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流行,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对甲型流感这一常见传染病进行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和防控措施分析,回顾总结全球为防控甲型流感做出的努力及相关科学研究成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供防控经验和研究思路.结果表明:①甲型流感呈季节性流行,受气候、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多因素影响,在低温低湿、人口密集的环境中表现出强流行性.②甲型流感防控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季节性流感病毒监测、流感病毒的生态学研究、广谱中和抗体及通用疫苗的研究、应对流感大流行的病原学风险评估四方面,其中季节性流感病毒监测是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及后续研究的核心防控措施.③与甲型流感类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受温度等气候因素影响,同时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也影响其传播,亟需借鉴较成熟的甲型流感的防控经验、技术和平台.建议在加强病毒监测的同时,深入开展病毒生态学研究、病原学风险评估和药物开发,对完善疫情防控工作和预警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二次暴发及传播至关重要.研究结果将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未来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及预测预警提供参考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陈昊  何闪闪 《环境》2020,(2):34-35
正新冠肺炎疫情牵动每个人的心。自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以下简称"市生态环境局")迅速反应,主动作为,全面加强医疗废物、废水处置等环境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及时、高效、有序,为全市人民筑起一道"绿色"的健康防线。全面部署强化督导深圳是广东确诊人数最多的城市,全市疫情期间医疗废物收运处置管理任务艰巨。"全市生态系统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并将各项防控要求传达至每  相似文献   

3.
渚清 《环境》2020,(3):37-39
正"零接触""不见面""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建设项目环评技术评估应急服务保障等工作,惠州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创新工作方式,主动服务企业,助推复工复产顺利开展。同时树立疫情防控和环境安全双底线思维,强化疫情期间环境监管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保障。多形式服务好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大型能源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践经验,从组织保障、运行机制、防控措施、生产管理、应急准备等5个方面,构建公共卫生保障体系,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实现工作场所零疫情,保护员工职业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复工复产和企业生产运行常态化,并提出了完善企业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体系、健全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机制、提升企业健康文化信息化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乐雯 《环境》2020,(7):52-53
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强调要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相似文献   

6.
国家环境风险防控与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环境风险防控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讨论了国家环境风险管理体系的概念,总结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环境风险防控与管理领域的经验,构建了“四维一体”的国家环境风险防控与管理体系,以及国家环境风险防控与管理制度基本框架,并结合我国当前环境风险防控的形势提出了近期相关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正正当污染防治攻坚战激战犹酣之际,疫情防控阻击战不期而遇。逢敌亮剑,拿下疫情防控阻击战,夺取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胜利,成为生态环保铁军的双重使命与责任。同为人民战争,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健康和环境安全;誓为打赢战争,就要讲求战略策略、讲求亮剑精神,更需要全民行动。  相似文献   

8.
《环境》2020,(2)
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全力以赴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一个个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名名共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表率、打头阵,将鲜红党旗扛在肩上,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相似文献   

9.
陈惠陆 《环境》2020,(3):34-36
正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广东省、市各级生态环境系统,积极落实省政府应对疫情影响研究促进经济稳定运行有关问题会议精神,发扬马上办、不畏艰难的精神,积极主动靠前服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大力支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环境监管服务"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两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云南省开展环境健康工作情况,分析了长江流域(云南段)环境与健康工作在监测与调查、管理体系、制度建设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分区分级与联动管理、突出重点领域、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和优化风险评估制度等方面优化环境与健康风险防控的体系构架.  相似文献   

11.
自2003年的“非典”疫情以来,我国医疗废物处置从单一简易焚烧转变为多种形式的统筹应用,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尽管面临更为复杂的医疗废物风险防控形势,但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水泥窑设施、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医疗机构自备处置设施等不同类型处置设施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仍然实现了全部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较为被动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响应方式暴露出我国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较为薄弱的现状,存在顶层设计缺乏、应急储备不足、技术支撑欠缺等突出问题.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议:①充分衔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开展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制度设计;②科学制定并实施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应急处置能力配置;③评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形式,总结合理技术路线;④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处置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等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对公众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针对疫情可能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均全力加强城市和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预警工作,突出了当前形势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为实现安全饮用水目标,美国在法制体系、组织结构、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评估和保护计划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应对疫情、实现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了诸多启示。美国实践经验表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应建立从废水排放控制到水源地风险防范的全方位、一体化管理体系;完善"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监测与应急体系;构建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的制度体系;完善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形成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基于美国水源地保护经验,本文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加强全国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评估,严防医疗污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向水源地排放;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和预警,提升监测预警水平并制定备用水源等应急响应计划;强化地方政府对水源地的统一监管职能,明确水源地管理部门和水源地水厂的职责分工,加强组织协调和联防联控;完善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相似文献   

13.
口罩作为阻隔病毒传染的物理方式之一,其能阻断病原体经飞沫传播,同时具有双向隔离保护作用.佩戴口罩对于公众防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风险和维持人体基本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居民佩戴口罩的行为模式特征,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调查,分析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居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佩戴口罩的行为特征,并探讨不同潜在风险人群佩戴口罩行为模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人群外出佩戴口罩的比例在99%以上,显著高于非疫情期间的口罩佩戴率(16.05%),其中,医务人员以及与人群广泛接触群体的口罩佩戴率最高(100%).②居民以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仅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以及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3种模式为主,占31种口罩佩戴模式的60%以上.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同职业人群、不同所属人群以及不同疫情地区人群佩戴口罩的比例均存在显著差异.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居民佩戴口罩的更换频次多为累计使用时长4 h更换一次和累计使用时长24 h更换一次.⑤人群外出佩戴口罩的比例随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增加.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分布特征和管控措施存在差异,但居民佩戴口罩行为均表现良好,其中居住地不存在疑似病例的人群比居住地存在疑似病例的人群的口罩佩戴率更高,说明人群佩戴口罩行为与疫情的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人群佩戴口罩这一防护行为总体执行较好.   相似文献   

14.
王艳  张俊林  周丽 《环境工程》2021,39(4):134-139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时,医疗废物的有效处理是防疫工作的重要支撑保障环节。首先对新冠肺炎医疗废物的性质及特点进行剖析,收集疫区相关统计数据,获取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储运问题的特征。然后结合物联网及大数据相关的信息化技术,构建了一个医疗废物智能管控平台,并对疫情环境下医疗废物储运的应急指挥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同时提出了构建疫情下医疗废物储运问题的数学模型,利用优化算法对其进行优化,得到了适应疫情突发状况的医疗废物储运策略,可为公共卫生安全防护防治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对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的医疗废物收集与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收集设施缺乏环境生物安全控制标准、基层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医疗废物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补齐防范重大公共事件中环境生物风险控制的短板,在现有收集技术、管理趋势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建议:①鼓励研究多种可广泛应用于一般生活垃圾、一般医疗垃圾以及高传染医疗废物,并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无害的分类收集设施,可将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融合至废物分类设施.②医疗废物合理规范管理是城市、乡村环境管理中的重点,但对于民用防疫废物的收集和处置方面仍有漏洞,应尽快制订新型冠状病毒类传染病重大公共事件的民用医疗废物管理应急标准.③为了对医废管理流程进行实时监管,可参考“工业互联网”“智慧环保”和“互联网+”,与“5G”技术结合构建“数据闭环-及时监管”数据库来提升收集与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影响了我国经济水平较低、环境管控力度较薄弱的农村地区的发展.通过对新冠肺炎防疫过程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剖析,探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垃圾堆积、污水处理不当、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不达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农村人居环境薄弱环节,存在形成病毒传播扩散途径的风险.而交通运输限制虽然有效抑制了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但也致使农村人居整治工作延滞.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扩散在短期内限制了农民行为活动,降低了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热情.据此,建议应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完善整治工程技术,从而在有效管控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同时,更好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疫情过后恢复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以及农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和管理体系需要改革。在深入分析现有控规管理对国土空间应急安全保障方面的响应与不足的基础上,增加了“预防+应急”的控规管理工作路径并构建指标实施体系。“预防”是指通过空间环境的塑造来提高城市韧性,增强城市抵御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预防”主要方法是: (1)将健康城市理念融入控规指标体系;(2)缩小控规单元管理规模,形成从编制单元到地块单元的空间传导体系。“应急”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通过控规管理首先保障城市生命系统的可持续性;通过控规对部分土地兼容性的引导及对应急设施、通道、空间的布局来满足防疫需要。  相似文献   

18.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pandemic is an unprecedented worldwide health crisis. Many previous research studies have found and investigated its links with one or some natural or human environmental factors. However, a review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VID-19 incidence and both the natural and human environment is still lacking.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inter-correlation between COVID-19 incidenc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Based on keyword searching, we reviewed 100 relevant peer-reviewed articles and other research literature published since January 2020. This review is focused on three main findings. One, we found that individu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ve impacts on COVID-19 incidence, but with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uncertainty. Two, environmental factors exert interactive effects on COVID-19 incidence. In particular, the interactions of natural factors can affect COVID-19 transmission in micro- and macro- ways by impacting SARS-CoV-2 survival, as well as human mobility and behaviors. Three, the impact of COVID-19 incidence on the environment lies in the fact that COVID-19-induced lockdowns caused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wildlife shifts and socio-economic depression. The additional value of this review is that we recommend future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regarding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COVID-19. Future research should be extended to cover both the effects of the environment on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COVID-19-induced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Future adaptation strategies should focus on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policy responses.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5—2020年沈阳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环境气象评估指数(EMI)产品、NCEP再分析资料及WRF-Chem数值模式,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沈阳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和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研究空气质量对污染物减排和气象要素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疫情防控导致沈阳市PM2.5、PM10和NO2质量浓度下降,但O3质量浓度小幅增加;PM2.5和NO2对人为减排的响应更敏感;防控期内沈阳市气象条件有利于污染物的清除,气象条件使PM2.5质量浓度下降16.37%,防控减排措施导致PM2.5质量浓度下降22.96%;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不利的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排放的突然增加共同造成重污染天气发生,其中不利气象条件的贡献大于排放增加的贡献;减排措施对防控期间重污染天气过程污染物峰值浓度有明显的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