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对多种炼厂废料的大量实验比较分析,由于A#剂与B#剂在化学组成上具有互补性,可以将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复合再生剂。通过一定比例复合再生剂的调和作用,成功地使废旧沥青再生。再生后沥青性质完全满足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质量标准(GB50092-96)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孙吉书  李文霞  王鹏飞  李宁利 《环境工程》2022,40(1):169-174+230
为了降低沥青烟雾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在沥青中添加外加剂,开发出一种环境友好型复合抑烟沥青,并对其性能、作用机理、经济及环境效益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热重实验,分析Sasobit和氢氧化铝(ATH)在单掺及复配时的抑烟效果,结合基本物理性能测试优选出外加剂的最佳比例,并对该比例外加剂下的沥青进行了性能分析。然后,通过红外光谱和热重实验,分别研究沥青及外加剂的官能团变化及外加剂的抑烟规律,从而进一步分析复合抑烟沥青的作用机理,并对其经济及环境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外加剂最佳的复配比例为3%Sasobit和20%ATH,沥青烟雾产生率降低约10.93%,并且沥青的布氏旋转黏度有所提高,高温抗车辙能力提高2倍左右,但低温性能也有所下降。Sasobit和ATH对沥青的改性机制分别以化学和物理改性为主。与单掺Sasobit和ATH相比,复合改性沥青的成本分别降低约53%和9%,同时复合抑烟沥青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沥青生产是重要的石化行业子行业之一,目前尚缺乏针对该行业VOCs排放的相关研究.为探明沥青生产行业VOCs的排放特征,选取以重质稠油为原料生产沥青的某典型企业,主要采集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工序环节的样品,通过GC-MS定量检测了65种VOCs.结果表明,该企业沥青生产的VOCs排放浓度为37.28~7528.00 μg·m-3,无组织排放和有组织排放VOCs均以烷烃为主,浓度占比超过50%,而有组织排放废气经末端治理设施处理后芳香烃贡献增加.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环戊烷、正己烷、甲基环戊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乙烯、1-丁烯、苯、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为该企业沥青生产过程的特征VOCs组分.沥青生产行业VOCs排放主要来自无组织排放,其中,95%的VOCs无组织排放来源于储罐区的呼吸损耗,为161.65 t·a-1,其次为装卸平台,挥发量为9.42 t·a-1.对无组织排放环节的管控应该成为沥青生产行业的管控重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沥青混凝土装车时冲击车厢产生的大量烟尘和有毒气体治理的这一难题 ,设计了一套环保装置。该装置及其工艺过程包括集气罩、喷射器、燃烧室、废气余热回收 4个部分 ,先后将沥青混凝土装车时冲击产生的大量烟尘全部密封在车厢里 ,并利用引风机喷射造成的负压将烟尘抽出并引射到高温燃烧室中 ,使沥青烟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裂解、燃烧高温反应 ,保证烟气中的烷烃类化合物以及微粒碳粉完全转化为氧化物 ;从燃烧室出来的废气温度高达70 0~ 80 0℃ ,通过热风管道引入到干燥筒 ,在沙石干燥过程中回收废气中的余热 ,并利用原有除尘装置实现了环保达标、投资回报效益高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5.
首先通过沥青薄膜烘箱模拟沥青的老化,测定沥青老化前后性能变化;然后以乙烯釜液为溶剂,选择不同种类还原剂和水性防水剂筛选老化沥青还原剂的主要成分;最后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复合沥青养护剂的最优配方:乙烯釜液、抗坏血酸、硅醇钠、丁苯乳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9%,0.5%,1.5%。实验结果发现老化沥青可达到原标准近似状态。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沥青尾气直接燃烧法处理工艺及净化效果。提出采用FQJI型有机废气全氧化净化装置,处理沥青尾气的方案。该装置既可直接燃烧,又可催化焚烧;对不同处理对象,在全氧化温度250℃~900℃内,选用不同的氧化温度,可获得最佳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通化林业化工厂木材干馏车间木焦油加工工段生产木焦油抗聚剂,在蒸馏结束时放残渣沥青,同时排出沥青烟雾四处弥漫。特别是当气压低时沥青烟雾飘浮在低空,停滞不散,严重的污染了环境,危害职工和周围居民身体健康,居民反映强烈。为了消除沥青烟雾的污染,我们根据有关资料结合我厂木焦油加工工段具体情况选择了焚烧法治理木焦油沥青烟新工艺。试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8.
蔡民炬 《环境保护》1989,(11):14-15
上海电缆厂是专门生产各种电线电缆的大型综合性工厂。由于某些电缆生产需在外护层浸涂液态沥青,因此在原来敞开式明火加热操作过程中,大量的沥青烟气散发车间四周,不仅有损操作人员健康,还会污染大气。据测定:烟道直接排放的沥青烟尘量为629毫克/米~3。  相似文献   

9.
废焦油沥青的回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混合乳化剂和超声乳化法 ,以炭素厂废焦油沥青为原料生产沥青乳化燃料。分别考察了调配剂用量、不同HLB值乳化剂、乳化剂用量、加水量等条件对乳化过程的影响 ,并对乳化燃料的粘度和稳定性进行了测定 ,制得的沥青乳化燃料 4 0℃粘度仅为 36 0mPa·s,在常温下放置 7d无水析出 ,放置一个月后稳定性良好 ,使废焦油沥青得到了合理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0.
氧化沥青尾气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介绍氧化沥青尾气的组成、沥青尾气直接燃烧法处理工艺及净化效果外,还阐述了采用 FQJI 型有机废气全氧化净化装置进行催化焚烧沥青尾气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催化焚烧治理沥青尾气的技术是可行的,工艺是先进的,其总烃净化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不同材料道路径流污染规律差异显著,基于PROMETHEE多变量决策分析软件对2013年深圳市同一道路沥青和水泥2种典型材料路段4场降雨径流水质指标的分析发现,沥青道路径流水质总体上劣于水泥道路,说明城市道路面源污染控制设施应重点针对沥青道路布设;2种道路径流具有不同类型优势污染物,故不同道路径流污染控制设施选择须有针对性;与水泥道路相比,沥青道路径流水质更易随着降雨类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选择合适的降雨类型是沥青道路径流污染控制措施设计的关键步骤;电导率EC与沥青道路径流中DOC、SO42--S和TN等溶解态指标相关性很高,其相关系数均高于0.95,是沥青道路径流溶解态污染物理想的指示性指标,可为面源污染控制设施设计与评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沥青加工利用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防止沥青烟气对环境及人体产生严重危害,分析了沥青烟气的主要成分及危害和几种常见的沥青烟气处理技术,即燃烧法、吸收净化法、吸附法和高压静电捕集法.提出将吸收法与燃烧法相结合对沥青烟气进行净化处理,以有效净化处理沥青烟气中的有害气体,减轻环境污染,保护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沥青搅拌站VOCs排放清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定量化的排放清单是环境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重要抓手,由于行业规模小、活动水平数据匮乏、测试难度大,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的VOCs排放研究国内文献报导极少.本文构建了一套沥青混凝土搅拌站VOCs排放量核算方法,依据排放特点分环节分别核算VOCs排放量,分析排放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定量分析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并基于目前的污染控制水平和未来行业管控规划,预估2030年北京市沥青混合料生产行业的VOCs排放量,以期为北京市VOCs总量减排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17年北京市沥青搅拌站VOCs总排放量为25.9 t,不确定度为25.6%,其中,沥青储罐的排放量最大,占总排放量的87.2%;顺义、昌平、通州3个区的排放量位居前三,分别占行业总排放量的16.2%、14.4%和14.1%;在时间分布上,5—7月沥青混合料产量最高、VOCs排放量最大;通过情景分析,本研究认为通过出台行业标准和绿色生产技术指南,可大幅削减沥青混合料生产行业的VOCs排放量.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2010,439(5)
<正>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资源、技术优势为一体,以加工销售高等级重交沥青为主的法人实体,是中国最大的重交通道路沥青生产商之一。公司位于山东省滨州市,2002年7月18日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山东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胜工贸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共同出资组建成立,2009年底拥有总资产16.91亿元,公司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员工739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方法(EPR)发现道路沥青中含有大量的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PFRs),说明道路沥青可能是道路源大气颗粒物中EPFRs的重要来源途径.因此,进一步通过溶剂萃取从沥青中分离出不同极性组分,研究不同沥青组分中EPFRs的含量和种类分布特征,并且在这基础上探究道路沥青在光化学作用下二次生成EPFRs的潜能和特征.结果表明:沥青中含有的EPFRs类型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自由基和以氧原子为中心的自由基混合存在(g=2.0032~2.0038),主要可能是芳烃类自由基和半醌自由基.沥青中EPFRs主要存在于不可萃取组分和二氯甲烷可萃取组分中,推测沥青大多数的EPFRs可能源于沥青中的大分子芳香化合物和酚类组分.沥青在模拟太阳光照射后,可生成10%~20%的二次EPFRs,并且发现新生成的主要是以g因子较大的氧原子为中心的EPFRs.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沥青烟气爆炸参数测定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分析了沥青温度和烟气浓度对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认为当沥青被加热至250℃左右、烟气浓度为10%时,爆炸危险性最大。  相似文献   

17.
应用沥青凝聚装置和静电回收净化技术 ,处理铝厂排出的含有氟、氟化物、沥青的烟气及粉尘 ,即能净化有害烟气又能回收有价值的工业原料。处理后的各项指标为 :粉尘排放浓度≤ 15 0mg/m3 ,沥青烟的排放浓度≤ 80mg/m3 ,氟化物的排放浓度≤ 11mg/m3 。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沥青铺面材料VOCs排放特征,并开展臭氧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和健康风险影响评价,在实验室内模拟了沥青VOCs的排放.结果表明:沥青VOCs的组分组成以烷烃和OVOCs为主,正十一烷、正十二烷、乙醛、庚醛为沥青排放VOCs的高排放物质.OVOCs和芳香烃是沥青臭氧生成的主要贡献组分,烷烃和芳香烃是沥青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主要贡献组分,沥青VOCs对人体健康存在明显风险,非致癌风险的贡献物质为间二乙苯、1,2,3-三甲基苯、反式-2-乙烯,致癌风险的贡献物质为苯、乙醛、三氯乙烯.  相似文献   

1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建筑、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时沥青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尤其公路建设需求量最大。但是沥青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在生产沥青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大气污染,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污染处理和防治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沥青对大气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最近十几年的煤沥青研究进行了文献计量,论述了以煤沥青为原料制备活性炭、中间相炭微球、碳纤维、浸渍剂等高附加值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煤沥青工业化利用过程中的污染防治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该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