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采用中试规模的中空膜生物床处理混凝沉淀后港口含油废水。进水COD浓度为245544mg/L,当HRT=4h时,出水COD平均浓度为146.5mg/L,平均去除率为64.2%;当HRT=8h时,出水COD平均浓度为133.4mg/L,平均去除率为64.6%。采用活性炭对MBR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出水的COD浓度均小于130mg/L,NH4+-N浓度为1.2544mg/L,当HRT=4h时,出水COD平均浓度为146.5mg/L,平均去除率为64.2%;当HRT=8h时,出水COD平均浓度为133.4mg/L,平均去除率为64.6%。采用活性炭对MBR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出水的COD浓度均小于130mg/L,NH4+-N浓度为1.24.1mg/L,石油类污染物浓度为0.44.1mg/L,石油类污染物浓度为0.40.9mg/L。MBR稳定运行期间,膜组件的操作负压稳定在0.03MPa以下,远低于化学清洗时的操作负压控制标准0.05Mpa。  相似文献   

2.
采用酸化隔油-碱化混凝气浮-中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大连某港口船舶含油类废水,介绍各处理构筑物、工艺设备及相关设计参数。该工艺运行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含油浓度低于5mg/L,COD浓度低于40mg/L,BOD浓度低于10mg/L,处理后出水满足中水水质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3.
微波技术处理焦化废水中的氨氮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别以中等浓度氨氮的焦化生化处理外排水和含高浓度氨氮的焦化蒸氨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微波技术进行脱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浓度为331mg/L的生化外排水,当pH值11时,微波处理3min后氨氮浓度降为6mg/L;对于初始浓度为1350mg/L的高浓度蒸氨废水,当pH值为11时,微波处理5min后氨氮浓度降至54mg/L。该研究为中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橡胶促进剂高压M废水生化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橡胶促进剂高压 M 废水的生化处理工艺及处理能力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二步法处理橡胶促进剂高压 M 废水 COD 去除率达85%,出水 COD 浓度在300mg/L 左右,苯胺出水浓度在3mg/L 以下,硫化物出水浓度在1mg/L 以下,处理负荷1.5~2.0kgCOD/m~3·d.  相似文献   

5.
聚砜膜和聚乙烯膜对石油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岳  吴磊  张舟  王震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6):69-72,78
采用聚砜膜和聚乙烯膜对石油微污染水源水的超滤处理效果进行了中试试验,研究了原水中含油浓度、pH值、温度对两种超滤膜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水含油浓度≤0.5mg/L时,两种超滤膜对石油类污染物的去除率可以达到100%,当原水含油浓度≤1.0mg/L时,采用聚乙烯膜更加经济有效,当原水含油浓度>1.0mg/L时,采用聚砜膜石油类污染物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当原水含油浓度>2.0mg/L时,采用聚砜膜可以得到更为良好的处理效果;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两种超滤膜对石油类污染物的去除率均随着酸性和碱性的增强而提高;当原水的温度上升时,两种超滤膜对石油类污染物的去除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田博 《环境保护科学》2010,36(2):11-13,42
针对某化工集团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采用气浮装置预处理化工废水,研究主要对气浮装置的原理、设计参数、药剂投加等进行实践与探讨。运行结果表明,在稳定运行阶段,可实现进水量2083 m3/h。进水CODcr平均浓度为600 mg/L,SS浓度为220 mg/L,石油类平均浓度为50 mg/L,处理出水CODcr≤490mg/L、SS≤46.2mg/L、石油类≤1mg/L。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对悬浮物和石油类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曝气-混凝一体法去除碱性废水中砷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曝气-混凝一体法处理碱性含砷废水。氧化方式研究表明,以曝气替代混凝机械搅拌过程,既起到氧化作用,又完成了混合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采用该法结合二次混凝工艺处理高浓度碱性含砷废水(砷浓度达414.94mg/L),聚合铁为絮凝剂,总Fe/As=3.0,砷去除率99.92%,出水中砷浓度0.33mg/L;在所选用的三种混凝剂中,聚合铁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电镀园区废水重金属处理效果,以氧化+还原+中和+沉淀为主体工艺,应用了高级氧化破络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结果表明:采用次氯酸钠氧化破络、中和沉淀、螯合树脂交换吸附等工艺处理含镍废水,总镍浓度降可至0.05 mg/L;采用焦亚硫酸钠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Cr~(6+)、总铬浓度分别降至0.003~0.005 mg/L和0.1~0.2 mg/L;采用多级氧化破络预处理络合废水,并通过多级物化工艺结合电化学反应处理非一类污染物废水,总排放口总镍、总铬、总铜、总锌、氰化物浓度分别降至0.08、0.1、0.05、0.04和0.01 mg/L。  相似文献   

9.
水解—好氧处理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水解与好氧相结合技术处理制药废水,在加入生活污水后制药废水易于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进水CODCr和BOD5的浓度为2800mg/L和1040mg/L,经过水解酸化和两级接触氧化处理后,出水COD和BOD浓度分别为98.6mg/L和28.5mg/L,COD和BOD的总去除率分别为96.5%和97.3%,能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工业锅炉煤渣处理再生胶废水 ,可使 CODCr浓度为 50 0 0~ 70 0 0 mg/L的废水经处理后 CODCr浓度降至 4 9.9mg/L ,CODCr去除率为 99.33% ,已可达到 GB8978- 1 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一级标准。本方法与传统处理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此文提出了一种有限元网格重新划分时新旧网格数据传递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化了新旧网格系统的包含测试并且有适当的精度,可用于三维网格重新划分时数据的传递。  相似文献   

12.
水环境承载力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给出水环境承载力概念,以及对现有的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提出基于水量水质相关法的水环境承载力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将水量水质相关法应用于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具有建模方便、直观简单的特点,为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野战油库的安全性对提高其战时生存与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野战油库的特性,通过对道化学指数评价法进行适当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野战油库战时的安全指数,从而划分出野战油库的安全等级及危险程度,对指导野战油库制定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其战时生存与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灰色聚类方法应用于环境污染判别,提出了环境污染区划的一种新方法,用这一方法对大气污染进行判别,证明其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5.
李锦锦  杨海东 《环境工程》2022,40(6):70-76+115
预测模型是有效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前提与基础。为了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识别方法。首先从反问题与贝叶斯估计的视角构建突发水污染事件预测模型;然后在Metropolis-Hastings抽样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混沌理论、粒子群算法、微分进化算法等的思想,设计了一种新的参数识别方法,即IPSO-DE-MH算法;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所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新方法能较好地识别模型参数,为突发事件应急预测模型的快速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曝气生物过滤反应器的新型挂膜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一种新型快速的生物过滤反应器的挂膜方法。实验证明 ,该方法符合生物膜形成的微生物学原理。采用此种挂膜方法具有挂膜时间短、耐冲击负荷的优点 ,比目前应用广泛的循环挂膜法优越  相似文献   

17.
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将生物处理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具有常规废水处理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最新组合工艺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探索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悬浮液中五氯酚钠的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选定在波长255.6nm处测定土壤悬浮液中五氯酚钠的含量,所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0.0287X+0.0022,相关系数r=0.9999,检测限为0.016mg/L,加标回收率为93.357%~95.907%,实验结果表明此法简单、快速,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环保型吸附制冷中经济工质对法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环保型吸附制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法对环保型吸附制冷中的两个关键因素工质对的选择及操作条件的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环保型吸附制冷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区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如忠 《环境工程》2002,20(6):61-63
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分配是水污染总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分配的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水污染控制工作的成效。本研究基于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诸要素影响 ,设计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描述判断矩阵的多指标决策的层次分析法来进行排污总量分摊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既克服了等比例分配方法的不公平性 ,又兼顾了各分区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