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援  谢永明 《绿叶》2012,(5):25-31
世界可持续发展历程是人类认识自然、敬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环发大会后2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需要可持续发展,世界需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即将召开,面对绿色经济和国际合作机制框架两大主题,大会需要认真讨论,深刻分析,果断决策。协调立场、融合思想、统一步伐、协同合作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世界和平的需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遗产的定义和意义出发,在分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趋势、现有遗产数目和分布,以及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历史、趋势和特征的基础上,采用表格和图画的形式,从经纬度、省际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中国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结构和空间特征,发现中国世界遗产主要分布在东南方向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域。对中国世界自然遗产的本质属性特征从岩性、构造、地层、地貌四个方面进行解释,表明中国14处世界自然遗产(包括自然—文化双重遗产)的地质地貌属性彼此有所不同。同时,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形成时代进行了分类与分析,发现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时代多集中在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3.
正没有自然的环境教育,只不过是一个空洞的说辞,它仍然只是人类禁闭自然从而也禁闭了自身的自欺活动。树不能自然生长今天,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之中。所谓的自然已经不再能够完整地构成一个世界,它也不再能够独立地成为一个世界,因为它成为人劳动和活动的附属物,受到人的役使,承担着功能性角色,人把自己种种欲望、痛苦和欢乐都撒野在它的身上。纵使所谓的风景名胜亦是如此,并且愈是名胜之地愈不是自然的居所。  相似文献   

4.
城郊自然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然旅游是指人们在户外自然环境中从事的一种旅游活动,它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绿色旅游、森林旅游等旅游形式具有相近的含义。自然旅游在世界旅游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该旅游活动融观光和娱乐于一体,因此倍受人们的青睐。1世界自然旅游发展的回用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益恶化,城市问题愈趋严重,人们特别是生活在都市的居民,渴望清新的绿色环境,回归大自然的愿望日益强烈,因此在这一时期及随后的30余年里.各国政府开始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设立了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积极发展自然旅游.美国是自然旅游开发得最早和最为成熟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新年伊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传来消息,199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春回万物苏,在充满了勃勃生机的生灵面前,人类应深深反省作为自然的主宰者,应如何顺应自然,开发自然,而不致违反自然法则导致自然的报复.环境保护,就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协调包括你、我、他一切人类朋友与自然界万物之间休戚相关的联系.这里,人的主宰只是相对的,生态平衡才是绝对的,为了人类自身的幸福,必须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以求得她为人类生存提供久远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国际动态     
《绿色视野》2012,(10):4-4
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召开;水与粮食安全;APEC环境产品清单确定  相似文献   

7.
怒江十年     
汪永晨 《绿叶》2014,(3):19-22
正怒江,现在是中国唯一没有被水电大坝截断的大江。怒江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中的一条。2003年,怒江在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后,又在《云南日报》上被宣布要建十三级电站。怒江在世界有关地质的教科书上被列为世界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十年来,中国的媒体和民间环保组织一直在呼吁,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了子孙后代,请留下最后的自然流淌的大江。自然流淌的大美怒江我已经去了怒江13次。2003年7月,国家环保局(现环境保护部)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中国现在仅存两条没有被大坝截断的大江,一条是雅鲁藏布江,  相似文献   

8.
本刊综合消息7月1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21个成员国代表一致决定,将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遗委员会表示,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世界的宝贝,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也是世界自然保护的象征。据介绍,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和夹金山脉,面积9245平方公里,覆盖成都、阿坝、雅安和甘孜四市州12个县。它保存的野生大熊猫占全世界30%以上,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是全球所有温带区域(除热带雨林以外)中植物最丰富的区域。…  相似文献   

9.
《绿叶》2008,(12):74-79
"禅"挖掘和表达的是人类生存的自然之道。佛门的"自然"、"因缘"法集中深化了世俗对"自然法"的理解,让人在随缘任运的"自然智"中达到对自然生命的贯通。在禅者无我的只有清净事实的世界里,一切都自在运行,各得其所,这是自然的公正。  相似文献   

10.
“只有强化监督管理,才能促进生态保护。”这是前不久在长春召开的全国自然保护工作会议上,代表们就我国目前在自然保护方面面临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保护环境和建设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我国在自然保护方面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量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而人均占有量还在不断下降。主要表现在用材林面积急剧下降,森  相似文献   

11.
和谐论     
创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操作层面上的问题, 更是价值观、伦理观方面的问题,而价值观、伦理观包括道德问题,需要从自然和生命的本源来科学地加以认识和解决,否则收效甚微。和谐是自然、社会两个世界的客观要求,人类只有遵循自然及社会的客观规律,感恩自然珍惜对方,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成本,才能真正构建起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资敏 《绿色视野》2010,(12):20-21
<正>云南省丽江市是一个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3项世界遗产于一身的城市,山川秀丽,民风淳朴。丽江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之间的连接部位,境内山峦高耸,峡谷深嵌,江河跌宕。金沙  相似文献   

13.
贺震 《环境教育》2022,(12):83-84
<正>如果说这个世界真有神,这个神就是自然。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众多神,最灵、最大的神就是自然。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人类只有在自然的庇护下才能生存,只有在自然的哺育下才能成长。“百善孝为先”。在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谱系中,“孝”为诸德之首。“天地君亲师”。在应孝敬对象的位序中,“天地”处于诸对象之首。天地,何也?天地者,自然也;天地者,人类之母也。《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诗人李白说,“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宋代大儒张载云:“乾曰父,坤曰母”。就是说,天为乾为父,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道德被限定于社会领域,协调的只是人与人的关系,自然的存在仅仅被看作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人类一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自然提供的一切,根本没想对它尽什么义务。但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1 9 9 1年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文中,将持续生存道德作为第一原则提出。可持续生存道德首先指的就是环境道德。美国著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为保护自然环境而专门立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加上美国又是一个在立法和司法上实行联邦和州双轨制的国家,其自然环境保护法规之多,涉及面之广泛堪称世界之首。自然环境保护在美国环境立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正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对昆虫发生兴趣,了解昆虫世界,从而了解自然。中科院动物所昆虫学家刘晔博士开启了虫虫特工队的"筹建"工作。刘晔作为专事昆虫研究的专家,有其大量的研究工作任务,所谓筹建不过是个比喻,真正的意思是希望把他掌握的知识分享给孩子们,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对昆虫发生兴趣,了解昆虫世界,从而了解自然。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2013,(8):90-90
朱仲能,世界著名理学大师米熹后裔,现任察右中旗冠能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朱仲能自幼深受朱子理学的熏陶,朱子理学中"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思想对其影响深远,成为他指导矿山发展的重要生态环保理念,使旗下公司牢固树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 《环境教育》2011,(12):57-58
刚开始,我对这种"自然教育"的体验活动的作用有些怀疑。难道说孩子在自然中焕发了自己的天性,很快乐、自在地在自然中玩耍,可以比他们多些动植物知识的认知更加有意义吗?作为一个景观规划设计师,"自然"于我似乎并不陌生,然而忽然有一天被问到"什么是自然?"的时候,才知道我对此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在我的认知中,和大多数人尤其是城市人一样,有时候"自然"是另一个静默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正>自然博物馆是收藏、制作和陈列天文、地质、植物、动物、古生物和人类等方面具有历史意义的标本,是供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的机构。收集保存标本、开展科学研究和进行宣传教育是现代自然博物馆的三大基本任务。20世纪50年代以来,自然博物馆的发展尤为迅速。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种类型的大大小小的自然博物馆已有3万余座。  相似文献   

20.
也许是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让自然资源造福于人类,也许是因为认为人定胜天,如今世界上大型河流的一半都已经被大坝切成碎段,并由大坝来调节水流量。而到底造坝是有益于人类、自然、生态还是不利于人类、自然和生态,长期以来一直有着激烈的争论。对于这种僵持不下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也许可以由调查研究得出一些结论。世界河流修坝概况最近,由瑞典、美国研究人员共同进行的一项大型研究和调查的结果显示,世界上半数以上的大型河流被拦腰截断可能弊大于利。这个结果已经发表在2005年4月15日的《科学》杂志上。世界上一多半的大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