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锦州石化公司炼油污水处理场的剩余污泥进行中温厌氧消化小试,考察厌氧消化工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厌氧消化处理后,COD、有机成分去除率均达到80%左右,同时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减少了污泥脱水的药剂用量,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性能,可实现剩余污泥的稳定化和减量化。  相似文献   

2.
污泥厌氧消化处理的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纯信  李强 《环境科技》1991,11(4):46-51
  相似文献   

3.
厌氧消化污泥进行隔膜板框压滤脱水试验,针对板框压滤机腔室厚度、压力变化、调理药剂、运行控制方式等因素对脱水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腔室厚度为30mm、压榨压力为1.8Mpa、CPAM、Fe Cl3投加量分别为3‰和1.67%、采用多次进料多次压榨的条件下,可以稳定实现泥饼含水率≤60%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剩余污泥中温厌氧消化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抚顺三宝屯污水厂的剩余污泥采取动态半连续流中温厌氧消化试验,进行污泥减量化及资源化的研究,为中试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在连续进泥14 d后,出泥的COD与VSS的去除率开始稳定,产气量也逐渐达到稳定,气体中的甲烷含量达70%以上。检验结果表明厌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中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质含量均不超过《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可作为农业肥料。  相似文献   

5.
污泥溶胞破解是提高污泥厌氧消化产气量的重要手段。实验比较了热预处理、碱预处理、热碱预处理以及电化学热处理四种破解方法对污泥厌氧消化产气量的优化效果,通过对沼气累计产量、日产气速率、CH4在沼气中的含量占比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破解方法对污泥厌氧消化产气量的优化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对酒精废醪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厌氧污泥来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计算厌氧污泥产量的方法,并对影响酒精废醪套也立立抟的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化学污泥和剩余污泥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以化学污泥、剩余污泥、化学污泥和剩余污泥组成的混合污泥为接种污泥,对比研究了三种污泥的厌氧消化启动,结果表明,从产气量和有机物降解率分析,三种污泥作为厌氧消化的种泥都是可行的,启动优先顺序为化学污泥>混合污泥>剩余污泥,但考虑到化学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后出泥脱水性能差,建议采用化学污泥和剩余污泥的混合污泥进行启动。  相似文献   

8.
9.
针对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采取动态半连续流中温厌氧消化实验,进行污泥减量化及资源化的中试研究。通过实验得出石化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在高温(53℃)下,以10%的投配率(污泥停留时间10d)投配,pH值调整到7.0~7.5的锦州石化公司生化反应剩余污泥,无须调整原污泥的C/N。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采取动态半连续流中温与高温厌氧消化对比试验,进行污泥减量化及资源化的中试研究.通过对系统进行每天定量投配生活污泥,分别考察了不同污泥投配率、停留时间、污泥系统中pH值、VFA、碱度、NH4 -N、固相及液相COD的参数的变化情况,及COD、VSS的降解情况.经消化历程实验发现,锦州石化公司剩余活性污泥有较好的消化性能,消化一个周期约为20~25d;消化系统的pH值保持在6.5~7.5之间.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污泥龄与高浓度含氮废水亚硝化稳定性之间的关系,采用连续进水、间歇排水SBR工艺,当水力停留时间为0.75 d,污泥停留时间为3 d时,系统亚硝化率约为75%和氨氮降解率约为60%。试验结果证明SRT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能实现对硝酸菌的"洗出",使亚硝酸菌占据系统中的优势地位,从而保证了系统较高的亚硝化率。  相似文献   

12.
厌氧污泥床过滤器处理涤纶废水的生产性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洪军  杜冰 《环境工程》2000,18(2):19-21
采用厌氧泥床过滤器 (UASBAF)处理高浓度涤纶废水 ,试验结果表明 :UASBAF反应器具有较高的处理涤纶废水的效能 ,稳定运行容积负荷可达 10~ 12kg/m3 ·d ,水力停留时间 2 2~ 2 4h ,CODCr去除率 80 %左右 ,并具有启动快 ,耐冲击性负荷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厌氧生物膜法处理聚酯废水投加城市厌氧污泥的启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菁 《环境工程》2002,20(5):15-17
将市政污水处理厂消化池中的厌氧污泥投入处理化工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反应器中进行厌氧菌的驯化工作 ,重点研究了在此过程中进、出水CODCr、pH、VFA(挥发性有机酸 )、污泥的变化情况及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渗沥液水质污染指标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污泥的热效应变化,分别测定30,45,60℃下厌氧发酵不同时间后污泥渗沥液的p H值、DO、TN和TOC含量,分析厌氧发酵对渗沥液污染指标的影响,通过热重-差热试验绘制45℃下不同时间的TG-DTA曲线,研究厌氧发酵对污泥热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污泥渗沥液p H值为7.50,随着厌氧发酵的进行,30℃下p H值上升25.7%,DO、TN与TOC含量分别下降90.0%、90.4%、74.9%,且初期外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由TG-DTA曲线可知:水分散失和有机物燃烧分解致使质量损失,并分别伴随吸热和放热现象。  相似文献   

15.
试验考察高温(55℃)厌氧颗粒污泥对活性染料(以活性艳红X-3B(RR2)为代表)的吸附、解吸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厌氧颗粒污泥的RR2染料吸附和解吸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部分RR2被不可逆吸附;温度和盐度对高温厌氧颗粒污泥的吸附作用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试验室半连续装置中培养高温厌氧消化污泥,以中温厌氧污泥作为种泥,中温启动运行一段时间后,再逐步升温,经过100d运行可达到高温厌氧消化运行的良好状态。整个试验过程中无需人为调节碱度,pH值比较稳定。45℃以下,升温对厌氧消化系统的扰动比较小,之后继续升温至48℃,厌氧消化系统不稳定。认为45~48℃可能存在着中温和高温厌氧消化的临界温度,在这一温度下,中温细菌可能会大量死亡,但是不适合高温菌生长或对应着较低的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17.
厌氧升流式污泥层反应器在较高的COD容积负荷和水力负荷下稳定运行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固液分离,而固液分离的必要条件是污泥的沉降速度大于混合液在三相分离器的沉降区的最小断面上的向上流速。通过小型装置的试验表明,污泥的沉降速度与污泥的性状和浓度有关,使反应器内的污泥颗粒化能改善污泥沉降性、提高固液分离效果,使反应器能在相当高的COD容积负荷(20—30kgCOD/m~3·d)和水力负荷(0.8m~3/m~2·h)下稳定运行。本文叙述了厌氧升流式污泥层反应器内的污泥颗粒化过程,并简要地讨论了培养颗粒污泥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内循环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启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军 《环境工程》2000,18(4):16-18
介绍了内循环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及生产性实验启动的研究情况 ,就启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总结启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对剩余污泥水解及厌氧消化产甲烷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热碱预处理对污泥的水解效果最好,剩余污泥中SCOD及可溶性总糖、蛋白质溶出效果大幅提升,SCOD溶出率达到16.6%;执行三种方式预处理后,后续厌氧消化的效率得到明显改善,剩余污泥经碱处理、低温热水解和低温热碱处理后,厌氧消化的产气量较未预处理污泥分别提高了75.6%、72.9%和83.7%。  相似文献   

20.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厌氧消化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泥稳定化和资源化的方法,随着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以及各国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法规的相继出台,该技术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阐述了厌氧消化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讨论了近年国外针对厌氧消化预处理技术和不同运行条件对厌氧消化反应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污泥处理工艺产能效果等方面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