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民防苑》2007,(6)
1986年,科学家在南极的阿兰山脉考察中发现了一颗来自火星的陨石在显微镜下,科学家看到陨石中竟然显露出清晰的磁铁矿晶体。这一意外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些学者还据此断言,火星上存在着,至少曾经存在着生命。为什么看到磁铁矿晶体便会作出存在生命的判断呢?因为地球上这类铁矿的形成是与生命密不可分的,生命与矿藏具有不解之缘。大约在距今32亿年前,地球上已经有了生命——细菌,它们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早的生命体类型,其结构都是原始的单细胞。它们是地球最早的主人,今天的人类和各种动植物都是由它们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化而成的。细菌不仅为地球繁衍出如今绚烂多彩的生物界,还创造出了很多宝贵的矿藏。地球上一些富铁矿就是古代噬铁细菌的杰作。创造富铁矿的噬铁细菌是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早在32亿年前就活跃在地球上了。它们与当年存在的其他细菌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种类,是地球上当之无愧的主人。噬铁细菌都是直径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原核生物,体内连细胞核都没有,只有在放大成千倍的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们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2.
善待细菌     
小得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菌也是有生命的,它们属于地球生物中的一个大类——微生物。细菌虽小,也是地球生物链里一个重要的大家族,它和人类一样是地球的主人,应该平起平坐。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人类,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照样生活自如,因为能替代人类在生物链里发挥作用的其他生物实在太多了,在生物链里,人类只不过是动物大家族中的一员而已。可是缺少了细菌,这地球生物链便完全乱了套,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将彻底遭殃。因为地球生物圈由最基本的三大环节组成,它们是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  相似文献   

3.
美丽的地球     
《防灾博览》2012,(3):2+1
假如地球是碧波荡漾的大海,那么每一朵浪花就是我们的生命。假如地球是一望无垠的草原,那么每一朵鲜花就是我们的生命。假如地球是繁星点点的夜空,那么每一颗星星就是我们的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相似文献   

4.
正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地球,她是宇宙的奇迹,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这里曾经生活着很多独特而神奇的生命,霸王龙,剑齿虎……它们逐渐被地球所淘汰而消失;这里曾经也有很多美好的生命,渡渡鸟,恐鸟,因为人类的行为而消失;这里仍然生活着美好而灵动的生命,它们多姿而独特,它们顽强又脆弱。它们的命运,在你我手上,让我们善待地球,从我做起!  相似文献   

5.
高峰 《防灾博览》2014,(1):54-57
正在人类所了解的宇宙范围内.地球是唯一具有美丽的蓝色外表的星球。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地球裹着厚厚的大气层。众所周知,人类和动植物都需要空气,没有空气就只有死亡。地球大气是生命的源泉,然而大气在养育生命的同时,也会对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这种危害我们称之为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一种原生的自然灾  相似文献   

6.
漱玉 《防灾博览》2017,(6):46-55
<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伫立在江山如画、万木峥嵘的地球,仰望浩瀚的天宇,寥廓的宇宙向我们呈现了一个神秘、悠远、亘古的世界……地球是璀璨星海中一粒明亮的星星。千万年来,我们在这个神奇的星球上奏响时光的歌谣,绵延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故事。然而,我们生存的这片土地并非永远河清海晏、风和日暖。天崩地裂、惨绝人寰的地震灾难一次次毁坏着我们的家园,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危。地震让人类饱受磨难,让我们的心灵备受煎  相似文献   

7.
枯木之谜     
《民防苑》2006,(5)
如果从高空俯瞰地球,那么森林应该是覆盖地球最耀眼、最迷人的部分。投身森林中,更是景象万千,每一草、每一木,都是那么的可亲可爱、赏心悦目。茂密葱茏的林木,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勃勃生机和生活的无限美好。可是,那些东倒西歪的、正在腐朽霉烂的枯木,可能又会让人产生凋落、  相似文献   

8.
<正> 一、现代地壳运动的定义及在本区的表现笔者认为,现代地壳构造运动是指在地球各种内部营力的综合作用下,1万年(全新世)以来地壳内所发生的构造运动和变形。 1)从地球有生命活动的历史看,1万年以来的全新世仅占整个显生宙(约6亿年)的0.000017左右,在这短暂时段里,人类经历了对地球从认识到改造的过程,在世界各地皆可找到这一时期与地球前期历史的明显界线,故可将全新世作为地球历史的现代时期。  相似文献   

9.
地球早期资料的缺乏使得我们很难知道早期地球的状况,即便是专业研究人员也未能回答地球早期的一些基本问题。其中也包括像地球磁场起源、地球与月球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相对变化以及氧气首次出现在大气中的时间(生命的起源)这二三个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地球早期资料的缺乏使得我们很难知道早期地球的状况,即便是专业研究人员也未能回答地球早期的一些基本问题.其中也包括像地球磁场起源、地球与月球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相对变化以及氧气首次出现在大气中的时间(生命起源)这三个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寻找生命     
地球是目前我们所知的唯一拥有生命的星球,然而宇宙无边无际,各种星球无穷无尽,谁也不能断言,茫茫宇宙间就没有其他生命存在了。在浩瀚的宇宙星空中找到其他生命正是我们人类的宿愿。受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目前人类还没有力量到非常遥远的星球去探索,去寻找存在于那些星球上的生命。可是在太阳系,在现代科技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科学家们始终没有停止过寻找生活在其他星球上的生命。惠更斯登上土卫六继人类登上月球、机器人探测器造访火星之后,2005年1月13日,人类的惠更斯号探测器第一次登上了土卫六这颗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地球各种灾难不断。地震、火山喷发、洪水、泥石流、大火、雪灾、大旱、高温、飓风……频发肆虐,至少夺去将近26万条生命,超过了过去40年来因遭遇恐怖袭击而死亡人数的总和,是自1976年以来遇难者最多的一年。美国联邦救难总署署长傅格特惊呼:灾难"仿佛是接踵而至,一波一波地袭来,‘百年一遇’一词在2010年失去意义。"美国媒体把2010年称之为"地球反扑年"。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地球各种灾难不断。地震、火山喷发、洪水、泥石流、大火、雪灾、大旱、高温、飓风……频发肆虐,至少夺去将近26万条生命,超过了过去40年来因遭遇恐怖袭击而死亡人数的总和.是自1976年以来遇难者最多的一年。美国联邦救难总署署长傅格特惊呼:灾难“仿佛是接踵而至.一波一波地袭来,‘百年一遇’一词在2010年失去意义。”美国媒体把2010年称之为“地球反扑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海潮负荷作用下的地球潮汐形变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讨论.研究了表征海潮负荷作用下地球重力场变化的负荷勒夫数的解算问题.从负荷位及有关边界条件出发,用一套简明的方法导出重力固体潮观测资料的海潮改正计算公式,并对负荷潮汐理论中有关的格林函数求解问题作了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自然界有一条法则——存在就是合理。一切动植物存在于地球上就有其合理性。一种生命既然能存在,就有其道理,因为今天地球上充满了生机的自然界是大约经过45亿年的演化而成的。组成自然界的每一物种,无论人类对它的评价是美丽还是丑陋、是高贵还是低贱,都是经过了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过程,都是生存斗争的优胜者,同时也都是地球生态平衡的维护者。至今尚能在自然界争得一席之地,那是由于它的合理、它的存在符合自然界的生存真理。存在就是合理,自然存在的现象就是合理的现象,假如人类去干涉它,企图改变自然现象,就违背了自然界的客观  相似文献   

16.
杭东 《防灾博览》2012,(3):68-71
据科学家考证,目前地球的地壳运动已经进入活跃期,因此,全球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如何防灾,将是全世界共同研讨的课题.防灾没有国界,生命高于一切.智利、日本和新西兰等国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他们在防灾救灾方面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17.
地震波非线性反演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波非线性反演方法研究跟正演模拟方法研究一样,是地球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其进展对人们正确认识和了解地球内部的细节及物性具有重大意义,对地球动力学的研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对地震波非线性反演问题理论研究的进展作了评述;在简单回顾非线性反演方法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常见的非线性反演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对非线性反演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同时指出了目前非线性反演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发展的方向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8.
《民防苑》2011,(1)
2010年被称为是地球向人类发起的反击年。地震、热浪、洪水、火山、超强台风、暴风雪、泥石流和干旱至少夺去了26万人的生命——是数十年来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1月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发生里  相似文献   

19.
享誉“伸入地球内核望远镜”的5000米中国科钻第一井,属“九五”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国际大陆钻探重点项目。截至2004年8月4日,3年间,主孔钻进已达4164.88米,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令人可喜的是,在钻探过程中,首次在橄榄岩中发现金刚石,首次在地下2000米深处发现细菌……地质奥秘不断有所揭示。  相似文献   

20.
刘乾云 《灾害学》1995,10(1):93-96
地球系统是宇宙系统的全息缩影,地球上的灾害和天体之间具有全息关系,同样有恒定的周期性。本文根据全息理论对灾害进行分析预测,并建议在灾害研究中应用全息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