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峡库区小集水区复合生态系统的水分及养分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库区小集水区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 ,定量研究了其中不同子系统的水分和养分动态过程。结果表明 :(1)平均径流系数是裸地 >草地 >菜地 >柏木林 >桔园 ;(2 )年养分流失量是裸地>桔园 >菜地 >草地 >柏木林 ,桔园和菜地的径流系数较小 ,但其径流中养分含量较高 ,导致其输出养分总量较大 ;(3)菜地和桔园由于输出果菜 ,导致系统N、P循环效率的降低 ;(4)各子系统中P的流失较厉害 ,而柏木林在防止该地区养分流失特别是P的流失上是要优于草地的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及其建设途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江三峡库区主要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特点。应用生态学原理和间套作技术,在三峡地区建立了“小麦-玉米-红薯、小麦-蔬菜、柑桔-小麦、稻田复合系统”等多种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旱地采用“小麦-蔬菜”方式比传统的“小麦-玉米-红薯”方式提高经济效益40% ̄47%,“中稻鸭鱼”模式的水稻产量达到了9540kg/hm^2,比对照提高12.5%。中稻-鱼、中稻-鸭鱼、中稻  相似文献   

3.
基于六期Landsat TM/ETM+/OLI影像数据,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及GIS空间统计方法,对三峡库区1990~2015年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森林面积与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森林面积增长率71.04%,森林覆盖率由31.27%增加到53.48%。库区整体的森林类型结构比较稳定,表现为针叶林>混交林>灌木林>阔叶林。时间上,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快-慢-快的增长特征。三峡库区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总体增长趋势下出现局部负增长趋势,各森林类型的单位面积价值与三峡库区整体的单位面积价值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特征。三峡库区各类型服务价值的贡献表现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森林防护。空间上,1990~2015年,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地域分布大致以巫溪至武隆一线为界,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1990~2015年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幅度呈现出“西增加快,东增趋缓”的格局特点。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水源涵养重要区生态系统格局动态演变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三期遥感分类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结合野外地面核查和生态空间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水源涵养重要区2000~2010年生态系统格局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类生态系统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以森林和农田为主体生态系统;10a间,由于三峡水库蓄水淹没了大量农田和林地,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分别向湿地生态系统转化了179.99km2和191.27km2;其他生态系统(主要是人工表面)面积在时段内增加了506.63km2,主要是城镇建设占用部分森林和农田转换而来;时段内森林生态系统总的面积未发生较大减少主要是由于近年退耕还林、森林工程等生态工程的实施获得了大量补充;研究区后期的生态系统转化强度在逐渐增强,生态系统动态类型相互转化强度也显示出研究区生态系统类型的转化总体变差。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复合产业带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自然尤其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农民增收缺少支撑,加上三峡工程的修建,淹没了大批肥田沃土,更加激化了人地矛盾,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生态承载容量减少、经济贫困化恶性循环,最终致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严重对立,要从根本上解决库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关键在于发展生态经济,从三峡库区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特征及其分布特点和气候、土壤条件以及资源特色出发,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要求,提出了建立由水域生态经济产业带、沿江经济支撑产业事、腹地生态农业带、高山垂直绿色产业带构成的生态经济复合产业带的构想,其中每个产业带又由若干关联性强的产业有机复合而成。还提出了发展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的具体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空间要素的集聚和经济快速发展,大量生态用地向非生态用地转变、区域景观格局中的关键生态涵养源不断萎缩、生态服务功能弱化等,使得生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文章在RS和GIS技术的支撑性下,以1986、1995、2000、2007、2010和2018年6期三峡库区Landsat TM/Landsat 8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5 km * 5 km评价单元格,核算了 30年来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指数的时空分异特征及二者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1986~2018年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由1 639.56×108元持续增长到1 662.01x108元,整体增幅1.37%,高级别生态风险等级占比呈现缓慢降低趋势,总体下降10.89%,研究区生态状况有所改善;(2)三峡库区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指数在数值上存在一定的负向相关性,同时在空间上也具有一定的负向相关性;(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指数在变化速率上具有一定的非同步性,生态风险高指数区域所对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较大降低的可能性,需要特别关注.研究旨为三峡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与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氮素平衡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的平衡状况及其合理性评价,是探讨农业生产和环境变化的前提和基础。选择三峡库区上游川中丘陵区一典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系统养分循环概念模型,进行了农田和林地定位监测、耕地和盆钵模拟试验以及参与式农户调查等,研究系统的氮素各收入支出参数,计算系统的氮素平衡并对平衡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本复合生态系统旱地和整个农田子系统氮素略有盈余,盈亏量分别为56.1 kg/hm2·a和42 kg/hm\2·a,实际盈亏率为10.4%和8.2%;而水稻田和复合系统有少量亏缺,盈亏量分别为-13.21 kg/hm2·a和-37.5 kg/hm2·a,实际盈亏率分别为为-3.2%和-7.8%;林地亏缺较大,盈亏量为-165.9 kg/hm2·a,实际盈亏率为-39.2%。模型计算的允许盈亏率(旱地23.4%,水稻田-37.2%)评价表明,旱地和水稻田目前的氮素平衡基本上是合理的。与1960s系统氮平衡比较,可以看到林地在减少水土流失、促进养分的合理循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受到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柏木林降雨的再分配及养分循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三峡库区柏木林为对象,定量研究了雨季(7月)林分中降雨的再分配及N、P两种养分元素的循环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穿透雨量占总降雨量的79.70%,树干茎流占总降雨量的1.17%,树冠截留量占总降雨量的19.13%,地表径流系数平均为198%;2)由于淋溶作用,实际进入林地的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总N和总P的含量均升高了较大的幅度。降雨时总N和总P含量的相对平衡值分别为0461 mg/L和0.075 mg/L,淋溶系数为1.86和2.94,迁移系数为0.57和0.29;3)柏木林生态系统中,N的总贮量为36. 00 x103kg/hm2,P的总贮量为2.512 X 103kg/hm2,其绝大部分(N为 99. 5%, P为 98. 8%)贮藏在土壤库中; 4)在有燃料输出的情况下,系统中的 N和 P循环效率分别为0.43和0.41。燃料的输出导致系统N和P循环效率降低,土壤中养分减少,从而导致系统养分的缺乏,生产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作为研究方法,以2005~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参考国内外已有的有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构建三峡库区忠县汝溪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该流域各指标的权重值,运用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模型对该流域进行综合健康评价分析。研究表明:5a间,忠县汝溪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平均综合指数为0.509 7,整体上处于较健康的状态。2005~2009年,该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处于波动状态,其中,2007年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最佳,但2006年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较差。研究表明,对三峡库区忠县汝溪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影响较大的有生物第一性潜在生产率、人口密度,以及地表水综合污染指数等指标。总体上,2005~2009年忠县汝溪河流域在社会、经济、自然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整体上保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基本上能实现本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我们仍需将社会效应、经济效应与生态环境相结合,保持三峡库区忠县汝溪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0.
11.
田间模拟施肥和水分管理模式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和水分管理模式显著地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转化和生产效益。单施N的产量效应为4.5 kg/kg,而NP或NPK配施养分的产量效应分别为8.8 kg/kg和8.0 kg/kg;有机物料循环的增产率为56.5%;在有机物循环的基础上配施NPK化肥最大的增产率可达79.8%。常规灌溉年需水量为5 838 m3/hm2,田间水分分配为:蒸散占1/2,翻耕整地占1/6,植物构成占1/21,田间渗漏占1/14,其它环境耗水(维持)占1/5。晚稻灌溉占全年的71%,7~9月是灌溉需水高峰期,占全年灌溉量的68%。生产灌溉效率:生物量3.67 kg/m3,精谷量1.48 kg/m3。双季稻生产的灌溉,以早稻保持水层灌溉,晚稻按需配额灌溉的模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特大型工程,必须保证其长期,安全地运行,这就要求对工程中的埋地金属构件进行有效的腐蚀防护,而构件使用寿命的预测及防护方法的筛选又赖于该地区土壤的腐蚀性强弱。本文以三峡坝址土壤的腐蚀性调查与研究为重点,探讨了三峡地区土壤的腐蚀性及其主要影响因子,作者认为,三峡地区土壤的腐蚀性较强,在工程建设中最好先进行土壤腐蚀环境的勘测,并在工程中采用必要的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济植物复层栽培对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和移民经济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三峡库区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三峡工程兴建后,由于大量耕地被淹,移民后靠,库区的生态环境与移民经济之间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本文提出了经济植物复层栽培方法,对其在减少库区水土流失、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和解决库区移民经济方面的作用作了全面的论述。经济植物复层栽培是解决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和移民经济的基本途径,采用扩大种植农作物的方法来解决三峡库区移民经济问题将会加剧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古大树种资源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蕴藏着丰富的古大树种资源,约有5000余株。作者从中挑选了树龄较大者195株作为库区重点保护对象,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湿地生态建设与保护利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三峡工程的兴建给库周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给库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水库蓄水将导致库区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环 境容量不足等等。三峡水库周边的水位变动区域的干、湿交替区——湿地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功能和环境景观特点,新建大型水库周边湿地开发利用对库区移民安置及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应对其进行有效、合理、安全的综合开发利用。三峡库区湿地的水位具有年内周期性涨落变化特点,以库区水位变动带来划分不同的区域,并结合库区涨落带的坡度、土壤和水文等条件,探索与不同湿地区域段相适宜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式。这种因地制宜的湿地生境开发利用途径对缓解库区人地矛盾,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和景观将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三峡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峡地区的土地,气候,水,生物等农业自然的特点进行了剖析,针对区域特点,提出了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三峡工程与长江中游浅层承压水动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三峡水库正常运行后,坝下枯季下泄流量增加,将使荆江水位比建坝前抬高1-2m。由于长江与两侧浅层承压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长江枯季水位升高将阻滞两岸地下水向长江排泄,从而使两岸承压水位相对抬高。观测研究表明,长江对承压水动态的影响程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二者成分段线性反比的关系。在龙口观测剖面,如长江水位升高1m,则在距离为0-1km地段,承压水位将抬高1-0.2m;在1-4km地段,抬高0.25-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特点及其环境危害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土流失是三峡库区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库区产生大量泥沙的根本因素,更是造成库区人民生活贫困的根源。本文就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其环境危害作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