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普通列车相比,高速列车作为一种更快速的交通工具,其受到地震的威胁也更大。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能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发出报警,是防止其发生重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有效措施。我国新建的京津、京石等高速铁路中都要求建设地震预警系统。一个好的地震预警系统不仅要有科学先进的算法来确定地震三要素和影响范围等,系统的构架也尤为重要。系统构架影响甚至决定了系统的鲁棒性、可维护性、运行效率、安全性等。因此有必要对预警系统的系统构架进行研究,确保预警系统构架合理。讨论了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中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模块及其相互关系,为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近海环境下耐久性损伤对高速铁路桥梁地震易损性的影响,通过建立高速铁路多跨刚构桥 OpenS? EES 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考虑近海环境下高速铁路桥梁服役年限内钢筋锈蚀及其与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退化,基于 IDA 方法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确定桥梁各构件损伤指标并建立其时变地震易损性曲线;基于二阶界限法,考虑各构件相关性,进行高速铁路桥梁系统时变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全寿命周期内,近海高速铁路桥梁系统时变地震易损性随服役年限延长而增大,轻微损伤的超越概率随服役时间变化明显;随着损伤加剧,各状态的超越概率随服役时间延长变化减小;以服役 100 年为例,高速铁路桥梁系统在 8 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发生轻微损伤、中等损伤 、严重损伤及完全破坏的超越概率分别为 97.5%、91.6%、21.5%、1.4%,分别比新建时增大了 5.3%、15.1%、 11.1%、1%。 相似文献
3.
4.
2012年2月22日,中国地震局与铁道部在北京举行共同推进高速铁路地震安全战略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和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出席签字仪式,并共同为"铁道部·中国地震局高速铁路地震安全技术研发组"揭牌。 相似文献
5.
地震应急响应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应急响应系统(EERS)作为城市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和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时效性和对灾情宏观把握的准确性都会直接影响到应急指挥系统能否发挥最大的减灾效能。介绍了在ArcView9.0的GIS平台上研发的城市地震应急响应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构架、主要功能以及基于Oracle9i的系统数据库结构。通过接口设计EERS将震情会商机制纳入到系统中,并结合地震影响场绘制模型可以快速地进行地震应急等级判别,同时利用GIS的空间叠加和专题渲染功能可以直观地把握灾情信息。在山西省运城市地震应急指挥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表明,EERS能够为应急指挥和救灾工作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信息。 相似文献
6.
地处四川东南部的自贡市是一个拥有近300万人口的中等工业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又是一个中强震多发地区,无论历史上,还是今天,也无论是自贡的周边地区,还是城市的脚下,都遭受过一些中强地震的袭击。为了监测预防地震,搞好防震减灾工作,省市政府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投人大量资金,建设了一些地震监测设施和自贡无线遥测地震台网。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地震海啸及其预警服务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概述中国历史上地震海啸的发生情况,讨论了中国受远洋地震海啸影响的可能性,重点介绍了1992年初发生在海南岛近海的,首次由仪器记录到的极为鲜见的一次地震海啸,最后叙述了目前中国地震海啸预警的作业力式。 相似文献
8.
江苏地震监测工作始于1930年南京北极阁地震台的创建,经过几代地震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地震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回顾江苏地震监测系统发展历程,从1932年6月维歇尔地震仪正式投入观测,到现今在全省分布的涵盖测震、地磁、地电、形变、流体的多学科地震监测网络。地震监测历经了地震仪器从外国引进到完全自主研发,从模拟观测到数字化网络化观测,从人工识别波形到AI自动识别地震事件的飞速发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观测设备的不断完善更新,覆盖全省的测震台网、前兆台网、流动监测网取得了丰富的地震监测成果,获取的大量观测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地震速报、地震预测研究、地震灾害防御、地震紧急救援以及地震科学研究,为江苏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鉴往知来,回顾江苏地震监测的发展历程,致敬老一辈科学家的励精图治,地震监测科技发展薪火相传,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书写江苏地震监测新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9.
地震监测是防震减灾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建立了一系列新措施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建立了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和社会服务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11.
12.
新型"房桥合一"高速铁路客站站厅往往采用大跨度钢桁架结构形式,其特点是上弦有混凝土楼板,为候车厅,上下弦中间为设备层,整个桁架承受较大荷载,对竖向地震较为敏感。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天津西站站厅结构,基于相似理论,制定了1/20缩尺的9桁架单元典型模型及试验方案;输入多量级典型地震波,完成了检验其竖向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获得了大跨站厅结构在不同水准竖向地震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和屈服机制;指出当前该站厅结构抗震性能良好,薄弱环节集中于主次桁架的端部斜腹杆及节点处,主要构件并没有出现屈服破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简要说明我国地震监测台网规模及地震观测环境遭受干扰情况的基础上,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15.
孙其政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96,(1)
利用宽频带地震台网建立的实时或准实时地震监测系统,要对地震危险性进行实时或准实时概率估计,提高短临预报水平,利用异地间电波与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采取防震措施,减少地震损失。 相似文献
16.
陈修民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1,21(3):51-54
建设专家为主、专群结合的地震监测预报体系是当前防震减灾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回顾浙江省“九五”期间建设地震监测系统的实践 ,认为在当前科技水平和管理体制下 ,专群结合是建设好现代化地震监测预报系统的重要保证。省局必须正确处理好省级以下地震部门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发挥专业队伍在监测预报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才能做好新时期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7.
1995年7月下旬,罕见的酷热笼罩全球。向以凉爽著称的甘肃兰州,也连日热浪灼人。随着每日凌晨在当地难得一遇的雷雨频频光顾,地震谣言不胫而走。于是,民间的各种防震措施及地震报警器应运而生。由于人们对地震的恐惧及地震科普知识的匮乏,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有个大学生因楼道里铅球滚动发出的“隆隆”之声,误为地震,情急中跳窗造成腰椎断裂,导致残废;有对夫妻因倒置的酒瓶倒地引发的响声,夫君误为地震,夺门而逃,因在关键时刻无视妻儿的死活,导致家庭破裂…… 相似文献
18.
地震预警系统由预警技术系统和预警服务体系组成,是减少地震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增加社会稳定的一种有效方式,其中地震预警服务成为地震预警技术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该文基于地震预警服务的概念和基本内容,比较了全球主要的地震预警服务发展及应用情况,如中国、日本、墨西哥、美国等,综合分析了当前地震预警服务的不足,包括地震预警设备安装、信息内容、提示方式和科普教育,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完善地震预警服务体系,有利于发挥地震预警作用,提高公众的应急避难能力,为提升我国地震预警服务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系统地震易损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分析了地震对经济系统功能的破坏。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经济模型,用于定量分析地震对经济的破坏。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动态区域经济模型的原理和基本结构,当数据条件具备即可建立模型。这样一个动态模型可确切地描述地震对经济系统的破坏及破坏后的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