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职业安全》2015,(1):68-71
<正>GBZ/T 253—2014《造纸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造纸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基本要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与控制、应急救援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评估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从事造纸业所涉及的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内容依据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以《中华民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和其他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为依据。采用查询文献资料、专家咨询,以及造纸企业现场调研和总结职  相似文献   

2.
《劳动保护》2014,(12):I0010-I0010
<正>国卫通[2014]12号现发布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诊断通则》,其编号和名称如下:GBZT265-2014职业病诊断通则。(下载地址:http://www.nhfpc.gov.cn/ewebeditor/uploadfi le/2014/11/20141113095322283.pdf)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特此通告。  相似文献   

3.
《劳动保护》2014,(12):I0009-I0010
<正>国卫通[2014]14号现发布《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等22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一、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7-2014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代替GBZ 7-2002)GBZ 11-2014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的诊断(代替GBZ 11-2002)GBZ 12-2014职业性铬鼻病的诊断(代替GBZ 12-2002)GBZ 16-2014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的诊断(代替GBZ 16-2002)GBZ 25-2014职业性尘肺病的病理诊断(代替GBZ 25-2002)GBZ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代替GBZ 49-2007)GBZ 58-2014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的诊断(代替GBZ 58-2002)GBZ 60-2014职业性过敏性肺炎的诊断(代替GBZ 60-2002)GBZ 85-2014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诊断(代替GBZ85-2002)GBZ 94-2014职业性肿瘤的诊断(代替GBZ 94-2002)GBZ 258-2014职业性急性碘甲烷中毒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第一个好习惯:恰当武装 炎热的夏日,如果在阳光下暴晒太久,或长时间在高热的环境中工作,或室内过于闷热,都可能引起中暑.因此,出行时一定要注意防晒.  相似文献   

5.
2019年岁末,湖北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就是命令,军队快速反应,火速集结,神速支援。为了集中收治确诊患者,武汉市政府决定建造火神山医院,经过10天火速建设,于2月2日上午正式交付担负牵头任务的联勤保障部队管理使用。2日8时55分,一架架军用运输机呼啸而来,震人心魄的轰鸣声,撕破跑道上的层层雾霭,“神兵天降火神山!”。联勤保障部队医务人员编组进驻火神山医院。灾难来临,联勤保障部队快速反应,不辱使命,努力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相似文献   

6.
<正>海康威视2009年产值达到了20亿元人民币,出口4亿多人民币,出口占销售额的20%多。企业进入一个快速稳定的发展期,除了企业本身的努力外,得益于国家的宏观发展环境和行业鼓励政策。  相似文献   

7.
8月4日上午,省安监局、福建煤监局局长陈炎生向两局全体干部职工和直属单位中层以上干部传达学习贯彻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分析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为海西建设创造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修订后的GB12014—2009《防静电服》标准的主要技术要求与老标准的区别。新颁布的标准增加了防静电面料的考核内容,使得构成服装的面料质量与成品相配套,利于企业完善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新标准加严并分类考核服装防静电性能,既保障劳动者的服用安全,又有利于检测;新标准增加静电热散材料、点对点电阻等方面的术语,使新标准更加规范和细化;新标准把pH值、甲醛等安全指标纳入考核内容,使得新标准与国际接轨,并更多地考虑了劳动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PPE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全程控制系统是基于互联网的PPE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该系统采用便捷的B/S架构,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将标准制修订的全过程集成到一个系统中,使标准的制修订流程实现了全程自动化管理,极大地方便了标准制修订各个环节的工作,提高了PPE标准化工作的管理水平,促进了整个行业信息化的发展,确保了国家标准计划按期高水平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
高温高湿环境下人员劳动负荷与疲劳水平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找出高温高湿作业环境下人员劳动强度对生理、心理指标的影响规律,在实验室建立了高温高湿环境模拟体系.试验人员选择年龄相近、身体状况相仿的50名在校大学生,设定了微风(风速小于1.5 m/s)及湿球黑球温度(WBGT)为26℃、33℃、35℃、38℃以上4种环境条件,试验人员按事先规定的运动方式从事极重体力劳动和重体力劳动负荷训练,实时监测人员心率和评价主观疲劳程度,计算人员心血管负荷(CVL)和主观疲劳程度,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绘制不同劳动负荷、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柱状趋势图.结果表明,在同等劳动负荷下,人员心血管负荷和主观疲劳程度与环境温度(WBGT)存在正相关性.根据人员心血管负荷预警级别,提出当作业环境温度(WBGT)达到35℃及以上时,应立即停止人员重体力和极重体力劳动负荷作业.根据试验结果,结合现场实际,提出从事高温高湿作业的人员,应合理安排劳动和作息,加强水盐及营养的补充,加强个体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