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前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百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后逃出长安,饱受艰辛到了四川成都,丧乱之余,营建草堂以栖身时写下的千古绝句。全诗四句,每句是一幅图画,构画了历史名城成都西郊的田园风景。千年后的今天,当人们重新漫步杜甫草堂边的浣花溪旁时,黄鹂不见了,白鹭也早已绝迹,河里的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资阳市农村场镇规模加速扩张,导致农村场镇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保持农村场镇可持续发展,对资阳市重点场镇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阳市重点场镇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环境保护属于水资源管理的范畴,本文把二者并列起来,是因为过去对水环境保护在我国并不显得很突出,而现在确属一个突出问题,仅仅是环保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特别是水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视,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5.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北部,市区人口26万,是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福建省重工业城市。沙溪是闽江水系的主干流之一,全长328公里。三明市区位于沙溪河的中下游,境内河长27.7公里。沙溪河三明段水量丰富,年径流量94亿立方米,最小流量13.5立方米/秒。市区河流两岸集中了十多家大中型重污染企业,主要有冶金、化工、纺织印染、木材加工、机械、建材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区人口逐年增多,水污染问题日趋突出,被福建省政府列入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计划。一、沙溪河三明段水污染现状1、水污染源状况。据统计,三明市区现有80… 相似文献
6.
7.
8.
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是我国环境管理的难题之一。本文系统的总结和阐述了国内外的流域水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成功经验,并对我国流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阐明了我国必须借鉴国外流域水管理的经验,从国情实际出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模式,走自己的流域水管理道路,才能从实践中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境保护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环境面临的压力、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十五”期间和2010年的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水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都市城区“三河”水体的污染严重,污染物浓度高于进口断面数倍,岷江,沱江的石油类,有毒类,有机类等属于严重污染。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城市人口膨胀,产业的发展,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的需求增加,废水的排放量大,处理率和达标率却低。化肥和固体废物的污染也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1.
沱江水质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沱江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揭示了沱江水质污染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视律。针对沱江存在的水环境问题,从宏观上提出了防治水质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近几年来宜宾市工业及生活废水等排放情况及水环境质量的监测资料,阐述了我市流域水污染状况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资源保护对策,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水污染防治规划理论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工作起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初成体系,一些成熟的规划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方法本身的缺陷、水环境新问题的提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都要求和促使更多新理论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来。本文在回顾我国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现有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对水污染防治规划理论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宜宾市主要江河水质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对宜宾市主要河流多年的地表水质监测数据和污染源排污状况的综合分析,阐明了金沙江,岷江,长江宜浓段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成因,提出了水污染防治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对鄞州区种植的稻谷、叶菜类、水果类、豆类、茄果类和块茎类农产品按月进行了411个批次抽样,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22个农药项目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发现样本农药项目检出率为0.3%,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97.82%,农药残留检出项目中88.89%是杀虫剂。超出农药残留标准的样本主要是5-10月的青菜,叶菜类超标样本率达到3.72%。农药残留超标样本在平原、滨海地区种植散户中有发现,而在山区各规模农户中均有发现。小学文化程度农户样本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4.50%,是大学文化程度农户样本农药残留超标率的6.16倍。为了降低鄞州区农作物农药残留率,提出5方面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成都市农业环境受工农业生产发展所造成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都较严重。为此,提出保护农业环境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管理机构,健全法制,加强农业环境意识及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加速生态农业建设,尽量减小农业自身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盾叶薯蓣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论述了我国盾叶薯蓣的野生资源现状、人工种植生产现状、资源濒危原因及应采取的保护对策.指出:我国现有盾叶薯蓣野生资源蕴藏量估计在200万kg左右,资源数量已大为下降,然而年需求量却高达2亿kg以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造成资源濒危的主要原因是利用过度、生境及种质资源被破坏、家种者皂素含量低且质量差而不能大批量用于皂素生产.建议在采取有效保护野生资源的同时,尽快建立全国性良种繁育基地,按GAP要求建立我国现代化、规模化、规范化的高产优质药材原料生产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盾叶薯蓣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