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动化压井是指计算机能够按照一定的控制原则独立完成压井的1种方法。为了验证自动化压井系统的可行性和平稳性,开展了多种不同程度的试验井气侵模拟,利用自动化压井系统进行司钻法自动化压井操作试验,成功实施了司钻法第1循环周压井。研究结果表明:自动化压井系统能够实时获取和分析溢流参数,迅速准确生成压井施工单,对节流控制箱实施远程控制并完成节流阀开度的调整;在不同气侵程度下,自动化压井系统能够按照压井设计曲线将立压稳定控制在目标值附近;在气侵气体向上运移和排出井口的过程中,井底压力波动远小于人工压井所产生的压力波动。该项研究基本验证了自动化压井系统在钻井井场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深水井控压井作业是有效控制溢流演化为井喷事故的二级井控工艺屏障。为提高深水井控压井作业可靠性,采用 BN-CREAM方法对其风险诱因进行研究。结合深水井控压井作业特点,考虑共因失效等因素,采用贝叶斯网络方法建立深 水井控压井作业风险演化模型。应用人因可靠性分析CREAM法计算深水压井人因失误先验概率,参考海洋可靠性数据手 册OREDA确定深水井控设备失效先验概率。依托贝叶斯网络的逆向推理能力辨识压井作业的主要风险节点,从而实现对 深水井控压井作业风险诱因的有效预测和评估。研究表明:深水井控压井作业共包含6个关键风险根节点,且压井作业人 因可靠性要低于设备可靠性;3级子节点“压井方法选择不合理”对深水压井作业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进一 步开展风险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肖明  刘延峰 《劳动保护》2008,(11):80-80
本刊讯 10月7日,中铝河南分公司热力厂举办灰渣库事故应急演练。按照预定方案和前期部署,针对可能不断上涨的库区水位,热力厂抢险队员一边严密监视水位,一边按预案组织排险。左图为抢修队员严密监测库区水位上涨情况,右图为抢修队员清理溢流井水垢。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井喷、井控不可避免。为防止溢流、井喷,企业、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果显著。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过量投资,资源浪费,地层严重污染,含硫油气井更是如此。基于含硫油气井钻完井的特点,制定了含硫油气井井控工作原则,研究了包含防爆、保证防喷器可靠、保证节流放喷相关装置可靠、保证压井相关装置可靠及保证井眼力学完整在内的含硫油气井严格防止井喷失控技术,选用合适的压井方法避免发生井喷技术,简化关井操作程序及修改钻井液密度附加值来全面限制防溢流的技术及其相应的管理方法。对含硫油气井科学、安全、高效的进行井控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对于含硫油气井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加精细地描述体积法压井过程中井内气体的分布和运移规律,针对体积控制法压井开展了试验研究,通过在试验井井底注气的方式,模拟气侵并实施体积法压井;测量并分析压井过程中套压、立压、出口流量及注气速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体积法压井控制过程中,由于井筒内气侵气体以多个短气柱和弥散型气泡分布为主,在钻井液泄流过程中套压很难实现理想状态的稳定控制;井口出现气体并不代表气侵气体以气柱形式全部到达井口,通过气液混合泄流,可有效控制井底压力实现井底准恒压;当部分气体在井口形成气柱后,可提前启动置换流程,这种体积控制流程和置换流程结合的方式可有效降低地层破裂风险;置换流程中压井液的注入会产生井底附加压力,针对薄弱地层,需考虑此参数以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6.
液化石油气贮配站属于储存、输送和装卸易爆物质场所,为防止液化石油气随排水系统向外扩散,避免火灾爆炸危险发生,在排水系统中设置水封井,本文通过分析水封井的安全技术要求,提高对设置水封井必要性的认识,理解设置水封井的技术要求,加强水封井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7.
为在压回法气井压井计算中进一步贴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新的压回法气井压井过程计算方法。在压井过程中,考虑压井液与侵入井筒的气体发生置换,导致井筒流体自上而下分布为液-气液2相-气-气液2相的实际问题,建立压井过程模型,并对井底压力的变化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发生气液置换对压回法压井过程井底压力以及注入压力具有明显影响,考虑气液置换对井底压力的控制可更加精确,同时,气液置换越多,压回过程所需要的注入压力越大,易引起更加严重事故。因此,气液置换过程在压回法压井过程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8.
何彬 《安全》2015,36(9):14-15
电泵井带压作业是利用特殊的设备控制管内和井筒压力,在井筒带压情况下完成起下带电缆管柱。在介绍国内电泵井带压作业相关技术、工艺水平、风险预防等内容的基础上,对电泵井带压作业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有效的防止灾难事件。  相似文献   

9.
2006年3月25日,地处重庆开县高桥镇的中石油罗家2号井发生井漏,当地居民一万多人紧急转移,无人中毒;7天后,压井成功,险情消除。回忆两年前在同一地点发生的“12·23”悲剧,可以想象,这次井漏虽没伤及性命,但对被迫疏散的农民来说,其心理伤害和因此而产生的恐惧感绝不亚于上次,这是勿容置疑的。此事已经一而再,不能再而三了。因此,人们当深刻反思:怎样在构建和谐社会,在通往工业化的道路上,善待农民。  相似文献   

10.
深水井喷顶部压井成功最小泵排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西哥湾MC252井发生井喷后,BP公司采用顶部压井法进行压井,但最终失败,目前未见相关文献对失败原因进行分析。顶部压井法是一种非常规压井方法,缺乏现场实践经验及理论指导。压井成功的关键就是从井口泵入的重钻井液无法被井筒中的油气两相携带出井筒,从而使得重钻井液在井筒中聚集,逐渐建立平衡,从而压井成功。基于气液两相流理论,通过研究最小携带钻井液滴的理论,建立了压井成功时的最小泵排量计算模型,计算了不同的参数情况下的泵排量,为成功压井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利用模型计算分析了BP顶部压井法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2009年7月13日,罗城合城煤业和伟隆煤业两家公司属下33对煤矿井的投资人及矿长共60多人汇聚一堂共商安全生产大计。  相似文献   

12.
液化石油气贮配站属于储存、输送和装卸易燃易爆物质场所,为防止液化石油气随排水系统向外扩散,避免火灾爆炸危险发生,在排水系统中设置水封井。本文通过分析水封井的安全技术要求,提高对设置水封井必要性的认识,理解设置水封井的技术要求,加强水封井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一般遇到坠井事故时,消防人员往往下井亲自救援。4月7日,榆林府谷县发生的一起坠井事故中,消防人员没有下井,而是趴在井口指导一名坠井的4岁小女孩成功自救。困住小女孩的井深约17米,直径约30厘米。为防止井底的小女孩缺氧发生窒息,消防官兵到场后,立即向井底输送了氧气,并对小女孩进行喊话。由于井口太窄,消防官兵根本无法下到井中,救援器材也无法展开。现场指挥员决定:  相似文献   

14.
侯茂庆 《安防科技》2003,(12):12-14
2003年12月23日,中石油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发生井喷事故,大量混有剧毒硫化氢的天然气外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截止2003年12月29日,确认遇难者总数为234人。令人毛骨悚然的井喷过去了,但它留给开县人民的是死亡的恐惧、失去亲人的悲痛;留给国家和社会的是巨大的经济损失;然  相似文献   

15.
液化石油气贮配站属于储存、输送和装卸易燃易爆物质场所,为防止液化石油气随排水系统向外扩散,避免火灾爆炸危险发生,在排水系统中设置水封井.本文通过分析水封井的安全技术要求,提高对设置水封井必要性的认识,理解设置水封井的技术要求,加强水封井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一、案例 2005年3月23日下午1时20分左右,在BP公司德克萨斯炼油厂发生了一系列爆炸。在残液分馏塔严重溢流后过度加热导致超压冲破了释压阀发生了爆炸和着火,接下来大量易燃烃化合物液体和气体从倒落的塔中泄漏出来,泄漏导致产生可燃蒸气云从而造成多达五起爆炸:  相似文献   

17.
记者从7月22日北京市安全监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市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监护人员特种作业管理范围,将由原来的污水井、化粪池扩展至电力电缆井、燃气井、热力井、自来水井及通信井等地下有限空间运行、保养、维护作业活动。  相似文献   

18.
河南某电厂1025t/h亚临界蒸汽锅炉,后烟井隔墙过热器布置在锅炉后烟井中间,上部为光管,下部为鳍片管,把锅炉后烟井分为前后两部分,其结构形式示意图如图1。在机组整套启动前锅炉工作压力试验过程中,当压力升至约10MPa时,发现锅炉后烟井内漏水,随即停止打压,进行检查。经检查发现,后烟井隔墙从右向左数第4、7、8、14根光管与鳍片连接位置泄漏。  相似文献   

19.
1991年3月12日 11时 27分,冀东石油勘探开发公司所属并下作业公司作业四队一班,在唐海县高尚堡93-2井进行反压井作业,发生重大爆炸事故,损失惨重。 作业中,由于原油凝固点高,油管内出现稠油段,致使具有较高压力的含有大量天然气的混合油气,突然反出出口管线;出口管线在剧热摆动中,将捆绑管线的棕绳绷断,排液管线高速 向值班房后折断;从出口管线喷放出的高压油气遇到值斑房内明火,引起了爆炸着火。这起事故当场死亡5人.重伤2人。 省、市、县有关部门及专家对这起事故的调查分析认为,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油田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20.
烟气自通道向中厅大空间扩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烟气由单室经通道向中厅大空间溢流是受限空间火灾中重用的排烟通风问题,它在火场新鲜空气补充及火势向未燃区的蔓延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火灾的监测、扑救及避险逃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的实验测量了通道向大空间溢流的准稳态温度场和速度场,得到了出口溢流平均速度与火源功率之间的关系式。实验结果表明:通道出口的热烟气溢流可以近似地认为是二维湍浮力射流,采用二维射流模型可以改进已有的烟气溢流计算方法、提高工程计算的准确度,这对火灾安全工程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