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影响进一步显现,我国经济和就业面临严峻挑战,这使我国原本并不乐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大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政策力度。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我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造成新增就业难度加大,劳动者失业风险增加。为此,我们必须站在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高度,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增长。鼓励创业是带动就业、扩大内需的最积极、有效和主动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以来,吉安市在江西省率先推出以服务园区企业为主题的“一中心三基地”建设,即建设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基地、高校毕业生职业见习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通过“一中心三基地”建设,将园区服务就业创业的触角向下延伸“一公里”,大力破解了就业创业难、招工难、社会保险征缴难等多类难题。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针对当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采取了比以往“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去年底、今年初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 相似文献
5.
2009年1月,内蒙古包头市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两年来,全市从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等方面开展工作,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既是促进我国新时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就业增长的主发动机,也是我国新时期推动就业促进工作的有力抓手。目前我国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政策环境、落实以及服务等方面仍有待改善。对此,要不断加强五大体系建设;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创业计划和措施;强化创业培训的有效性,提高创业服务效率;完善和落实重点扶持政策,建立创业带动就业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宣传。 相似文献
7.
8.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去年下半年以来,湖南省株洲市失业返乡的农民工达15万人。面对这一严峻的就业压力,株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应对,果断决策,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地为返乡农民工开辟就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切实做好农民工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太仓市人社局积极集聚社会资源,围绕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创业就业、稳定就业、体面就业,夯实平台支撑点,全力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0.
11.
江苏省泰兴市劳动就业管理处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压力专门设立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研究小组,对全市应、往届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做了详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劳动力市场今年应聘的大学生现场调查,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以及对其择业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其自身特点进一步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建立起长效的就业服务机制.实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标准化,采取七项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将在我国十二五规划期间更为凸显。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场需求不充分、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校教育不对接、自身观念不适应等。因此,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施人才优先战略,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和企业吸纳作用,优化高校教育机制,从多方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对我国就业形势的分析判断,尽管见仁见智,但众说纷纭中,还是能看出一条逐步被众多论者公认的主线: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矛盾,在“总量”压力巨大的同时,“结构”问题依然严重。其最突出的实践表征,是当前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的同时呈现。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来,江西省大余县以实施民生工程为着九占、,完善四大服务平台,鼓励创业就业,全力做好创业带动就业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18.
19.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的调查显示,当前这一群体的职业满意度较低,离职意愿较高,职业稳匙性降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内因是青年就业群体本身因素,一些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缺位则是外因。因此,青年就业群体应树立合理的职业心理预期,正确的职业流动观,国家也应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就业问题不仅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每次的三中全会都对就业问题作出重要部署,以适应不同时期经济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为经济工作提供人力资源保障。35年来,在中央的正确决策下,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巨大的国家,成功稳定了就业形势,得到国际社会的赞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