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矫旭东  吴佳  王韬  邬娜  封强  傅泽强  杜欢政 《环境工程》2021,39(10):201-206,170
梳理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剖析当前固体废物在处理机制、管理思路和方式、协同处置等方面问题,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绿色循环及低碳发展思路和方法,开展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全生命周期优化管理,提出工业生产制造环节须开展绿色生态设计、推行清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须构建绿色供应链、倡导绿色消费生活方式;回收处置环节须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加大重点领域重点品种固体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固体废物环境问题,推动形成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近期我国提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迈向"无废社会"奠定基础。本文分析了我国固体废物管理当前的国内外背景,对欧盟"零废物计划"及"循环经济一揽子计划"、日本"循环型社会"、新加坡"可持续发展蓝图"的内涵、目标和措施分别进行了梳理,明确我国开展"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内涵和目标,分别提出工业领域、农业领域、生活领域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主要建设路径,以及危险废物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与全面安全管控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状况以及相关政策要求进行了梳理,对已经开展的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发展、扶持综合利用产业等工作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固体废物管理和利用处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修订完善固体废物管理和资源化法律法规体系;重视数据统计,强化经济政策的分类引导;建立健全资源化利用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在生产过程中,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统筹一次资源和二次资源开发利用,减少存量、控制增量等。  相似文献   

4.
固体废物是指被遗弃的一种固态的物质,如果固体废物处理不得当,将有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固体废物的后期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应用新技术对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处理,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还能环保。本文主要分析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进展,以期能够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物质流分析方法是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可行和有效的手段,通过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关联,定量地评估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阶段。本文在简述物质流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物质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国际经验,综述了国内外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流分析相关研究进展,认为物质流分析在宏观上的能源利用、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应用较多,细化研究不够,指出当前我们应从环境要素划分的角度对系统的各股物质流进行研究;同时,要结合环境的热点问题,将物质流分析运用于低碳规划和低碳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发展历程为主题,从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新兴固体废物等方面介绍了固体废物管理与回收领域发展过程中获得的重大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废旧物资回收与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的若干进展,如热分解技术、焚烧回收、残渣利用等,并提出发展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发达国家的固体废物管理法律体系进行研究,得出其固体废物管理的优先顺序分别为固体废物的源头减量、资源化再生和最终处置,主要考核指标是固体废物的产生减少率和固体废物的回收再生率。而固体废物的全过程管理技术路线是发达国家进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有效环境管理方法。在分析了典型国家的包装废物回收再利用制度和我国的包装废物污染现状后,提出我国进行包装废物污染防治的全过程管理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
正《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综合性科技期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水污染控制技术与资源化利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清洁能源的利用,土壤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技术,生物、生态工程与恢复技术,基于循环经济的污染综合防治技术,辐射与振动污染防治技术,其他环境系统工程与管理技术(包括环境信息集成技术、监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申报登记和系数核定的方法。对固体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排放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固体废物管理相关规定,确定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存在的差距和主要环境问题,分析固体废物对环境安全构成威胁的事故隐患,提出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和环境安全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1.
杨光  史波芬  周传斌 《环境科学》2023,44(6):3024-3033
随着我国大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厨余垃圾资源化技术已有包括厌氧消化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和昆虫饲料转化等类型,但在已有应用案例中存在资源化程度低、环境影响显著和经济效益差等诸多问题,缺乏技术绩效的系统化分析和综合性评价.为此,研究面向厨余垃圾资源化技术应用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构建了资源效率、环境影响、经济可行和社会效应的多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1项指标),以我国的14项典型技术应用项目为案例开展定量化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消化和昆虫饲料转化处理技术的得分分别为58.39分和59.65分,高于好氧生物处理(49.16分);按细分技术类型,集中式黑水虻转化和中温湿式厌氧工艺得分较高,分别为67.14分和60.82分.按技术的处理规模和设施分布方式,集中式处理技术在资源效率和经济效益维度上分别比分散式技术高出13%和62%;分散式处理技术在环境影响和社会效应维度上比集中式高出8%和34%.在厨余垃圾资源化实践中,应结合当地的厨余垃圾理化性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推进情况、财政承担能力和收运距离等多因素综合考量,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2.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技术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世人关注,治理固体废物的根本出路除减少产生量外,资源化与综合利用是最积极的措施。文中简要的介绍了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有关技术和我国开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措施及手段。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固体废物产生呈强度高、利用不充分的状态,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随着风险意识的加强,准确评估固体废物的环境风险,已经成为确定固体废物管控目标、边界、优先序的重要基础. 由于固体废物的特性复杂、处理链条长、流动过程受区域发展特征的影响,其环境风险呈现风险因子多元、空间异质性强、不确定性高、易产生长期累积性风险等规律. 现有的固体废物环境风险评估大多基于源项分析,针对特定环节或设施开展定量或半定量的污染物暴露与健康风险评估,缺乏对全过程的系统性分析,无法从全局及区域上综合评估固体废物的环境风险水平. 因此,本文提出固体废物全过程精细化环境风险评估框架,包括固体废物全生命周期路径梳理及特征识别、风险因子及其释放转运过程辨析、受体的最大可接受环境风险水平评估、基于多评价指标的固体废物环境风险的量化,以期为实现固体废物环境风险精细化管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环境质量改善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环保工作的核心,危险废物管理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在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底数不清、减量不足、利用不畅等问题,频发的危险废物非法倾倒和掩埋已成为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诱因,严重威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国改进传统的危险废物管理方式。文章从危险废物无害化管理现状分析入手,提出构建危险废物无害化管理大数据应用研究平台的建议,实现依靠数据管理、数据决策和预测性分析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持续推进有机固废资源化安全处置是国家环境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无废城市"发展路线的重要一环.堆肥是通过生物转化实现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堆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组分复杂的恶臭气体,已成为适应国家发展需求的资源化技术瓶颈.对有机固废堆肥恶臭气体的主要组成、生成转化的途径及核心微生物、生物除臭技术进行综述,结果表明:①堆肥中以NH3、H2S等含氮、硫类化合物为主要恶臭物质.②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及硫酸盐还原菌在恶臭气体生成转化途径中发挥主导作用,由ureC、amoA、napA、nosZ及dsrA等多个功能基因驱动完成;pH、温度等环境条件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并作用于物质转化过程,最终影响到恶臭气体的产生.③原位添加微生物菌剂和异位生物反应器处理中的微生物将恶臭物质作为营养组分进行吸收降解,是绿色减排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6.
运用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economy-wide material flow analysis,EW-MFA),分析1990—2003年我国国家层面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的2 600多个数据,得出1990—2003年间我国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特征.在选取EW-MFA传统分析指标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需求和循环经济自身特点,增加了资源循环利用率新指标.研究表明:我国资源利用中直接物质投入量和国内物质输出量随GDP增长呈线性增长趋势.近年来,我国资源生产率出现低位下降,而循环利用率处于较低的水平,与日本的差距日益扩大;我国单位GDP的环境负荷略有下降,但经济的大规模发展造成环境总负荷上升.   相似文献   

17.
中国铅流变化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兰  毛建素 《环境科学》2014,35(7):2829-2833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铅的人为循环流动.了解铅流状况的改变,既可检验这些举措的有效性,又可全面把握我国铅流现状,为进一步资源环境改善提供定量参考.本研究采用"stock and flows(STAF)"物流分析法,分析了我国2010年铅流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铅矿石消耗量、环境释放量、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循环率等指标,结合已有2000年研究结果,对比分析了2000~2010年的改变.结果表明,该10年间我国铅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分别提高到2000年的1.3倍和1.07倍,同时,铅循环率也提高了29.57%.然而,由于我国铅金属生产和消费规模继续扩大,使得铅矿消耗和铅环境释放量仍呈增大趋势,并较2000年分别提高了1.97和2.57倍,表明我国铅流改善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EDSS及其在EIA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区域环境系统是由人-地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开放的和复杂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复合巨系统,由此产生的复杂环境问题给环境决策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而环境决策支持系统(EDSS)可以辅助环境保护决策工作者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叙述了EDSS的概念,全面回顾了30多年来国内外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在水环境规划与管理、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并举例重点分析了其在环境影响评价(EIA)中的应用.同时具备强大数据更新能力和环境质量分析预测功能的EDSS,是解决EIA工作中复杂问题的有力工具.基于近年来新技术的发展,EDSS将在智能化,3S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在环境规划与管理和EIA等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关键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风险防控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我国当前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面临的形势主要是产生量大且持续增加、污染事故频发和环境风险凸显、利用处置短板明显以及综合利用风险防控明显不足;面临该严峻形势的关键原因,包括管理制度顶层设计不够完善、风险防控基础研究薄弱、环评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和管理支撑体系不够完善.针对面临严峻形势的关键问题,建议从4个方面加强危险废物风险防控:①加强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协同,强化产生者主体责任;②强化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监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机制;③建立《国家危险废物管理名录》,统一协调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和利用处置管理;④完善危险废物管理标准规范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和建设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系统.   相似文献   

20.
马兰  毛建素 《环境科学》2014,35(8):3219-3224
近年来,伴随一系列铅污染综合整治行动,我国铅流有所改变.探究产生这些变化的深层原因,可进一步为资源环境改善提供依据.根据铅流分析框架,辨识出引起铅流变化的因素,包括规模性和技术性两类因素.在此基础上,围绕铅产量、废铅回收量等规模性指标,铅循环率、环境释放率等技术性指标,分别从消费、贸易、技术、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铅流改变的原因.结果表明,10年来铅制品国内消费量以年均24.7%的速度急剧增长,拉动了铅消费量增长;而铅消费增长又拉动了铅产量以年均14.2%的速度快速增长,进而最终拉动了国内铅矿石资源消耗量、铅矿石净进口量、废铅回收量的增长;铅制品国内消费率的增大方便了铅循环率的提高;国家宏观管理加强,通过关停规模小、技术落后的涉铅企业,并倡导先进技术的应用,为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铅环境释放率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