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农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理论来发展农业生产,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达到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目的,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洛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效、做法和存在问题分析,指出农业循环经济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提出了今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综合分析了影响泸定县农业生态系统因素间的关系,建立了评价与决策分析层次模型。通过层次模型判断矩阵的运算,求出各层次因素相对目标层重要性的合成权值,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泸定县农业资源生态系统的效益水平和优选该系统建设决策措施实施的最佳顺次结构。  相似文献   

3.
运用农业生态学,系统科学等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新疆呼图壁县十三户村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能流和物流特征以及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该系统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石河子垦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现状问题:土壤次生盐渍化、耕地板结化肥力下降、土壤侵蚀与土地沙化、草场退化、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欠优功能弱和农业环境污染加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陈玉成 《四川环境》1991,10(3):55-63
本文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了污灌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指出了污灌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既起着水源和肥源,又起着污染源的三重作用。同时,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污灌对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污灌条件下建立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途径,即(1)尽量控制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入农业生态系统;(2)减少污染物质在农田生态系统的累积;(3)改变污染物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迁移途径。  相似文献   

6.
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大致可分为生物要素和无机要素。生物要素包括只以无机化合物为营养源的生产者、以生产者所合成的有机物为营养源的消费者和把死亡有机体分解为无机物的分解者。无机要素自然是充满生活空间的气、水、土三大基质。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监测站的运行情况,指出了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要抓好在基层对生产者进行培训、尽快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环保小百科     
陈豆 《环境教育》2004,(6):30-33
要了解什么是生态平衡,首先要知道在生态系统的生物中,按照它们获得能量的方式,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并且生态系统中不断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相似文献   

9.
建稻鱼工程实现优质高效生态渔业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稻田进行基本工程建设后,实行稻,鱼,果,菜,萍的种养优化组合立体开发,营造最佳生态系统,提高土 ,水,光能,空间等利用率,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农业和农村既是能源消费者,也是能源生产者;既是各种污染消纳地,也是污染排放源。抓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不仅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能源压力,而且能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秦皇岛市当前森林生态系统的现状、效益,发现秦皇岛市森林生态系统存在着分布不均、林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以期秦皇岛森林生态系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生活垃圾中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较高,再利用的过程基本是市场驱动的,但具有负外部性和不可持续性。应通过扩大生产者责任来重构循环利用体系,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本文在分析总结上海一次性饭盒回收利用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我国推行扩大生产者责任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应用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以德州市农业生态系统为例,分析了平原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资源和经济特征.结果表明,德州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农业经济的发展应进一步调控工业辅助的能值投入,保证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可更新资源能值投人,以及农业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太阳光能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绿色植物的生产是在光能的参与下,将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成有机物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而贮存于碳水化合物中。生物学产量的90%—95%是来自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所进行的光合作用。可见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产量形成与太阳光能密切相关,或者说单位面积上植物群体产量的高低与该单位面积上植物群体固定光能的多少有关。因此,从光能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不断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以形成尽可能多的有机物质,为农牧业高产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这是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生态农业”转化的阶段。目前已出现一批自然形成的生态农业典型:①稻-蔗(桑)-鱼-猪(禽)相结合的结构模式。②稻-鱼共生的生态农业模式。③以水产养殖业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④农牧渔全面发展的生态模式。⑤旱地浪林草牧型生态农业。⑥城郊菜、奶、果、禽、鱼型生态系统。归纳为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以及水域生态系统,及这三个生态系统互相交错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简述了农业生产潜力定量测度方法的基础上,计算和分析了德阳市主要作物生产潜力。得出光能利用率低是造成该区作物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各种作物中水稻生产力、生产潜力最大,不同种植制度中水旱轮作生产力、生产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17.
文中简要叙述了农村能源是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出新疆农村能源缺乏,结构不合理,热效率低,浪费大等,是造成新疆干旱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领导,提高能源意识,制定能源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农村能源产业和大力营造薪炭林,并增加农村商品能源供应,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解决农村能源建设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18.
前言干旱区绿洲大农业生态系统是在原有的自然绿洲及荒漠戈壁上,经过人类开垦和长期的灌溉耕作形成的。绿洲农业在我国已有二、三千年以上的历史,随着历史上经济的发展,已逐步建立了较完整的、自给自足的、较为封闭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在历史上,这种生态系统对繁荣丝绸之路的经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工业发达的现代,由于外界能量的加人,绿洲农业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本文在对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加以探讨基础上,试对草地农业,也即农区畜牧业在该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加以讨论。l绿洲大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市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问题,对陕西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进行了相关研究。根据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及数据的可获得性,从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健康状况方面构建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健康评价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而对该省2013-2017年省域层面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评价。研究表明,活力与组织结构两要素对生态系统健康有较大贡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提高,自然结构和垃圾处理能力是当前胁迫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陕西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0.
正安徽是养殖大省,生猪年出栏达4000万头,禽类养殖9亿只,规模化畜禽养殖每年排放粪便近12亿吨,粪便的化学需氧量排放达510万吨,超过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因此,只有对养殖废弃物深度开发才能大幅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