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劳动科学》2009,(2):34-35
山西省劳动保障厅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及时出台了八条促就业措施,稳定全省就业局势的紧急通知 一是抓住重大投资项目拉动就业。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紧紧盯住山西省扩大内需6个领域、33个方面的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完善岗位开发机制,多渠道、多形式收集岗位信息,认真做好人力资源库与岗位信息库、企业用工与政策扶持的对接。  相似文献   

2.
2010年,继续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稳定就业的政策,我国就业市场呈现继续向好的态势。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同比仍有较大幅度增长,三季度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31万人,为全年目标的10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在我国全面实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统筹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中,就业任务极其繁重,要把就业作为宏观经济发展优先的目标,必须做到:一是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格局,形成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二是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与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相协调,形成促进就业的综合性经济政策体系;三是根据实现更加充分就业目标的要求,确定经济发展速度,进行宏观调控要防止失业风险;四是持续加大对就业的资金投入,形成公共财政保障、社会各方面多元化投入的机制;五是把就业效应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最主要指标,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我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造成新增就业难度加大,劳动者失业风险增加。为此,我们必须站在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高度,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增长。鼓励创业是带动就业、扩大内需的最积极、有效和主动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就业工作就业形势总体平稳。1至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4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7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4万人,完成全年500万人目标的59%。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5万人,完成全年120万人目标的79%。二季度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一季度末持平。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5.
1994年南非独立后,政府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加快社会发展,尤其是改善广大贫穷黑人的生活。人们普遍意识到,技能在这一发展策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994年—2000年期间,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纠正存在于南非各个经济和社会部门的根深蒂固的问题,包括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各个部门(学校教育、高等教育、培训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在促进就业方面是采取失业保险制度与积极的就业政策相结合的体系,为劳动者的就业风险提供保障。但这一体系还存在覆盖范围小、保障水平低、政策随意性大等问题。本文认为,要完善这一体系,基本思路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各类劳动者提供就业保障;加速相关立法工作,通过法制化使就业政策制度化;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使就业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联邦居民就业法》(1996年4月20日通过,2003年1月10日第8次修改)明确规定,国家实施旨在促进居民实现充分、生产性和自由选择的就业权利的政策。其目的主要在于:(1)开发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保护国内劳动力市场;(2)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实现自愿劳动和自由选择就业权利的平  相似文献   

8.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这是在总结我国近10年来就业工作的具体实践,认识和把握扩大就业的客观规律,科学分析当前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新时期我国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和扩大就业的主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就业工作,说到底,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即使是对就业困难群体.也应当在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寻找和开发合适的岗位,使这部分劳动力资源通过政府包括资金补贴在内的政策扶持,实现尽可能接近双方需求的合理配置。一个称职的劳动就业工作者应当具有高超的资源配置能力,惟其如此,才能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并且最大可能发挥公共就业服务的功效,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劳动科学》2005,(3):10-16
制定《促进就业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严峻的就业形势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面对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促进就业工作任重道远。为此,党的十六大文件中已经明确指出,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就业问题的长期性,决定了促进就业工作既要立足于当前,也要着眼于长远;既要优先解决眼前的突出问题,也要着力于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十二五"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主要面临着经济增长减速、工资水平提高,以及扩大内需和提高汇率形势下增加就业的挑战。因此,要努力做到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要发展新型产业增加就业、提升传统产业扩大就业、加快推进城镇化拉动就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同时,还要在现有积极政策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95年,联合国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宣言》就提出,要“将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一个基本优先目标”,建议各国实行“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创造就业机会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非正规就业方式日益引起国际劳工组织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之大,前所未有,导致企业现有就业岗位大约减少8%,城镇失业率上升,这是最近6年来未出现过的情况。在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中,农民工首当其冲,城镇失业率上升,困难群体就业更加困难。城镇就业需求减少导致大学生就业矛盾更加突出。为此,中央政府确定了2009年中国经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基调,进行了4万亿投资,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上述政策的作用下,就业形势已经开始好转,实现新增就业110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010年,中国就业总体状况将有可能好于2009年,但结构调整的力度将增加结构性失业的风险,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将增加就业工作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距离充分就业的理想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匹配、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弹性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一段时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为此必须继续坚持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关键行业、制定有效的投资政策、构建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法律制度体系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有效措施,有效促进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5.
就业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反映,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纵观世界,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把政府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政策优先考虑的目标.实际上,政府促进就业特指政府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和服务等手段,利用资金和其他资源,培育劳动力市场,扩大就业机会,提供就业服务,在宏观上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政策上和物质上的帮助,以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度的不断完善,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就业再就业工作形势和方式方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实现了由生活保障向就业保障的转变,由政府腾岗安置向市场双向选择的转变,由单纯政府行为援助再就业困难群体向依托各种经济手段和扶持政策援助再就业困难群体的转变。如何进一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河南省新乡市就业促进工作按照“抓就业就是抓发展”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和《河南省就业促进条例》.健全促进就业的政府责任体系,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8.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既是一个涉及宏观层面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涉及政策措施和市场机制的实践问题。要落实好这一战略,就要妥善处理好其与发展经济、提高工资、市场机制与政府政策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就业政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社会公共政策,促进就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确立就业优先地位也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共识。在促进就业制度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极需关注。有鉴于此,笔者试图对促进就业制度中的政府责任问题进行一番初步的法理解析,权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20.
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既是促进我国新时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就业增长的主发动机,也是我国新时期推动就业促进工作的有力抓手。目前我国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政策环境、落实以及服务等方面仍有待改善。对此,要不断加强五大体系建设;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创业计划和措施;强化创业培训的有效性,提高创业服务效率;完善和落实重点扶持政策,建立创业带动就业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