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氧化-混凝法处理碱性高砷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碱性高砷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 ,针对常规混凝法除砷的缺点提出了氧化 混凝工艺。结果表明 ,用氧化 混凝工艺除砷效果显著 ,废水经处理后砷含量低于 0 5mg/L ,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氧化 混凝除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pH值为 6— 7,H2 O2 用量为 2 5 % ,氧化时间为 10min ,Fe2 (SO4) 3 用量为 2 5g/L ,PAM用量为 11 2 5mg/L。  相似文献   

2.
混凝沉淀法处理含砷选矿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钨矿含砷选矿废水砷含量高且砷以As(V)为主要存在形态,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详细考察了生石灰、硫酸亚铁和六水三氯化铁3种混凝剂对废水中砷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PAM投加量40 mg/L,静沉时间60 min条件下,比较分析3种混凝剂对砷的去除效果,三氯化铁为最佳除砷混凝剂。三氯化铁最佳除砷工艺条件为:pH 7.5,三氯化铁投加量986.67 mg/L,混凝反应时间25 min,PAM投加量为40 mg/L,静沉60 min,含砷选矿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砷去除率可达99.14%,出水砷浓度降至0.361 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3.
采用混凝-膜过滤组合工艺处理鳗鲡养殖废水,实验研究了混凝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确定了最佳的混凝剂和助凝剂,并对水体进行2种膜工艺的处理。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铁(PAFC)是处理鳗鲡养殖废水的理想混凝剂,最佳用量为30 mg/L;加入助凝剂壳聚糖,能有效提高混凝剂污染物去除效果,助凝剂最佳用量为0.3 mg/L,pH值约为6.0;膜分离可以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在系统进水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为6.82~7.65 mg/L,氨氮质量浓度为0.78~0.92 mg/L,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35~0.39 mg/L,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2.49~3.07 mg/L,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为0.74~0.89 mg/L,水温为20~28℃时,混凝-膜过滤组合方法对养殖废水中5项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75.6%、61.2%、82.9%、37.5%和59.1%。但总体而言,混凝-膜组合工艺在水产养殖废水应用中处理效果明显,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混凝-Fenton氧化-Fe0还原预处理高浓度硝基苯生产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混凝-Fenton氧化-Fe0还原工艺预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考察各反应阶段硝基苯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聚铁混凝性能优于聚铝;初始COD为17 350 mg/L、硝基苯浓度为10 050 mg/L的废水,在pH=4,聚铁投加浓度3 300 mg/L时,COD和硝基苯去除率分别为63%和62%;混凝沉降后的上清液用Fenton试剂氧化,可在较宽pH(3~6)范围内降解硝基苯,当H2O2(30%)浓度为6 000 mg/L,Fe2+浓度为168 mg/L时,氧化效率最高;聚铁混凝-Fenton氧化后的出水用Fe0还原,最佳还原条件为:pH=3,Fe0浓度1 500 mg/L。原水经聚铁混凝-Fenton氧化-Fe0还原后,COD和硝基苯总去除率分别达90%和98%,总药剂成本约12.4元/t。处理后废水硝基苯浓度为168 mg/L,适宜进行后续的厌氧-好氧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5.
造纸中段废水的混凝-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就混凝-臭氧氧化组合工艺对造纸中段废水生物处理出水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a(OH)2对废水色度、TOC、COD和254 nm的紫外吸收值(UV254)的去除效果均优于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PAC/PAM);Ca(OH)2-O3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也优于PAC/PAM-O3工艺.当Ca(OH)2投加量为1 g/L、臭氧投加量为50 mg/L时,废水色度降低至10倍以下,COD小于150 mg/L.经Ca(OH)2混凝处理后,相对分子量在0.5~1.0 ku和10.0 ku以上的有机物显著减少;进一步臭氧氧化处理后,除0.5 ~1.0 ku范围的有机物大幅度增加外,其余分子量有机物显著减少.由于对色度贡献很大的大分子量物质的去除,废水的色度显著下降直至无色.  相似文献   

6.
采用直接混凝、直接水解 -接触氧化的生化处理以及混凝 -水解 -接触氧化 3种不同工艺对某酶制剂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 ,针对浓度为 6 2 0 0mg/L的原水 ,用本单位的混凝剂 4号进行直接的混凝处理 ,在加入量为 10 0mg/L时可以得到 6 6 %的CODCr处理率 ;同样浓度的原水直接进行水解 -接触氧化生化处理 ,在 34h的停留时间后可以达到国家二类二级排放标准 ;经过混凝处理后的出水进行的生化实验则表明 ,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生化停留时间可缩短至 2 2h。  相似文献   

7.
采用泥回流处理彩色显像管含氟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中和、混凝沉降法除氟过程,研究了彩色显像管工业废水除氟的适宜工艺条件,现场试验表明:应用泥回流处理技术,采用高效絮凝剂处理含氟废水,排放废水氟含量可稳定在4-6mg/L之间,低于排放标准(10mg/L),同时废水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8.
高浓度钻井废水的混凝-催化氧化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华北油田某深井的高浓度钻井废水(COD高达14 460.0 mg/L)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酸化-混凝-催化氧化-吸附的组合处理工艺。重点研制了钻井废水催化氧化处理催化剂(镍基催化剂),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条件。着重考察了催化氧化处理的工艺条件,在pH值为4,次氯酸钙投加量为4.4 g/L,催化剂投加量为1.6 g/L的条件下COD降至403.5 mg/L,进一步吸附处理后COD降至139.9 mg/L、色度为30倍、石油类含量为3.8 mg/L、pH为8.0和SS浓度为52mg/L,最终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处理成本为84.8元/m3。  相似文献   

9.
酶制剂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混凝、直接水解-接触氧化的生化处理以及混凝-水解-接触氧化3种不同工艺对某酶制剂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针对浓度为6200mg/L的原水,用本单位的混凝剂4号进行直接的沸凝处理,在加入量为100mg/L时可以得到66%的CODCr处理率;同样浓度的原水直接进行水解-接触氧化生化处理,在34h的停留时间后可以达到国家二类二级排放标准;经过混凝处理后的出水进行的生化实验则表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生化停留时间可缩短至22h。  相似文献   

10.
ClO2氧化/TiO2复合吸附剂协同体系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lO2 氧化/TiO2 复合吸附剂协同体系对处理实际印染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OD为750 mg/L、色度为250倍、SS为100 mg/L的1 000 mL印染废水,当溶液pH为4.0、ClO2 用量20 mg/L、TiO2 复合吸附剂用量2.5 g、反应时间和吸附时间分别为2、8 min时,处理后的废水COD<100 mg/L、色度<40倍、SS<70 mg/L,达到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92)排放要求.并对两者的协同机理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COD、色度和浊度无法达标的问题,实验研究了异相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法和混凝沉淀法以及二者联合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分别探讨了H2O2、FeOOH投加量、初始pH,混凝剂投加量及种类对COD去除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运行条件,采用GC-MS分析了联合工艺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规律。异相Fenton试剂催化氧化静态实验研究表明,当H2O2(10%)投加量为2 mL/300 mL,FeOOH投加量为3 g/L,初始pH为4~6之间,处理效果最佳;混凝沉淀实验中最佳的混凝剂为聚丙烯酰胺阳离子,最佳投加量为8 mg/L。异相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混凝沉淀联合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出水COD基本在90 mg/L左右,浊度为0.8NTU左右,色度为40度以下,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GB8978-1996)。GC-MS分析显示,联合工艺能有效减少废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和浓度,并将废水中长链大分子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分解为短链的小分子化合物,构成联合工艺出水COD的主要是小分子有机物,尤其是卤代烷烃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酸化沉淀-超滤-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A/A/O生化处理等联合工艺处理酚类、硝基苯类废水。设计处理水量:物化预处理2 m^3/h、生化处理3 m^3/h。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出水pH6~9,COD≤500 mg/L,SS≤400 mg/L,NH3-N≤50 mg/L,TP≤2 mg/L,酚类≤0.5 mg/L,硝基苯类≤2,盐分≤5000 mg/L,出水水质优于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评价了大塘污水处理厂混凝-生物接触氧化-臭氧氧化工艺对印染废水的处理特性,分析处理过程中COD、色度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混凝-生物接触氧化-臭氧氧化工艺出水COD浓度最优水平值(TPSs-3.84%)为18.7 mg/L,中间水平浓度(TPSs-50%)为45 mg/L,COD浓度保证值(TPSs-95%)为62.7 mg/L,优于排放标准;工艺出水色度最优水平值(TPSs-3.84%)为10倍,中间水平浓度(TPSs-50%)为40倍,出水保证值(TPSs-95%)为45倍。其中,臭氧氧化在印染废水出水COD和色度的深度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将出水COD达标保障率由原来的91%提高到100%、出水色度的达标保障率由0%提高到90%。  相似文献   

14.
Fe/C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生化法处理染料母液废水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Fe/C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强酸性染料生产母液废水。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该强酸性母液废水具有理想的处理效果。在铁炭处理单元,当铁炭比为2.5∶1,曝气量为90 L/h,HRT=80 min时,单级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77.2%和48.7%,BOD5/COD升高至0.30;Fenton氧化处理单元,当30%H2O2投加量为3 mL/L,pH=3.5,HRT=80 min时,单级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3.6%和77.4%,BOD5/COD升高至0.48。再经过混凝沉淀和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废水的色度和COD总去除率可分别高于99.8%和99.2%。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中和、混凝沉降法除氟过程,研究了彩色显像管工业废水除氟的适宜工艺条件。现场试验表明:应用泥回流处理技术,采用高效絮凝剂处理含氟废水,排放废水氟含量可稳定在4-6mg/L之间,低于排放标准(10mg/L),同时废水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6.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对难处理络合铜镍电镀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H2O2初始浓度、[Fe2 ]/[H2O2]、反应时间和温度、混凝液pH、混凝剂质量浓度对处理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废水的降解途径和机理.结果表明,在体系初始pH=4,温度30℃,H2O2投加量为800mg/L,[Fe2 ]/[H2O2]=0.1,反应时间60 min,混凝液pH=8及混凝剂质量浓度为500mg/L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为96.98%,Cu2 为99.91%,Ni2 为99.92%,处理水完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依据GC/MS对X-GN降解最终产物的分析结果,推导出废水的基本降解机理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Fenton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处理络合铜镍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对难处理络合铜镍电镀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H2O2初始浓度、[Fe^2+]/[H2O2]、反应时间和温度、混凝液pH、混凝剂质量浓度对处理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废水的降解途径和机理.结果表明,在体系初始pH=4,温度30℃,H2O2投加量为800mg/L,[Fe^2+]/[H2O2]=0.1,反应时间60 min,混凝液pH=8及混凝剂质量浓度为500mg/L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为96.98%,Cu^2+为99.91%,Ni^2+为99.92%,处理水完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依据GC/MS对X-GN降解最终产物的分析结果,推导出废水的基本降解机理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干法腈纶废水的特点及目前混凝剂产品使用现状,采用无机混凝剂单一与无机/有机混凝剂复配进行混凝实验,确定最佳混凝剂和最佳混凝条件.结果表明:(1)单一无机混凝剂处理干法腈纶废水时,聚合硫酸铁(PFS)的混凝效果要好于其他无机混凝剂.当废水pH为11.03、PFS用量为700 mg/L时,COD去除率达到20.89%,较现有干法腈纶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的混凝处理方法提高了7.89%~10.89%.(2)PFS与聚丙烯酰胺(PAM)复配的混凝效果明显比单一PFS好;PFS与阳离子型PAM复配的混凝效果最好,其最佳用量分别为400、7 mg/L,COD由1 700.00 mg/L降到1 331.44 mg/L,去除率达到21.68%,较现有干法腈纶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的混凝处理方法提高了8.68%~11.68%.  相似文献   

19.
联合运用聚铁混凝-臭氧-曝气生物滤池(BAF)对晚期垃圾场的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在废水进水COD=601mg/L,色度=400倍时,提出最佳工艺条件:聚铁0.6 mL/L,臭氧用量144 mg/L,BAF停留时间7 h。研究表明,聚铁去除大部分悬浮性有机物,臭氧降解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BAF进一步降解有机物,最终出水COD为75 mg/L,深度处理成本仅为5.5元/t。  相似文献   

20.
利用Fe(Ⅲ)-亚硫酸盐体系对实际含砷酸性废水通过混凝-氧化-混凝工艺进行处理,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工艺过程进行优化,结果发现二次多项式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实验结果,根据模型所预测的最优条件是在氧化过程中p H为3.53、250 m L原液中Fe(Ⅲ)投加量为0.46 mmol、Na2SO3投加量为0.60 mmol,最终的响应值总砷去除率为90.70%,根据模型所预测的最优条件进行实验,得到总砷去除率实验值为93.90%,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偏差为3.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