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灾害不仅导致房倒屋塌,百姓流离失所,也使许多工矿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遭到损坏,污染防治设施被迫停运,固体危险废物贮存库、尾矿库等也都遭到地震的破坏。灾难来临,环保系统迅速作出反应,环境保护部在最短的时间内组成环境专家组,由部领导带队火速赶赴抗震救灾第一线,指导预防次生环境灾害,许多灾区的环保部门不顾自身安危,克服设备、工具遭受重大损失等重重困难,加大环境执法和污染隐患排查工作力度,抓住重点污染源监管,严密监控排污企业,加大水质监测频次,及时开展污染事故的应急预防和善后处理工作。危难时刻,勇担责任,保障灾区环境安全,我们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2.
天灾人难违,人祸最可恨。天灾处理不及时妥当,很可能转为人祸,发生次生灾害;反之,灾难就会减轻,损失就会将到最低。汶川地震后,环保部科技司始终秉承中国环保精神,统一部署,快速行动,果断实施,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保障了地震灾区的环境安全,没有发生一例环境类次生灾害,取得了抗震救灾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3.
此次地震发生在岷山—横断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非常敏感的地区,而地震短短几分钟,地球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惊人地改变了川西北的地貌,一眼望去,满目疮痍,就在这沧海桑田的巨变中,“天府之国”很可能失去它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帮助灾区恢复生态,重现天府之魅,是环境保护部近期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日,我国河南省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些河流出现超警水位,个别水库溃坝,部分铁路停运、航班取消,水电等基础设施毁坏,灾情严重,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2008年5月20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地震灾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技术指南>、 <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技术方案>和<地震灾区地表水环境质量与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监测技术指南>,用于指导灾区保护、监控饮用水安全,应对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环境灾害.  相似文献   

6.
以彭州市龙门山镇为例,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从知识、态度和行为三个角度对灾后公众环境意识状况进行研究。当地居民环境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对环境问题关注度较高,环境态度较好;环境行为差异较大。职业、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对环境意识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知识方面而对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影响不大。旅游业受地震破坏严重,灾后物资紧缺,环境教育应结合实际,针对学生、村民、公务员等不同人群分别采取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2008,(6):31-31
6月11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召开了国家环境咨询委、环境保护部科技委抗震救灾座谈会。会上吴晓青强调,当前灾区的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环保部门要团结一心、全力以赴,积极做好下一阶段的抗震救灾工作,科学开展灾后环境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8.
"当务之急仍然是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千方百计地抢救"——胡锦涛"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温家宝"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被迫撤离的消防战士"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请一定记住我爱你!"——以身体为婴儿构筑防护而遇难的母亲"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震区民众"叔叔,我不慌张,你先去救他们吧。"——浑身是血的被困男孩  相似文献   

9.
2008年6月12日,全球领先的水、污水处理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ITT公司向地震灾区捐赠的价值2,000,000元人民币的8台ITT净水设备以及耗材,并将在灾民安置点(活动板房)安装并投入使用。ITT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运动与流动控制部总裁尼古拉斯P.希尔(Nicholas P.Hill)先生与ITT技术人员亲赴灾区落实具体捐赠事宜,并为当地工作人员提供设备操作培训。这些设备将为灾民临时安置点提供每小时54,400升的安全饮用水,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2008,(6):30-30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6月19日向媒体通报了地震灾区最新环境质量状况。他说,截至目前,地震灾区中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和重庆市所有饮用水源地均通过了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检测,符合使用要求;地表水、空气质量均属正常,地震灾害没有造成环境质量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地震造成灾区尤其极重灾区严重的生态破坏。论文以都江堰市为例,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手段对震害区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进行监测,对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得到都江堰市地震生态受损及灾后两年生态恢复信息,并结合DEM对变化信息进行空间分析,研究灾害发生、生态恢复与坡度的相关关系,从而为灾区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和保障生态安全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广元环境监察机构紧紧围绕“主要污染物减排和建设生态广元”以及“5.12”地震恢复重建等中心任务,加强环境监察执法体系建设,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强化排污申报和排污收费,坚持科学管理,提高环境监察执法效能,确保污染物减排任务的圆满完成,确保了环境安全、杜绝了灾后次生环境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他们永远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各类环境事故的现场,面对危险复杂的突发状况,用一个个监测数据,对环境污染做出最准确的判断,为事故的妥善处理做出最有力的支撑。3月21日下午,一声巨响,盐城响水化工厂爆炸事件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爆炸发生后第一时间,事故现场除了消防员灭火的身影,还有一群手持便携式仪器深入爆炸核心区监测环境质  相似文献   

14.
陈明 《环境教育》2009,(6):64-67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区先后出现什邡市蓥峰实业有限公司化学品泄漏事件、什邡市宏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硫酸泄漏事件、德阳市四川绵竹华丰磷化工有限公司黄磷和泥磷受到威胁事件、川西化工物资有限公司污染地下水事件等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环保部门及时反应,迅速派出应急人员前往现场督导,及时采取措施,使得这些事件均得到妥善处置。经过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同努力,保证了当地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5.
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合理的灾后重建规划将为汶川地震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提供基本依据.制订灾后重建规划时应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为法律依据,在灾害调查评估的基础上科学布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恢复灾区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此外,还应处理好异地重建、移民安置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秋劲  徐亮  周春兰  于飞  刘佳 《四川环境》2009,28(5):96-98,103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带来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次生地质灾害等,给灾区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重点以汶川县作为典型区域,运用“3S”技术,通过对汶川县震前、震后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分析“5·12”大地震对龙门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区域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震灾害频发,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日益重要。为了防止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中发生次生环境灾害,在借鉴传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环境评价技术体系,包括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分析、运营环境现状评价、运营环境回顾评价、社会经济文化复合系统评价技术、动力流评价技术、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决策支持技术(替代方案)与结果跟踪、监测、反馈技术等。结果表明,该研究对科学考量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运营的环境影响具有的重要现实指导意义,丰富和完善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科学运营管理理论的方法与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与《环境教育》结缘是一次偶然的阅读。记得那是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我们每天在地震避难临时办公点集中办公,我天天找报纸和杂志翻阅,一次猛然间《环境教育》映入眼帘,  相似文献   

19.
创建良好的生产环境能够有效的促进矿山安全生产,环境的好坏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对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广泛的关注。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几乎包含了当前规划领域中的所有挑战,是速度和质量兼顾、人性与理性权衡、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统一、多方博弈的过程,对灾后重建规划环评也从理论到实践层面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对灾后重建规划特点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灾后重建规划环评相应具备的特点,即早期介入、与规划过程融合、增加灾害情景、突出规划协调性分析和应用反规划思路等特点,并进一步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为例说明了与灾后规划融合的环评流程、灾后规划环评的关键内容和评价思路。在对常用规划环评方法从信息成本、工作成本、客观和量化程度等原则进行评价后认为灾后重建规划环境评价中应有效利用比较评价法、GIS叠图法、生态承载力评价法等相对快捷、成熟或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