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绿色壁垒:贸易保护的工具与环境保护的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协议并没有使用"绿色壁垒"的提法.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中,相应的提法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或"技术性贸易措施"(简称TBT措施);在《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SPS协议》)中,相应的提法是"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简称SPS措施).而我国学术界首创的"绿色壁垒"这一提法则比较生动、明确、简练,更容易被非专业人士所理解.WTO《TBT协议》和《SPS协议》所指的与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生命与健康有关的TBT措施或SPS措施也是绿色壁垒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靳敏  杨茜 《环境保护》2004,(9):59-62
《买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确立了WTO成员国运用必要措施保护人类、动物和植物生命和健康的权力,但是同时也要求这些措施不应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为此,协议制订了旨在把检验检疫措施对贸易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的规则,基于“风险评估”确定“适当SPS保护水平”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SPS协议与几个争端案例,对两者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杨华 《环境保护》2007,(8A):73-75
WTO协议中有很多涉及环境问题的法律规定,比如:被称为“环境例外”或“绿色例外”的GATT1994第20条”一般例外”的(b)(g)两项:《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的序言所申明的寻找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贸易的技术壁垒协定》规定缔约方可以为了保护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制定技术性措施限制贸易.  相似文献   

4.
环境PPM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环境与贸易关系日益密切,传统贸易壁垒的使用余地愈来愈小,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规定各种环境标准和要求,形成新的非关税壁垒。环境PPM标准(PPMS)即规定产品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方法须符合特定环境的标准引起了关贸总协定/国际贸易组织(GATT/WTO)乌拉圭回合谈判者的高度重视,最终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规定在《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和《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中。此外,某些多边国际环境公约(MEA)也涉及环境PPM标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根据产品在消费期间的环境影响,又将P…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企业要利用加入WTO的契机“走出去”与国际市场接轨,就将直接面对各种贸易壁垒。而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最重要的贸易壁垒。本文介绍了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渊源,并以绿色贸易壁垒在消耗氧层物质(ODS)进出口上的表现,以及刚刚实施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公约》为例,论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和主要表现形式,指出推行环境标志制度是化绿色贸易壁垒为通道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丽平 《环境保护》2007,(15):57-59
2003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共同对外宣布启动中新自贸区谈判.迄今为止,中新双方共同就货物贸易降税模式、非关税措施、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原产地原则、海关合作、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及技术贸易壁垒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磋商.新西兰有望继第一个同中国签订加入世贸组织双边市场准入谈判协议和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发达国家之后,成为第一个达成双边自贸区谈判的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的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的编制过程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计委关于编制“十五”计划的总体部署,总局从1999年上半年开始,就着手组织了环保“十五”计划的编制工作。在总局党组和“十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经过各司(办)多次讨论修改,至2001年初,基本完成了环保“十五”计划(初稿)编制工作。2001年上半年,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总局又对《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初稿进行了修改,并重点编制了项目规划。2001年7月初,将环…  相似文献   

8.
WTO协议中有很多涉及环境问题的法律规定,比如:被称为"环境例外"或"绿色例外"的GATT1994第20条"一般例外"的(b)(g)两项:《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的序言所申明的寻找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贸易的技术壁垒协定》规定缔约方可以为了保护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制定技术性措施限制贸易,《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定》规定可基于同样的理由对贸易物品采取限制措施;《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规定为消除严重的环境压力且采取最合适的环境手段,可考虑接受环境补贴;《农业协议》规定可以接受保护生态环境计划及农场主的直接绿色补贴措施;GATS协议第6、7条均与环境保护有关;TRIPs协议也鼓励各国更多地进行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创新、转让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再生资源》2009,(11):9-11
根据《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19号,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国外供货商注册登记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现予公告。  相似文献   

10.
2月21日,环境保护部与保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首次提出涉重金属企业和石油化工等高环境风险需要投保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若未投保的话.环保部门将采取相关约束措施。值得关注的是.在最新的文件中首次提出了环境污染“强制”保险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奥胡斯协议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胡斯协议》是在联合国规划署支持下达成的一个欧洲地区(包括中亚)有关环境信息权的协议,目的是把《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中确定的公众参与方面的原则和规划变成实际行为,它的出现,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例如中国是否是实施环境信息开放以及如何开放等,该文简要地介绍了《奥胡斯协议》的内容,分析了该协议绎我国的一些启示,如环境知情权,公共部门的责任,信息部门的建立和管理问题,环境信息透明度,公众参与,公众环境承受指标等。  相似文献   

12.
在中海油一个月内3次爆发海陆环境污染事故之际,权威人士向《经济参考报》独家透露,环保部正接受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委托,起草《环境保护法》修正案的初稿(以下简称“新环保法”)。  相似文献   

13.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法》(以下简称《噪声法》)实施以来,环境噪声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对捍卫有声世界的尊严,净化我们的声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环境噪声污染依然严重,噪声管理仍处在被动局面,面临的难题颇多。难题之一:“干扰他人”难以界定。现行《噪声法》规定“环境噪声污染”的条件是超标准排放和干扰他人。超标可根据监测结果和环境标准判定,而“干扰他人”,在现行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中却没有明确规定。首先,噪声污染是一种主观随意性很强的感觉污染,无明确界限。比如:优美动听的歌声,对欣赏者是…  相似文献   

14.
《环境工程》2011,29(6):98-98
《经济参考报》记者16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第一部流域性综合管理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开创了我国流域性综合立法的先河,是流域立法的重要里程碑。”水利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流域立法对于进一步依法保护水资源产生较大推动作用,预计将在我国广泛推行。  相似文献   

15.
中国输美商品木质包装案的深层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昌举  黄灿 《环境保护》2000,(11):39-42
本文深入分析中国输美商品木质包装中的几个深层次问题: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的技术水平与生产管理体制,出境检疫制度,技术性贸易壁垒和中美经贸关系等。指出环境对贸易有重大影响,只有增强国民的环境意识,建立中国绿色包装体系,严格检验检疫制度,才能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清洁发展机制产生的背景 为了减缓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社会经过艰苦谈判,在1992年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公约》依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规定附件1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前苏联、东欧等经济转型国家,在200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到1990年的水平。对于非附件1国家,即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或限排义务。  相似文献   

17.
政府的责任     
近日读了一本书,《老子他说》,是台湾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出版于上个世纪80年代。而《老子》(也叫《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与他的著作,据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几千年来人们都在研究《老子》,外国学者也在研究老子。  相似文献   

18.
1993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即国发[1993]50号文)中提出了“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新体制。这是在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及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在劳动安全工作方面深化改革的产物,也是为适应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配套产物。这个新体制与80年代提出的“国家监察,行政管理(后改为行业管理)、群众监督”的三结合管理体制相比,突出了市场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冲破产税壁垒指日可待,这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走向蓬勃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但我们也应看到挑战与机遇并存,非关税壁垒尤其是环境保护方面的堡垒(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现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将很可能成为制约我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因素。绿色贸易是国际社会为保护人类、动植物及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安全,全采取的直接和间接限制甚至某些进出口贸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近十几年来,随着各国消费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全球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促进了绿色贸易的发展。面对这一挑战,如何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抓住促进经济发展的机遇是每一个中国企业都要考虑的问题。ISO14000系列标准在我国的实施和推广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魏文彪 《环境》2009,(10):30-32
9月1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研究室主任常纪文研究员,对外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全文,并向国内外公开征求完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项目组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增设“虐待动物罪”、“传播虐待动物影像罪”和“遗弃动物罪”专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