于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16项指标构建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熵值组合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截取2001年、2006年、2011年三个时间断面,对北方农牧交错带26个地级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①北方农牧交错带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略有增加,但整体水平较低;②大部分低度协调类地区逐步向中度协调类地区转变,高度协调类地区数量增幅小,区域差异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16.
潘护林  陈惠雄 《中国环境管理》2021,13(1):156-161,148
深入揭示生态环境与居民幸福感的内在关系对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幸福感产生机制对生态环境影响居民幸福感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利用2013-2014年我国居民大样本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水、大气,绿化三个关键生态环境要素对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认为,生态环境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受制于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及居民对环境价值的认知与重视程度;尽管研究期居民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不高,但生态环境对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并没造成显著影响;比较而言,水环境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小于空气环境,而空气环境的影响又小于绿化环境。为提升我国居民生态幸福感并激励居民亲环境行为,应通过科普教育切实提高居民对环境及其价值的认知度,努力营建人地和谐的文化氛围;应在普遍提高居民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和促进居民向环境审美消费需求的升级;当前应重视生态补偿等经济手段的运用,通过影响居民经济利益激发居民环保行为;应优先解决居民直观感知明显且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水电资源开发不仅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同时对于调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及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破坏生态环境,其主要影响表现在对陆生和永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上.为防止和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应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在研究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水电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云南省的东南门户。文山州盛产三七(田七),其产量、质量均居全国之冠,《本草纲目》中称为"金不换",故世称文山为三七之乡。文山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邻广西百色地区,西连红河州,北接曲靖地区,南部的麻栗坡、马关、富宁3县与越南河江省接壤。全州有汉、壮、苗、彝、瑶、回、傣、布依、蒙古、白、仡佬11个民族。  相似文献   

19.
傅威  林涛 《四川环境》2010,29(3):102-109
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判断当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关系是建立有效协调机制的关键。本文从发展、机理方法和应用实例等方面系统介绍了目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耦合关系研究中主要的3类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耦合度定量判断模型(包括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数理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3类模型机理和应用情况的对照分析,总结各自优劣势,并认为具有多情景分析和多方案执行评估能力的神经网络模型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回顾历史,国内国际许多重大环境问题都是由于决策部门在规划方面的失误酿成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实施了20多年,但以往都是针对单个的建设项目,对政府编制的各类规划和政策没有约束。单个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局部的,而政府的政策和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则更深远,更广泛。把住了规划的环评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就控制了决策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影响评价法》为政府做事上了一把锁。下面列举的案例表明了政策失误带来的环境灾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