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地信息     
用化学沉淀法处理镍镉污泥镍镉污泥是在生产镍镉电池等产品时产生的工业废渣。长期以来,我国还没有妥善的方法进行处理。目前,上海每年有近二百吨这类污泥委托乡镇企业处理。他们把污泥拉回农村,提取了比较容易提取的镍以后,把镉和残镍污泥掩埋或填河浜,造成污染转移,埋下公害隐患。川沙县环境科学学会在上海市环保局和川沙县环保局支持下,组织科技力量对镍镉污泥处理进行研究试验,最终采用了化学沉淀法进行处理。经处理后,污泥中的镍、镉分离率分别可达97.91%和99.47%。回  相似文献   

2.
如何从废水处理以后的污泥中回收金属,过去的报道不多,我们采用湿法冶金中的浸取法分离回收镍-镉电池厂废水处理后污泥中的镉与镍,镉的回收率在90%以上,镍在95%左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废镉镍电池再资源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废镉镍电池再资源化研究具有重大的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火法及湿法再资源化技术各具特色。利用废镉镍电池制备M—Zn系软磁铁氧体材料是今后一个时期废镉镍电池再资源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王敏 《环境工程》2005,23(1):56-58
通过CdO、NiO酸浸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得知CdO、NiO二者的浸出条件有较大差异 ,实验确定了废镉镍电池中镉优先浸出的工艺条件 :5 0℃、pH =2的硫酸溶液中浸 5 0min ,在此工艺条件下 ,镉能 10 0 %浸出 ,而镍的浸出率只有 2 5 %。  相似文献   

5.
水样中镉镍的两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采用两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一次采用双峰双波长法 ,一次采用系数补偿法同时测定水样中的镉和镍。实验结果表明 ,以 5 Br PADAP为显色剂 ,镉和镍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为 544 .8nm和 559.2nm ,最小吸收峰均为 430nm ;镉镍的线性范围为 1~ 1 6μg/ 2 5mL。此法的灵敏度同单波长法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应用于合成和电镀水样中的镉镍的测定 ,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镉镍污泥是电池厂在生产镉镍电池时,废水经中和沉淀所成的产物。上海每年约有200吨此种污泥送往乡镇企业进行处理。由于处理方法不成熟,以致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因此,研究镉镍污泥综合治理的方法,对促使固体废物资源化及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实验(一)污泥的组成经分析,原渣组成见表1。  相似文献   

7.
以废旧镍镉电池为原料,探索盐酸溶解废镍镉电池的溶解条件,并用ICP仪检测镍镉电池溶液中金属离子含量。研究了硫酸铵-锌试剂-Tween-80体系萃取分离金属离子Ni(Ⅱ),Cd(Ⅱ),Co(Ⅱ)的行为。实验表明:Ni(Ⅱ),Co(Ⅱ)在pH6-9范围内,与锌试剂形成的螯合物可被Tween-80相完全萃取,而Cd(Ⅱ)基本不被萃取。进而实现了镍镉电池溶液中的Ni(Ⅱ),Co(Ⅱ)离子与Cd(Ⅱ)离子的分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国内低轨道卫星常用的储能电源镉镍蓄电池组的充退磁效应。方法在零磁场环境下,研究不同的充退磁参数(强度、频率、波形等)与充退磁效果的关系,考察其抗磁污染的能力以及不同的退磁场对其磁效应的影响。结果镉镍蓄电池组比较容易充磁,退磁强度为4.5 m T,频率为1.5 Hz,三方向退磁效果比较好。结论提出了适合镉镍蓄电池组的充退磁参数,提高了航天器部件磁试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清洁生产实践,对镉镍密封蓄电池的生产工艺进行评估、改造,加大实施规范化清洁生产审计力度,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镍镉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泡沫式镉极板 ,提出了一条“溶解 萃取 沉淀”法生产碳酸镉的工艺路线。试验探讨了H2 SO4 溶解活性材料、P2 0 4 萃取Cd、H2 SO4 反萃Cd、Na2 CO3 沉淀Cd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废旧电池的合理加工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欧许多国家不仅在商店,而且直接在大街上都设有专门的废电池回收箱,将收集起来的废电池先用专门筛子筛选出那些用于钟表、计算器及其他小型电子仪器的“钮扣”电池。它们中一般都含有汞,可将汞提取出来加以利用,然后用人工分拣出镍镉电池。法国一家工厂就从中提取出镍和镉,再将镍用于炼钢、镉则重新用于生产电池。其余的各类废电池一般都送往垃圾场掩埋在地下,同时还得使其有害物质不会污染地下水质。这种做法不仅花费太大(例如:在德国掩埋一吨废电池费用达1700马克),而且仍造成浪费,因为其中尚有不少可作原料的有用物质。瑞士…  相似文献   

12.
2011年中国钢铁行业典型有害重金属大气排放清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年鉴等统计资料,采用排放因子法,对2011年我国钢铁行业生产活动导致的汞(Hg)、铅(Pb)、镉(Cd)、砷(As)、铬(Cr)、镍(Ni)等6种有害重金属的大气排放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分省区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1年中国钢铁行业汞、铅、镉、砷、铬、镍大气排放量分别约为18.8, 3745.8, 39.4, 132.2, 241.2, 105.3t;钢铁行业重金属大气排放集中在环渤海经济圈以及长三角地区,其中河北东部及中南部、山东中部等钢铁冶炼企业集中地区重金属大气排放强度较大;钢铁企业内部炼钢工艺对重金属大气排放贡献率较高,其中转炉工序对砷、铅排放贡献率较大,电炉工序对于镉、镍贡献率较大.  相似文献   

13.
检测发现泽雅水库底质中的铜、锌、铅、镍、铬基本处于自然背景值水平,属于轻微生态危害;镉超出国家土壤三级标准,属于强生态危害,其超标主要是由当地土壤的地质含量造成。参照国外相关标准,镉元素尚未构成污染威胁。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市郊区3家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对象,分析了重金属含量及特征,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污泥中铜、锌、镍、总铬、镉、铅、汞和砷8种重金属含量都高于背景值,其中铜、锌、镍和总铬含量超过农用、园林绿化、土地改良、混合填埋、制砖和水泥熟料生产用泥质标准,也超过美国和欧盟的农用污泥标准要求,适合焚烧处置.不同种类重金属在污泥中含量不同,铜、锌和总铬高于镉、镍、铅、汞和砷;重金属含量随污水厂不同而变化,这与污水来源和处理工艺有关.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污泥中铜、镉具有极高生态风险性,污染处置中应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每立方厘米的金属,如金、银、铜、铅、锌、镍、镉、铬、汞、锰等大约45种,其中有一些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对人体起着主要作用,这些属于重金属的微量元素有:Fe、Cu、Zn、Cr、Co、Mn、Sn、Mo、V等。环境中所指的重金属有: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总铅、总镍等,并将他们列入一类污染物。通过本次突发性事故的回顾,感觉以下六字诀对本案的有效处置起到了关键作用:快、准、拦、堵、截、引。  相似文献   

16.
生活在佛罗里达,Orlando(奥兰多)雨水塘和天然湖泊池塘中的红色太阳鱼,大嘴蛙(虫卢)鱼和蓝腮太阳鱼经分析含有镉、镍、铜、铅和锌等重金属,由此得出结论(1)生活在雨水塘中的鱼含有重金属(2)以不同饲料为生的鱼,含有重金属的量也各不相同。雨水塘中红色太阳鱼镉、镍、铜、锌、铅的含量高于对照塘(天然塘)。雨水塘中大嘴蛙(虫卢)鱼镉、锌的含量高于对照塘。与对照塘中的蓝腮鱼的含量相比较,雨水塘中的蓝腮鱼则含有大量的铜。  相似文献   

17.
近日 ,由江门五邑大学和江门市环科所共同承担的废电池综合利用新技术项目通过专家鉴定 ,为废电池的处理提供了一条出路。据介绍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溶剂萃取工艺处理废镍氢、镍镉电池生产出电池级硫酸镍。目前 ,该成果已由江门市芳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产业化 ,并经江门市长顺化工有限公司电池球镍生产线试用 ,从而为江门市建成电池生产基地、实现循环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产业配套思路新技术使废电池变废为宝@华文  相似文献   

18.
镉为人体不需要的元素,人体中的镉是出生后从外环境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摄取而蓄积的。慢性镉中毒的临床表现为肺气肿、骨质改变与贫血。日本发现某些地区由于长期食用被污染的、含镉量很高的米和水而发生痛痛病(骨痛病),主要病变为骨软化,疼痛始于下肢,后遍及全身直至卧床不起。铬酸盐粉尘及铬酸雾可引起鼻中隔穿孔,部分长期接触者有头痛、消瘦、消化功能紊乱及胃肠道溃疡、轻度肾损伤的现象。炼铬铁工人肺癌发病率较高,铬的致癌问题越来越引起注意。镍通常从饮食中摄入,被认为可诱发肺癌和鼻窦癌。国外曾报道,镍引起的肺癌平均发病…  相似文献   

19.
生活在佛罗里达,Orlando(奥兰多)雨水塘和天然湖泊池塘的太阳鱼,大嘴蛙卢鱼和蓝腮太阳鱼经分析含有镉、镍、铜、铅和锌等重金属,由此得出结论(1)生活在雨水塘中的鱼含有重金属(2)以下同饲料为和的鱼、含有重金属的量也各不相同,雨水塘中红色太阳鱼镉、镍、铜、锌、铅的含量高于对照塘(天然塘)。雨水塘中大嘴蛙卢鱼镉、锌的含量高于对照塘。与对照塘中的蓝鳃鱼的含量相比较,雨水塘中的蓝鳃鱼则含有大量的铜。  相似文献   

20.
选择云南省文山州3家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畜禽养殖场开展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用网格法进行随机布点,每个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共布设5个监测点位,监测项目为pH、镉、锰、砷、铅、铬、镍、锌、钴、铜、钛。结果表明:在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3个监测区域内15个点位中,共有11个点位超标,超标率为73%,超标因子主要为镉、铬、铜、镍。依据监测结果分析了超标的原因,提出了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