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鄂尔多斯市涉源企业的含密封源仪表使用场所进行监测,掌握各企业的辐射防护水平,并对辐射环境进行了评价。依据《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Z 125-2009)》标准,使用AT1123型X,γ辐射剂量仪对含密封源仪表5cm、100cm及环境进行γ剂量率监测,并对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计算或监测。监测的31家企业,284台含密封放射源仪表表面5cmγ剂量率范围是0.071~75μSv/h,100cmγ剂量率范围是0.058~4.400μSv/h,仪表安装环境γ剂量率范围是0.060~0.280μSv/h,厂区环境剂量γ剂量率范围是0.076~0.164μSv/h;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值0.008~0.640mSv。监测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含密封源仪表防护状况良好,符合国家家标准,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值均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应加强企业辐制度建设和辐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新疆城市放射性废物库2012—2016年的γ剂量率、中子剂量率、表面沾污、氡浓度、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比活度以及地表水核素含量变化情况。监测结果表明:新疆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库区内新库、老暂存库以及库外周围γ辐射剂量率和中子剂量率均处于乌鲁木齐市正常本底水平,表面沾污和氡浓度均未见异常,库区周围环境地表水白鸟湖总α、总β放射性浓度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土壤中γ核素均在乌鲁木齐市环境土壤天然放射性水平范围中。通过废物库的监测,对掌握新疆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周边放射性水平,开展环境辐射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国产ETLD-80型热释光环境剂量计调查了哈密地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结果表明,哈密地区室外、室内宇宙射线电离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分别为(3.7±0.3 )、(3.3±0.3)×10~(-8)Gy/h,人口加权平均值分别为3.2和2.8×10~(-8)Gy/h.地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分别为(5.8±0.9)、(7.7±1.2)×10~(-8)Gy/h,人口加权平均值分别为5.0和6.6×10~(-8)Gy/h.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居民有效剂量当量为71.7μSv/a(宇宙辐射298μSv/a,地球γ辐射419μSv/a).  相似文献   

4.
厦门市区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规定>,在厦门城市建城区开展了原野、道路和建筑物室内γ辐射剂量率监测,查明了市区环境的天然放射性水平现状,为厦门市放射性环境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新疆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1984年~1989年新疆环境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的调查方法及其结果.在全区海拔-154~ 5 300(米)的广大区域,布测点 1624个,含25×25(km)网格点740个,各类加密点 884个.结果表明:1.原野γ辐射剂量率的范围值,按网格、面积加权和人口加权的均值,依次分别是(1.17~32.64),5.81、5.76和 5.94(×10~(-8)Gy·h~(-1); 2.道路上γ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的均值为 5.63×10~(-8)Gy·h~(-1);3.建筑物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网格和人口加权的均值分别是9.92和 9.86(×10~(-8)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网格和人口加权的均值,室外分别是4.40和 4.01(×10~(-8)Gy·h~(-1)).室内分别是3.90和3.55(×10~(-8)Gy·h~(-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不包括中子成分)按网格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外分别是10.22和 9.77(×10~(-8)Gy·h~(-1))室内分别是13.82和13.42 (×10~(-8)Gy·h~(-1));6.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全区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857μSv.其中γ辐射和宇宙射线所致分别为535和 322μSv;所致居民年集体有效剂量当量为 11 207man·Sv;7.新疆属正常本底辐射水平地区,但局部区域原野γ辐射剂量率偏高(20~30×10~(-8)Gy·h~(-1)).  相似文献   

6.
居室石材放射性监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GB 6566- 86《建筑材料放射性卫生防护标准》及JC 51 8- 93《天然石材放射防护分类控制标准》 ,作为居室石材放射性监测依据 ,使用X γ剂量率仪对部分居室石材的放射性水平进行了现场监测 ,结果表明 :进行现场测量时 ,当X γ剂量率仪的探头质心距地面 1 0cm、测量值小于 1 2 3nGy/h± 5nGy/h时 ,可以确定该石材属于A类 ,能用于居室装饰 ;当测量值大于 1 2 3nGy/h± 5nGy/h时 ,要进一步做γ放射性比活度测量 ,以确定其放射性水平是否超标。  相似文献   

7.
大同市环境监察支队对大同市某医院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及近距离遥控后装机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环境辐射水平进行了调查。表明,加速器及近距离遥控后装机室内X、γ辐射剂量率,在关机或开机状态下监测结果变化不明显,基本在本底范围内。加速器及近距离遥控后装机室外X、γ辐射剂量率范围接近1987年“全国放射性水平调查”的天然贯穿辐射剂量平均值;屋顶X、γ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也居正常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8.
利用IED22000A便携式微机多道能谱仪对成都市区土壤的天然放射性核素进行了直接就地测量,估算出天然环境放射性核素^238U、^232Th、^40K的比活度范围分别为10.37~77.19Bq/kg、17,85~225.74Bq/kg、284.83~892.67Bq/kg;外照射指数范围为0.16—0.8;离地面1m高的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值为83.23nGy/h;1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34~0.70mSv;等效镭浓度的变化范围是59.06-386.45Bq/kg,均值为164.15Bq/kg。各项指标均在容许范围之内,因而成都市属于外照射水平的安全区域,人居环境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和田地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的调查研究并得出结论。首次采用网格及加密布点的方法布点.对103个测点的原野、道路和建筑物室内进行了外照射贯穿辐射测量。和田地区及所辖各县(市)的外照射贯穿辐射和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属正常本底辐射水平。全地区原野、道路和建筑物室内的陆地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10-8Gy·h-1)按网格的均值依次是5.63±0.82、5.66±1.16和10.23±1.01,原野和室内陆地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10-8Gy·h-1)的人口加权均值依次是6.15±0.93和10.87±1.30;室外和室内贯穿辐射(不包括中子成分)致空气吸收剂量率(×10-8Gy·h-1)按网格(人口加权)的均值依次分别是10.37±1.18(10.58±0.75)和14.50±1.17(14.83±1.13);天然贯穿辐射(不包括中子成分)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943.93±63.16(μSv),致居民年集体剂量当量为1096.57±73.37(man·SV)。  相似文献   

10.
核设施外围环境γ辐射剂量率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点监测对象。采用瞬时测量、热释光测量以及自动站连续测量3种方法分析了四川某核设施外围2011—2021年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周边居民辐射累积剂量以及这3种方法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核设施运行未对周围环境辐射水平造成显著影响;瞬时测量和自动站连续测量监测数据较为稳定,热释光测量易受周围环境影响造成数据波动。因此,在采用热释光测量法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时应加强对热释光剂量片布放、收取、运输、测量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并开展热释光剂量片宇宙射线响应值的测量。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公众相关的放射性本底数据库,掌握环境介质的放射性水平和变化趋势,科学评价放射性水平及对人群健康效应的影响,新疆辐射环境监督站持续开展了对乌鲁木齐市周围环境介质放射性监测工作.本文给出了2013—2017年乌鲁木齐市气溶胶、沉降灰、土壤和地表水、饮用水中放射性核素水平以及γ瞬时剂量率和γ累计剂量的调查测量结果.调查...  相似文献   

12.
以江苏省稀土行业废渣实际情况为背景,基于国内外对天然放射性物质(NORM)的管理限值水平,通过理论研究和模型构建,建立了废渣中放射性核素质量活度与现场γ剂量率之间的关系。通过现场实验和样品γ谱核素分析结果进行模型修正,在留有足够安全冗余的情况下确定现场γ剂量率筛选水平,并提出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NORM废物γ剂量率筛选现场检验程序。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库区辐射环境安全和库内放射源实体安全,对2016—2021年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库区环境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库区的γ辐射剂量率满足《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贮存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库区表面污染水平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的规定,库区气溶胶历年监测数据一致性较好。此外,库区完善的安防措施为库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运行未对库区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库区辐射环境质量良好。废物库的运行状态良好,库区辐射安全可控,其安全运行对保障全省核技术利用产业的发展和辐射环境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新疆某铀矿生产场所及周围居民村环境γ外照射水平的结果.结果表明:铀矿区生产场所γ外照射剂量率高于对照区,铀矿生产场所周围居民村环境γ外照射剂量率与对照区居民村的γ外照射剂量率相近.经估算得出了采矿、水冶工种人员和附属设施工种人员受到γ外照射最大年有效剂量当量仅为我国放射防护基本标准规定限值的9.1%和1.8%.这一附加剂量,对放射职业工作者的健康不会造成损伤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于测量环境水平γ辐射剂量率的仪器,必须具备良好的性能,以保证测量数据正确可靠.为此,在仪器出厂时,仪器投入使用后每隔一年以及经修理后,都应送计量标准所进行检定;由于仪器的工作状态在使用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变化,因而在使用过程中还应  相似文献   

16.
参考计量技术规范《固定式环境γ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仪现场校准规范》(JJF 1733—2018),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78台高气压电离室开展辐射特性测试。现场校准方面,仅88%的电离室满足1±0.2的响应范围要求;78台电离室的重复性均不超过1%,响应的非线性均不超过6.5%,符合规范要求。针对电离室开展辐射性能测试,发现电离室在9.0×10-2~1.0×109 μGy/h范围内的响应均不超过1±0.2;电离室对164 keV以上的光子的能量响应趋于1.0,对60 keV以下的光子无响应能力,而当光子能量在60~164 keV范围内时,响应曲线会因γ光子与电离室内部惰性气体的光电效应出现"鼓包";电离室不具备对核临界事故脉冲辐射的监测与警示能力;电离室能够在2 s内给出测量范围内的准确示值,但在分段电压的交界处,响应时间会延长至180~360 s;电离室的响应受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大小不足±0.01,表明电离室的环境适应性优良。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辐射监测数据的准确,江苏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组织了2011年全省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比对。结果表明,22台仪器测量结果满意,1台仪器测量数据可疑,所有仪器均未出现不满意或离群结果。测量比对有效地发现了测量存在的问题,保证监测工作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环境γ辐射水平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和规律,通过余弦模型对连云港田湾核电站2005—2008年度γ辐射连续监测自动站的月均值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实际值进行拟合比较,得到拟合曲线与实际曲线吻合,余弦模型能反映出γ辐射水平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大面积环境辐射调查中往往需要对多个均值进行比较,如不同性质的地面、各种道路、不同类型建筑物室内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平均值之间的比较等.比较的整个统计学过程可用下列形式表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反相流动注射新技术和ABEI——H_2O_2——CO(Ⅱ)化学发光体系,测定了天然水中痕量钴.该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10~(-11)g/ml——1×10~(-7)g/ml,检出限为1×10~(-11)g/ml.对5×10~(-10)g/mlCO(Ⅲ)的13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2%.分析速度为90样/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