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浩翰的宇宙中有一颗蓝色不发光的行星,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它沿自己的轨迹已经绕日运行了约60亿年。地球蕴育、滋养着最富色彩的——生命。它有可供生命生存的空气、水、二氧化碳、氧、氮、土壤等,而这些物质成分却是其他星球所望尘莫及的。中国“后羿射日”的神话,说的是曾经有过九个相同的太阳,然而就是在神话传说中也不曾有过与地球同姓氏的行星。地球只有一个,仅仅只有一个! 旖旎的自然风光,富饶的自然资源,丰厚的土地,是地球馈赠予生命的最珍贵最永恒的礼品。是地球造就了百态千姿的生物,造就了人类。人类从诞生  相似文献   

2.
茫茫宇宙中,银河系的边缘有一颗蔚蓝的行星,她叫地球,她是人类的家园,也是人类的母亲。地球妈妈是伟大的,无私的,她把所拥有的一切全都给了自己的儿女——人类。而人类呢?却处处破坏环境,地球妈妈也在渐渐地衰老。记得小时候,家乡有一条河,它是那样清澈见底,河边绿草如茵,有许许多多的小花。我经常和小伙伴采花、捉鱼、摸虾。这里成了我们的乐园。可过了几年后,河边的一切都消失,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四处是震耳欲聋的噪声、刺鼻的气味、弥漫的烟雾,天空不再蓝了。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近年来,城市的发展速度极快。在十九世纪初,地球上城市人口只占2%,全世界达10万人口的城市还不到50座。到本世纪初,世界上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就有10座。到五十年代,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就有  相似文献   

4.
正朋友们,你尝过口渴的滋味吗?你知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已经为数不多了,但用掉的资源中有很多都是被人类污染和浪费了吗?"如果人类再不珍惜水资源,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小草青青,踏之何忍。""地球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抬起手,大家一起做环保!"这些都是随处可见的广告标语,可大家真的都做到了吗?很多人可能早已麻木不仁了。但难道我们能允许自己在将来没有水喝吗?  相似文献   

5.
水和空气一样,都是我们赖以生存在这个地球上的元素.水资源不仅是一个国家发展与稳定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维持人类乃至地球生命的最重要因素.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很多河流和不少城市地表水和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饮用水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还有不少农村的群众喝不上干净的水,饮用水含有高氟、高砷等有害物质.水质性缺水和水源性缺水并存,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其目的是要唤醒人们认识地球的重要,地球的可爱与地球的危机。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是"只有一个地球"(onlyoneEarth)。的确,在千千万万的星球中,只有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也是惟一的家园。地球繁荣,人类幸福;地球衰亡,人类毁灭。在宣传地球日的许多宣传画中,有一幅美术作品极为成功,流传全球。这幅《地球--最可爱的家》,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史密松学会推出的宣传画,发表在各种报刊上。原画的英文标题  相似文献   

7.
杜晓 《环境教育》2006,(4):33-33
有一次,老师让我用”地球”二字造句,我说:”地球是人类的妈妈。”不错,地球是人类的妈妈,她原本有着美丽的容貌,也有着漂亮的外衣,是一个美丽而有活力的母亲。因为地球上有丰富的资源,所以地球上能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和幼小的生灵,才能使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下来,繁衍后代。然而,就在这几十年的光阴里,地球妈妈突然病了,一片片树林倒了下去:一个个工厂发出呛人  相似文献   

8.
<正>从城市变迁、消费观念、传统文化等多方面渗透到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教育中,探寻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地球孕育了生命,而多样的生命形态又影响了地球。蓝藻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使得我们的每一次呼吸里都有它们的生命印记;蚯蚓在土壤里默默耕耘,帮助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种植者,文明孕育而生;酵母吸收糖分放出酒精,为李白的诗歌增添了几分豪情。今天,人类也已经成为能够  相似文献   

9.
<正>众所周知,地球是唯一可以乘载人类生命的星球。人类在地球上生活已有几百万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就是依靠地球上的资源生存、繁衍、发展的,所以,地球是人类的母亲。近年来,由于人类随心所欲的滥伐林木,破坏水源,污染空气……让原本美丽无瑕的地球母亲变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雾霾、赤潮、沙化等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地球母亲给我们一次次亮起了红灯,发出了警告。再长此以往下去,这位母亲将快速老去,  相似文献   

10.
人人都知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是人类与所有生命共同的地球.生命的延续,人类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自然资源.而面对今天地球的现状,每一个稍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为地球的明天而忧虑.最新研究表明:地球真的受伤了,大批的物种灭绝正在地球上发生,每20分钟就有一种动物或植物从地球上消失.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协调好青山绿水和金山银山的关系,考验着我们的智慧。我们生活的环境中,花草树木随处可见,很多人可能熟视无睹,反过来想一下:广大城市和乡村,草木突然消失后,大地上光秃秃的,必然会有一种衰败感、恐惧感和绝望感。草木和人类一样,有呼吸、有生命、有品性。自从人类在地球出现以来,就自始至终和草木为伴,尤其是进  相似文献   

12.
地球是我们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想一想,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其他的生物都消失了,人类成为地球上唯一的生物,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人类还能够生存在地球上吗?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请你不要随意捕杀野生生物。  相似文献   

13.
人类为了发展,在地球上修筑了成千上万条公路。这些公路穿越地球陆地的大部分地区,将人们快捷、方便地联系起来。公路大部分建在城市和人类聚居地,还有许多修建在荒山野岭之中,而这些地区,则是野生动物出没的领地。公路一旦修建起来,特别是在中间完全隔断的高速公路上,连续不断的隔断墙,以及川流不息的车辆,对动物出没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野生动物葬身于滚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2005,(4):52-52
地球是我们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想一想,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其他的生物都消失了,人类成为地球上唯一的生物,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人类还能够生存在地球上吗?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请你不要随意捕杀野生生物。  相似文献   

15.
环保小百科     
小文 《环境教育》2005,(12):28-29
环境保护参考数字△如果天不下雨,地球上可用淡水仅够人类用4年多。△如果把地球的水装在一个5升大的水桶里,可供人类使用的只有一汤匙。△如果南极的冰川都化成水,地球上的海水将上升60米,许多城市将被淹没。△目前,全世界在水中检测出的有机物有2221种。△由饮水引起的疾病占所有人类所患疾病的80%。△由水传播的40种传染病,在全世界范围内仍未得到控制。△在20世纪,世界人口增长了两倍,而人类的用水增长了5倍。△全球1/3的家庭必须到家外去打水。现在,东非的女孩和女人们从家到打水地平均要走21分钟。△如果按耗水量计算,世界上最贫穷的…  相似文献   

16.
《绿色视野》2009,(11):31-34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什么是湿地?湿地的功能是什么?城市湿地的功能和现状如何?安徽省的湿地情况是怎样的?我国在生态湿地保护中存在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拯救地球120     
马添 《环境教育》2012,(8):81-81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6亿的年前。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诞生在浩瀚的宇宙中,她是那样美丽。那就是我们的母亲——地球。46亿年后的今天,她虽风华正茂,但不再意气风发,因为他最小的孩子——人类,令她很伤心。人类在破坏地球的同时,也在毁灭自己。因为森林被破坏,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地球上将会有100万种生物逐年消失。这是多么可怕的啊!到那时,亚洲象和东北  相似文献   

18.
席德强 《环境教育》2009,(11):58-58
地球诞生已经有46亿年了,最原始的生命是在地球诞生10亿年以后出现的。数十亿年生命的演化,不断改变着地球的环境,使地球从毫无生命迹象的荒芜之地,逐渐演变成生命的乐园。然而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特别是最近100年来,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进步,地球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酸雨、洪涝灾害、旱灾等越来越频繁地发生。温室效应越来越显著。工业发展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导致越来越多的村庄成为癌症村。  相似文献   

19.
据说渡渡鸟是地球上最早灭绝的鸟类。可能是在科学的水塘里泡得太久了,我总觉得这话不太可靠。如果说它是地球上人类有记载的最早灭绝的鸟类还差不多。  相似文献   

20.
鲁枢元 《环境教育》2005,(11):51-55
本文认同地球已经进入“人类纪”这一学术界的最新判断,而且认为“人类纪”远远不仅是一个地质科学概念,同时也是一个跨越了人与自然的多学科的概念,一个全体地球人类都不得不密切关注的整体性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纪”才是真正意义上“全球化”,一种充盈着生态学意味的“全球化”。而“精神圈”的存在则是“人类纪”的重要表征。人类在酿造了地球生物圈的种种危机的同时,也给地球的精神圈遗留下种种偏执和扭曲、空洞和裂隙。修补地球破碎的“精神圈”,是文学艺术在“人类纪”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