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恢复生态学最新研究进展和国外动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生态恢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国内外有关生态退化和生态恢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就恢复的生态经济学问题以及我国如何开展生态恢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的生态退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引起西北地区生态退化的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对主要自然因子的作用及过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西北地区生态退化的过程与结果,认为生态退化是生态系统的功能退化、生态系统结构退化、生态因子退化、土地退化逐渐演进的一个过程,生态退化的最终结果是土地生产力下降或丧失。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生态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生态学分支,因其产生历史较短,而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本文试图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来探讨城市生态系统的性质和特点,初步提出了城市生态学的一些原理和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指导原则,并提出了环境承载力—人类社会行为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界面在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湖滨带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湖滨带的基本概念入手,简述了湖滨带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内涵、恢复与重建的目标、原则及对健康生态系统的判定方法。介绍了湖滨带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理论。文中还对湖滨带生态恢复与重建的过程进行了论述,对主要应用的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文章最后对未来技术研究的方向和思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8.
9.
珠海—澳门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恢复和建设珠海-澳门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了恢复和建设珠海-澳门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南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综述了南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意义,地带的气候特征及退化生态因子恢复的主导生态因子,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步骤,并用实例说明南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生态学效应和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与人口变化相关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表现为对商品和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生态系统恶化的原因与对原料总是更多的年攫取、与小生态环境的改变、与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群落有损害的产品日益增加的排放有关。旨在降低环境风险的解决办法基于对社会生态学机制的更好理解,基于制定评价的工具和方法以及有效的介入。与在企业中的环境管理举措相补充,家庭生态学能够提供有助于决策的恰当的整体的要素。  相似文献   

12.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文献资料和试验结果为基础,综述了国内外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的状况,总结了长期肥料试验的重要成就,分析了长期定位试验在促进生态学理论的发展、揭示生态过程的演变机制、提供准确的基本参数等方面所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从专业活动、教育和基础工作等方面入手促进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的方法,呼呈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应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进一步加强长期试验研究的力量,为我国生态学的发展、为资源优化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更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土壤流失状况及其生态学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每年均有750亿t土壤从陆地生态系统中流失,多数农田的土壤流失率高达13-40t/(hm^2.a)。由于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这样的土壤流失率是土壤再生速度的13-40。风雨冲蚀是土壤流失的主要原因,缺乏植被保护的土壤容易发生流失。土壤流失造成水分、有机质含量、养分、生物类型减少或土壤厚度下降,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严重威胁人类的食物供给。  相似文献   

14.
工业生态学:私有部门的新机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ara.  P 《产业与环境》1996,18(4):38-39
工业生态是一种新的革新性的可持续工业战略。它涉及工业系统设计,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废物和最大限度提高材料与能源的循环利用。生产系统要尽可能封闭,以防止能源或有用材料的流失。工业生态学与清洁生产在性质上有密切联系,因为两个概念都强调污染预防和提高经济效率以及环境效率,各公司和政府可以通过创办生态工业园等举措来支持工业生态学。  相似文献   

15.
胁迫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胁迫及胁迫生态学的定义,划分了胁迫的种类,阐述了胁迫生态学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受胁生态系统的症状包括营养循环,初级生产力,物种多样性,优势种群个体大小,演替方向,发病率和种群数量等的变化。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时段内,生态系统的平衡机制可以缓解胁迫的影响;一旦胁迫超过自稳定能力,生态系统将进一步退化甚至发生不可逆转的崩溃。  相似文献   

16.
彭羽  蒋高明  张倩 《生态环境》2006,15(3):551-554
运用生态系统能量10%定律,在浑善达克沙地退化生态系统,按照高级营养级能量需求,在实验区域1%的土地上建立了高产高效饲料基地,以向上一营养级(草食动物)提供足够的能量。结果表明,牲畜的压力逐步向高效地(小范围的土地)集中,而大面积的退化草地(99%),在围栏保护后借助自然力逐步恢复。群落生物量、平均高度和总盖度2年后均随恢复时间增加而增加(P<0.05)。植被组成方面,恢复前固定沙地以冷蒿(Artemisiafrigida)、糙隐子草(Cleistogenssquarrosa)和寸草苔(Carexduriuscula)等为主,恢复2年后冰草(Agropyronmichnoi)、木地肤(Kochiaprostrata)等占优势;滩地植被中,羊草(Leymuschinensis)、披碱草(Elymusdahuricus)等逐步取代了灰绿藜(Chenopodiumglaucum)和尖头叶藜(Chenopodiumacumi-natum)等,优质牧草比例提高。生态恢复不仅使自然生态系统得以保护,而且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项目中的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牧民,在实验示范以前后,由每年每户投入1万元买草养畜转变为每户得到2万斤优质牧草;幼畜成活率约提高10%;产奶量100%,牧民收入提高了32%。实验表明,高产高效基地建成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趋于稳定,占试验区域71%的退化草地得到了恢复,从而带动了该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研究中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退化生态系统植物被恢复研究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中国退化生态系统植物被恢复研究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8.
橡胶树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天然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与合成橡胶相比,其优越的通用性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一种典型的热带植物,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由于种植地域分布的局限,成为一种资源约束型产业,天然橡胶总产量远不能满足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天然橡胶第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如何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企业的综合效益,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减缓国内供需矛盾是天然橡胶产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橡胶树长期种植也带来了水土保持功能减弱,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增加及与热带雨林保护相矛盾等许多有争议的生态学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认真分析总结我国橡胶树种植现状,从经济学和生态学两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改造低产胶园,建立高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橡胶林种植优化模式提供科学依据,趋利避害以提高橡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天然橡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周边国家替代罂粟种植项目的实施,减轻毒品对我国渗透的压力;有利于国家"兴边富民"战略的实施,加快边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土壤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也是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驱动因子,湿地土壤动物的动态变化可以作为湿地退化和恢复响应的重要生态指标。近年来基于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的单一研究颇多,对湿地土壤动物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亦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关于湿地土壤动物和湿地退化与恢复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论述了湿地土壤动物在湿地恢复过程的机制和优势,阐述了湿地土壤动物研究现状与进展,表明湿地土壤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湿地恢复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湿地土壤动物及其与湿地恢复的关系,认为湿地土壤动物的动态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退化和恢复过程中生态功能的变化,建议深入探索土壤动物对湿地退化和恢复的响应机制。关于土壤动物对湿地生态指示功能的研究,是恢复生态学和湿地重建领域未来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研究人为干扰过程以及湿地恢复过程中土壤动物变化规律的关键。今后要进一步融合土壤动物和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为一体,把不同强度干扰下湿地土壤动物生态学及其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及湿地植被结合起来,从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变化角度阐明湿地生态系统对不同强度干扰的响应机制,为深入探索不同强度干扰下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过程和机制,从而为退化湿地恢复与部分重建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城市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源的基础上,指出城市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具体表现为“流”或过程的失调;“网”或结构的失调;“序”或功能的失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