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尤德地体”位于闽中裂谷带南端 ,与紫金山金矿处于同一成矿带。在“尤德地体”中 ,目前已发现元古界麻源群变质岩和侏罗系长林组、南园组 ,火山岩中均存在韧性剪切带型矿床和热液交代充填矿床。区域构造、地层含矿性、物化探重砂异常等表明其找矿前景很好。找矿工作重点应紧扣层控矿床 ,大断裂带 ,斑岩型金矿和红土型金矿  相似文献   

2.
福建港里地区位于长乐—南澳断裂带北段,港里变质岩分布于断裂带南东侧,南园组火山岩分布于断裂带北西侧。港里变质岩与南园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年龄对比结果表明:(1)港里变质岩和南园组火山岩锆石均属火山碎屑锆石,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9.7±1.8 Ma和132.7±1.2 Ma,均属早白垩世;(2)港里变质岩和南园组火山岩均属钙碱性、钙性岩,低Ba、Nb、Sr,高Pb、Nd,稀土总量普遍较低,具有轻稀土富集、铕中等亏损的稀土配分模式,反映了长乐—南澳断裂带两侧早白垩世中期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闽东南地区土壤岩石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的结果。调查布点基本与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率调查布点同位。该调查结果表明 :闽东南地区由花岗岩、混合岩和中酸性火山岩就地分化残留物沉积而成的酸性红壤土中的2 38U、2 32 Th、2 2 6 Ra、4 0 K放射性核素平均含量分别为 62 .3Bq/kg、73 .2Bq/kg、1 1 5Bq/kg和 872Bq/kg ;2 38U、2 2 6 Ra含量 ,花岗岩类 >中酸性火山岩类 变质岩类 >基性岩类 ;2 32 Th、4 0 K含量 ,中酸性火山岩类 >花岗岩类 变质岩类 >基性岩类 ,与不同岩石所在地区原野γ辐射剂量率、室外空气中2 2 2 Rn及其子体浓度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三界谷来地区主要出露中、新生代火山岩。进行 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采用火山活动旋回-火山构造-火山地层-岩相、岩性-体化思路,按照同旋回火山机构或火山喷发区为单元,确定岩石地层单位和填图单元。火山岩划分为九种岩相类型,建立了两个岩相模式和一个三相一体成因模式。根据火山岩浆作用的旋回性及其产物与火山构造形迹时、空、成因一致性原理,将中、新生代火山岩浆作用分为四个火山活动旋回,圈定了相应的火山机构或火山喷发中心,建立了竹田头复活破火山演化模式。新生代玄武岩中发现二辉斜长麻粒岩等深源包体,为研究区域深部地质作用过程提供了证据。侵入岩按岩石谱系单元划分了七个岩石单元一个超单元,将侵入岩-潜火山岩-火山岩作为岩浆作用整体研究,为正确阐明岩浆作用及其演化规律奠定了基础。区域线型构造发育,与环形火山构造组合,形成火山岩区特有的线一环构造格局。中上元古界陈蔡群变质岩划分为上、下两个岩组,探讨了变质岩的原岩性质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 1 矿床地质背景一洞-五地锡矿床位于华南锡矿带中部,广西罗城宝坛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南元古宙构造带江南古陆西南端雪峰隆起南缘褶皱系。矿区出露地层为元古界四堡群浅变质浅海-深海相复理石砂页岩建造,并混染有火山物质成分,同时伴有火山碎屑岩和基性超基性岩产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浆岩主要有蚀变辉长辉绿岩、辉绿岩等,并具多期活动特征。基性岩  相似文献   

6.
矿化产于湖北大别山西段元古界变质岩中,由湖北省区测队于1978年首次发现。矿化以富含重稀土钇为主,伴有锆、铌、钍等元素。 一、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大别群和元古界红安群天台山组。前者岩性主要是混合岩;后者为一套  相似文献   

7.
马超营断裂带及其北侧熊耳群火山岩的变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熊耳山南坡的马超营断裂带及其北侧熊耳群火山岩的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和热液变质作用的特点.火山岩的变质作用及其强度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不均匀性,一般在断裂带内发育且强度大,断裂带北侧变质程度低、强度小;马超营断裂带对区内熊耳群火山岩的变质作用特征起着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变质作用具有多次叠加、改造的特征,一般区域变质作用较早较普遍,动力变质和热液变质作用偏晚和较局限,每次大的构造运动都伴随着后两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南部浙闽粤沿海地带中、新生代火山岩区,是我国重要的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本研究的重点是对该矿带的浙江天台一瞬县地区火山岩型资金属矿床(大岭口矿床和毫石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探讨。1区域地质及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区位于中国大陆板块的东南缘,属大陆边缘火山带,主要出露上林罗统、白圣系火山(沉积)碎屑岩和熔岩,并有前震旦系陈蔡群变质岩少量分布。陈蔡群为本区基底地层,中、新生代火山岩不整合覆盖其上,构成了具有双层结构特征的变质岩一火山岩系。本区岩浆活动较强烈,侵入岩的分布受区域深大断裂构造制约,…  相似文献   

9.
据地层及其时代、岩相古地理、基性 -超基性岩及蛇绿岩套、花岗岩类、古生物地理区系、古地磁、地球物理、遥感影像及韧性变形变质带等系统分析研究 ,表明康古尔塔格 -黄山深断裂带为晚古生代双向俯冲对接碰撞带。其南为塔里木板块 ,早古生代为库都克阿奇克 -沙泉子俯冲带 ;泥盆纪北移至康古尔塔格 -黄山一带 ,经泥盆 -石炭纪拉张、双向俯冲、对接碰撞 ,二叠纪固结 -裂解演化 ,两者间为觉罗塔格岛弧增生带 ;其北为哈萨克斯坦 -准噶尔板块南缘大南湖岛弧带 ;有基性 -超基性岩、火山岩和中酸性斑 (玢 )岩及铜镍、金和铜钼矿分布 ,中酸性斑 (玢 )岩及铜钼矿呈对称分布 ,进而建立区域构造 -岩浆 -成矿模式 ,进行战略性和战术性成矿预测。千万吨资源量的赤湖 -土屋斑岩型Cu、Mo(Ag)矿的发现 ,验证了这种模式和预测的正确性。对地质构造研究及找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田盆地东侧.上、下白垩统过渡层位有一套火山岩系,沿石城-寻乌深断裂带分布。通过火山岩层位和火山旅回、火山岩岩石学、火山构造、岩石化学、微量和稀土元素等系统研究,认为下垩统版石组流纹岩属钙碱性系列,上白垩统茅店组玄武岩为碱性系列,由酸性→基性,中间缺失安山岩类过渡岩系,经岩石标准矿物计算得出,两者来自不同深度岩浆源区的大陆裂谷双峰式火山岩系,与该区相应的次火山岩演化一致。  相似文献   

11.
甘新北山东段中南带为北山古生代裂谷-造山带,呈北东东-东西-北西西向展布,是塔里木地块东北部太古界、元古界基础上开裂,总体呈二堑一垒五大块,经历∈或O-S或D1、D或D-C和P1-P2三次拉开与闭合、由南向北迁移的演化模式.在该裂谷带及其两侧基底岩系中分布着一系列不同类型金矿床(点),可分为马庄山-南金山、金窝子-照壁山、白山南-拾金坡-将军台、老金厂-音凹峡、白墩子-小西弓、三危山-小宛南山等成矿带,根据赋矿岩系分为产于上古生代火山-次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产于印支、海西、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岩体中,产于中元古-太古代变质岩系中,产于奥陶纪、志留纪火山碎屑岩中,产于寒武纪、震旦纪含炭泥岩、硅质岩和大理岩中等金矿,以及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破碎蚀变岩-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7种赋矿岩系以前3种为主,4类矿石建造以前2类为主.控矿因素:断裂特别是韧性、韧-脆性断裂,地层岩性特别是火山岩-碎屑岩,岩浆岩特别是海西期、加里东期中酸性、中基性岩,成矿时代为海西晚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以印支期为主,与该期构造活动同步或准同步.  相似文献   

12.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3):221-228
以宁芜北火山岩覆盖区南门头工区为例,利用地质、物探等综合找矿方法进行深部矿勘查方法技术的探索。通过研究岩石物性特征,综合分析研究区重力、航磁异常、1:10000面积性高精度磁法测量和重力测量、电法(CR法)综合剖面测量资料,对异常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并对成矿有利部位进行钻探验证,辅以井中物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以南门头工区勘查工作为例,总结了火山岩覆盖区勘查过程中制约找矿的干扰因素,为今后类似覆盖区开展深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布于祁连造山带中祁连地块东端北缘的中元古代皋兰岩群火山岩为一套以基性—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组合的浅变质岩,通过岩石组合、岩石化学、稀土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套火山岩产于陆缘弧及弧后活动盆地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4.
矿区变质岩系中相金的高背景层段,中生代火山岩系呈不整合覆盖在金银矿体和变质岩之上,矿体附近古地形比较低的部位,火山岩系下部有较多的脉石英岩和含金石英岩的角砾,火山碎屑岩的含金性可达0.3g/T以上。由于中生代燕山晚期的构造变动对矿床产生破坏作用,部分矿体错失。在F_1断层以西尚有一定规模的金银矿体。对该矿区的找矿前景持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15.
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冀北地区张家口组三段酸性火山岩的形成年龄为138Ma,属于上侏罗统顶部;花吉营组中基性岩石的形成年龄为133Ma,应划归下白垩统底部为宜。根据火山岩全岩Pb—Pb等时线年龄、残留锆石的年龄及基底岩石的变质时代等信息,结合火山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等推断:张家口组火山岩主要是由基底岩石(硅铝壳)重熔形成,而花吉营组岩石可能为壳幔混染成因。  相似文献   

16.
喀喇昆仑-西昆仑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初步考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报道了考察区若干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初步考祭结果。库地岩体属于传统观念的阿尔卑斯型岩体,但与典型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有所差异;阿卡兹、一些克沟蚀变火山岩可能发育在大洋环境,而晚古生代火山岩大概是在大陆边缘喷出的。本区在新生代时期陆相火山活动相当频繁,其分布规律和岩石特征表明它们与青藏高原的隆升有密切的关系。文中还讨论了昆仑山南侧新生代火山岩喷发的期次。  相似文献   

17.
火山岩的DI频率分布图对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火山岩建造的划分有重要意义。在火山岩的DI频率分布图上,火山弧区火山岩并不象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单峰的,而实际上是双峰的,峰的DI范围分别为35~70和>70。火山弧区火山岩的双峰与大陆裂谷区火山岩的双峰明显不同,后者两峰出现在DI<35和DI>70的范围;火山弧区火山岩和大陆裂谷区火山岩的双峰分别称为ⅡⅢ式和ⅠⅢ式。岛弧地区火山岩只有DI=35~70范围的一个峰,而有残留陆块存在的冰岛大洋裂谷火山岩则有DI<35、DI=35~70和DI>70范围的三个峰。分析结果表明,在火山岩的DI频率分布图上,DI<35、DI=35~75和DI>70的峰分别代表由地幔部分熔融(一次部分熔融)形成的基性岩建造、由洋壳部分熔融(二次部分熔融)形成的中性岩建造和由陆壳部分熔融(三次部分熔融)形成的酸性岩建造,这些火山岩建造的峰态取决于形成火山岩的部分熔融的类型和种数。  相似文献   

18.
沿长乐-南澳断裂带分布有非蛇绿岩型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块;具中、新生代裂谷型岩浆组合;断裂两侧具有相似的变质岩基底及对应显著的地幔隆升地带。说明该断裂带为一条正在发育的中、新生代裂谷带。  相似文献   

19.
系统研究同位素年龄结果表明,中国东南中生代火山岩盖层下普遍存在着前寒武系古老地层,变质杂岩最大年龄约为1900Ma,属早元古界晚期——中元古界早期。双溪坞组“底部”的英安质霏细斑岩的年龄,与上墅组的同位素年龄接近。象山石浦的硅质岩“天窗时代”应属震旦系地层,可与“灯影灰岩”对比。同位素年龄还揭示,华南地区有加里东旋回和印支旋回热事件的信息。基底杂岩的Nd同位素表明,前加里东期变质岩,大多数属大洋火山——硅质建造。它们表现出大的富集因子,和高的~(143)Nd/~(144)Nd.因此,不能说凡是有古老基底杂岩存在,就与克拉通或古陆等同。在中国东南板块内基底杂岩大多数在加里东造山褶皱期之前都处于活动“地槽”期,真正形成大陆地壳是在加里东期之后。Nd同位素资料还证明,不同微板块构造区地幔表现出明显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20.
<正> 前言不列颠哥伦比亚中南部上元古界伊格尔贝(Eagle Bay)组和芬内尔(Fennell)组火山-沉积岩层中产有大量的硫化物矿产。这些 Cu、Pb和 Cu-Pb-Zn 的硫化物,大部分产于伊格尔贝组的长英质火山岩中。距哥伦比亚坎卢普斯以北约100公里处的丘查(Chu Chua)矿床(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