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为了研究某发动机充液和空载2种工况下贮箱的振动特性,利用流固耦合理论计算了2种工况下贮箱的模态和频率响应。结果表明:在充液工况下,各阶湿模态频率是空载时候干模态的0.5倍;在5—800Hz的激振条件下,空载工况下贮箱在第4阶模态处与外界振动激励发生共振;充液工况下贮箱在第3阶模态处与外界振动激励发生共振,空载状态下贮箱的频率响应的位移最大值为1×10mm,充液状态下贮箱频率响应的位移最大值为1×10^-57mm;充液使贮箱振幅减小,但使贮箱更容易与外界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从城市污水中回收磷和水资源并同时减少后续处理反应器容积的目的,采用正渗透膜对城市污水进行浓缩,并探究城市污水的初始pH值对浓缩效果和磷回收的影响.首先采用合成城市污水进行正渗透浓缩试验,当提高原料液(FS)的初始pH值至9.5时,FS体积浓缩接近初始体积的1/10后,膜上及垫网上吸附磷含量约为其初始总量的44%,有利于磷的回收.当采用实际城市污水作为FS时,在初始pH值为9.5条件下进行浓缩后,污染膜面存在松散团聚的圆球颗粒,使得该条件下膜面污染物更易被洗脱,膜清洗后水通量高于不调节pH值条件下的水通量.膜原位超声清洗后,浓缩污水变为悬浊液,经静置沉降后收集沉淀物,其主要成分为CaCO3、鸟粪石和磷酸镁类物质.当初始pH值为9.5时浓缩所得沉淀物中的CaCO3和鸟粪石含量更高.调节城市污水初始pH值至9.5左右,对其进行三轮42h的连续运行浓缩后,污水的体积浓缩倍数约为8倍,磷回收率可达到63.9%.浓缩结束后,对膜先后进行原位超声清洗和碱洗加酸洗的化学清洗,清洗后膜通量约为初始通量的78%.浓缩后污水的pH值在8.5~9.1之间,且COD/TN值明显提高(从3.6至11.5),有利于后续的生物脱氮除磷.  相似文献   

3.
菌种品系及VA对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两种染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孢原毛平革菌的不同品系与染料亚甲基蓝的比布列希猩红的浅层静培养表明,对于亚甲基蓝而言,ME-446降解能力最强,OGC101和BKM-F-1767相似;以比布列希猩红为底物,则OGC101最好,ME-446其次,最后为BKM-F-1767。虽然外源藜芦醇(VA)的补充在培养初期有利于染料脱色降解率的提高;但一周后,与不添加VA的样品比较,脱色降解率接近或相等。这说明菌的品系存在降解能力的差异,完整菌体自身合成的VA足以维持降解培养体系的正常运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抽水-示踪联合检测垂直柔性污染阻隔屏障(VFBS)渗漏的可行性、灵敏度和影响因素,构建了相应的概念模型.利用等效渗透系数(EHC)方法耦合井筒-含水层水流运动,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物理场仿真数值模型模拟了人工水力诱导下示踪剂通过VFBS缺陷的穿透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在抽水诱导下,VFBS两侧形成人为的水力压差加速了示踪剂穿过漏洞的速度.但整体上,穿过漏洞的示踪剂仍然是极少部分,大部分示踪剂围绕注入井分布.在典型条件下(漏洞深度2.2m、大小0.5m、注入浓度1000μg/L和流速1L/h),示踪剂在对侧监测井中于第4d检出,第5d达到峰值.漏洞越深,峰值浓度越低,检出时间越长.深度增至4m以上时,示踪剂无法在对侧检出.以典型条件中4m漏洞深度为例,漏洞水平位置的偏移也会降低峰值浓度,偏移4m时,示踪剂无法在对侧检出;投加浓度越大,峰值浓度越大,但峰值时间不变,浓度小于2000μg/L时,示踪剂无法检出;漏洞尺寸越大,峰值浓度越大,均在第6d达到峰值浓度,但均不能检出,预测漏洞边长至少为1.07m时,示踪剂方可在对侧检出.总体上,按照对示踪剂穿透过程影响大小排序:水平偏移距离 > 漏洞深度 > 漏洞大小 > 投加浓度.  相似文献   

5.
区域水环境自净能力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震等级和风力等级的计算原理 ,提出了区域水环境自净能力等级的概念。它是描述一个地区水环境自净能力大小的定量指标。自净能力等级越高 ,区域水环境的自净能力越强。该指标从理论和应用方面来说都具有许多优点 ,概念明确 ,简单易行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伶仃洋水域纳潮量计算及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已有研究资料和成果,对伶仃洋水域面积和岸线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利用遥感资料准确计算了过去近30 a内伶仃洋水域面积的演变情况。分析显示,由于沿岸围垦造陆,近30 a间,伶仃洋水域面积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减小,减小幅度最大的年份出现在1988~1995年间。在此基础上,计算和分析了近30 a来伶仃洋水域纳潮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7.
Cd、Cu单一污染对小麦体内活性氧消除系统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Cd、Cu单一污染对小麦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SOD和CAT活性对Cd胁迫反应较敏感,而POD活性变化不大,叶片中有效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平衡被打破,MDA含量增加;(2)Cu胁迫下,小麦叶片中MD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根部的相反,在Cu处理浓度为25、50mg/L时,叶片中有效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平衡未被打破,MDA含量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而根部恰好相反,该系统出现了失衡现象,MDA含量偏高。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季铵盐絮凝剂处理丁苯橡胶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青  韦俊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2):232-237
以壳聚糖(CTS)为母体,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改性剂,合成了壳聚糖季铵盐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TCC),以其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浊度去除率为指标优化合成条件,以HTCC分别与PAC及PAM复配,絮凝处理丁苯橡胶废水.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质量比MCTS: MCTA: MNaOH =1:2:1.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HTCC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浊度去除率达96.46%;HTCC+PAC复配在pH6.0~8.0对丁苯橡胶废水的絮凝效果较好,出水余浊<2NTU,色度去除率达92.98%,COD去除率达32.0%;HTCC+PAM复配在pH5.0~8.9对丁苯橡胶废水的絮凝效果最好,余浊<3NTU,COD去除率46.0 %,且投药量小, pH适宜范围宽,优势比较明显.以HTCC与PAC、PAM分别复配处理丁苯橡胶废水可减轻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降低PAC、PAM的投加量,从而减小出水中残余铝和残余丙烯酰胺单体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以浮游植物评价金堂水库富营养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优势种、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等指的分析,判断金堂水库质已达富营养化水平;网箱养鱼是产生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富营养化对水库功能的不利影响将是很骓消除的。  相似文献   

10.
氧化石墨烯强化厌氧氨氧化菌的脱氮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氧化石墨烯(GO)增强厌氧氨氧化菌的脱氮性能.通过批次试验观察GO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GO浓度为0.15g/L时,厌氧氨氧化菌脱氮性能最好,总氮去除率比无GO的空白组提高18.6%;当GO剂量达到0.2g/L时,厌氧氨氧化菌活性受到抑制,总氮去除率比空白组降低了26.0%.通过对照实验研究GO对厌氧氨氧化菌脱氮性能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添加GO的R2反应器在每个基质浓度阶段的平均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5.3%,83.2%,81.1%,80.8%,均高于未添加GO的R1反应器.对R2反应器周期内脱氮性能进行动力学分析发现,修正的Boltzmann模型和修正的Gompertz模型比修正的Logistic模型更适合描述GO作用下周期内基质去除特性,并且通过模型得到了周期内任意t时刻下的出水总氮浓度和总氮去除率预测公式.  相似文献   

11.
以作战平台的通信系统为背景,分析了阻塞干扰的形成机理及其对于接收机的危害,指出了几种传统解决方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用自适应干扰抵消技术解决阻塞干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矢量合成的方法控制取样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在接收端与干扰信号相互抵消。最后讨论了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氮素在水陆交错带的水平和垂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氮素水平分异显著高于下层(NH4^ -N除外)且随水分梯度分异;表层土壤各形态氮素含量基本上呈由近水体向高岗地带递减的分异趋势;但下层土壤氮素分异因形态不同而异,NO3^--N含量由中间带向两侧递减,NH4^+-N变异方向则与表层变异相反,K-N、OR-N与TN分异趋势相似且与表层变异一致;NO3^--N因具有迁移性和易淋失性而使其空间分异最为显著;NH4^ -N较稳定,易被土壤胶体所吸附不易向下淋失,空间分异程度最小;K-N、OR-N与TN垂直分异趋势也具相似性;水陆交错带湿地土壤中的氮素含量与SOM和TP密切相关,而pH值对氮素分异的影响则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13.
基于MODIS影像估测太湖蓝藻暴发期藻蓝素含量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太湖水体藻蓝素的实测数据,基于蓝藻的光谱特征分析,选择MODIS 250m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建立了藻蓝素估测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新生蓝藻水华,辅助提取新生蓝藻水华的覆盖区.在新生蓝藻水华的覆盖区内,藻蓝素的定测估算已经失去实际意义,没有必要讨论估测的精度高低.在新生蓝藻水华的覆盖区外,藻蓝素的遥感估测精度取决于藻蓝素浓度的高低以及藻蓝素与叶绿素的定量关系,即当藻蓝素浓度35μg/L时,平均相对估测误差降至31%;但对于那些藻蓝素的浓度>35μg/L,且藻蓝素浓度与叶绿素a浓度的比值<8的湖区而言,藻蓝素浓度模型的相对估测误差约为29%.  相似文献   

14.
分别应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改性中性氧化铝对甲基对硫磷这种疏水性环境污染物进行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中性氧化铝对甲基对硫磷的吸附行为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浓度及环境中pH值有关.原中性氧化铝对甲基对硫磷的吸附能力较小,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调节pH值后其吸附能力增强.氧化铝对3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能有所不同,在中性条件下,对SDS的吸附量最大,对CTMAB的吸附量最小;当介质pH为4时,氧化铝对SDS或SDBS的吸附量都有所增大,对CTMAB的吸附量则下降.甲基对硫磷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同时存在于溶液中时,产生协同效应,使氧化铝对甲基对硫磷的吸附能力有所提高.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氧化铝对甲基对硫磷的吸附能力则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量估算及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规模化养殖的空间信息,结合面积比例法,获取畜禽养殖统计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畜禽粪便量和纯养分估算及对土壤环境影响研究,辅以土壤耕层和亚耕层中有效磷含量及变化来阐释畜禽粪便对土壤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对该区规模养殖畜禽粪便量进行估算,评估了其对环境的影响,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合理性.结果表明,大兴区2005年耕地畜禽粪便磷养分负荷为93.72kg/hm2,其中规模化养殖耕地畜禽粪便磷养分负荷为57.56kg/hm2.耕层及亚耕层的有效磷含量远高于背景值,且变异系数分别为72.66%和79.12%,富集系数(耕层/亚耕层)为2.31,变异系数和富集系数进一步说明了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对土壤环境污染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In biofilm fermentation, from the very early moments, surfactin was produced along with the biofilm development in the lipopeptide antibiotic production medium by using Bacillus subtilis. However, almost no iturin A was produced in its first 24 hours of cultiv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iturin A began much later. Volumes of the nutrient medium and available surface area of the biofilm reactors were found to be important with the relative production of these two antibiotics. Production of iturin A was increased from 12 mg to about 50 mg per reactor when the culture size was increased from 5 mL to 20 mL, as the depth of the medium was increased. The production level was saturated thereafter with larger volumes. On the other hand, surfactin production was remained similar, which was about 10 mg per reactor, from all the 5 mL to 80 mL of biofilm culture. Optimized temperature for iturin A and surfactin production was observed at 25 and 37°C, respectively. In the biofilm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of surfactin was increased when the incubation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 with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5 to 37°C, on the other hand, iturin A production was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cubation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7.
玻璃纤维生产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混凝 +SBR +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对玻璃纤维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高分子有机絮凝剂效果不好 ,而与无机混凝剂复合使用时阳离子有机絮凝剂比阴离子有机絮凝剂效果要好。PAM +与PAC复合使用的最佳pH值为 7.5 ,其最佳配比为 0 .0 0 2 +2 .4g/L。采用SBR生化处理后 ,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有效降解 ,出水COD浓度为 1 35mg/L ,去除率达到了 70 %。活性炭对于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后处理作用明显 ,COD去除率在 60 %以上。在常温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COD从进水的 90 0mg/L下降到 55mg/L ,去除率93 .9% ,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浮游生物在水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为了揭示独流减河口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研究于2015年5月和8月对独流减河8个站位浮游生物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8种,浮游动物10种。5月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为3.32×105/L,8月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为1.36×106/L,5月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64.40 ind/L,8月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18.65 ind/L。(2)环境因子方面,5月的平均溶解氧为12.30 mg/L,8月的平均溶解氧为6.69 mg/L。5月的平均盐度为32.70,8月的平均盐度为33.29。硝酸态氮、亚硝酸态氮和总氮平均水平为8月高于5月。调查期间氮元素主要以硝酸态存在,8月氨态氮元素向硝酸态转化。(3)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亚硝酸盐是影响浮游生物丰度及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高溶解氧利于桡足类浮游动物和绿藻生长,高温不利于桡足类浮游动物和绿藻的生长,而高温更适合蓝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绿色化学是新兴的无污染的化学,它的提出和应用为化学工业防治环境污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和技术。探讨了绿色化学思想的内涵,设计了以绿色化学为核心的化工企业环境规划体系,并在某化工企业环境规划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20.
复合碳源填料反硝化脱氮及微生物群落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低碳氮比污水厂尾水的深度脱氮技术,以碱处理玉米芯、零价铁和活性炭组成的复合碳源作为填料,考察反硝化生物脱氮滤柱的运行效果,并借助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滤柱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复合碳源填料进行反硝化脱氮时,能有效的被微生物利用并获得较高的TN去除率.在温度为28℃左右,反硝化滤柱进水NO3--N浓度为20~30mg/L、HRT=7.7h时,TN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出水TOC在15mg/L左右;微生物在属水平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膜中与反硝化作用有关的菌属和与纤维素降解有关的菌属分别占已知菌属的40.35%和29.04%.因此,污泥中反硝化作用菌属和纤维素降解有关的菌属的大量存在,为复合碳源填料高效反硝化作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