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A/O-MBR”工艺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电极催化氧化技术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实验研究了反应时间、电流密度、曝气量、反应初始pH对渗滤液深度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维电极催化氧化技术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60 min,电流密度15 mA/cm2,曝气量500 m L/min,初始pH=5.0。在最佳工艺参数下连续进行渗滤液废水深度处理,实验系统在进水COD均值935 mg/L的情况下,处理出水COD均值201 mg/L,系统运行稳定性较好,COD平均去除率达到78.50%。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垃圾渗滤液处理主要采用膜过滤,但膜处理产生的浓缩液较难处理,而且处理成本高。某工程采用“微电解催化氧化预处理工艺+A/O+MBR”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50m3/d,出水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中表2的排放要求。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微电解催化氧化工艺不产生浓缩液、工艺运行较稳定、运行控制较简单,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保产业》2014,(4):70-71
正由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垃圾渗滤液生化物化综合处理技术,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焚烧厂渗滤液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针对垃圾渗滤液水质情况,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组合工艺"。经收集的垃圾渗滤液先采用混凝沉淀、氨吹脱(氨浓度高的填埋场渗滤液)等方式,去除其中大量污染物及高浓度的氨,同时调节水质的pH值等参数使其符合后续生化处理。预处理后的渗滤液经厌氧、好氧生物处理,进一步去除COD、BOD、SS、氨氮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试验,模拟填埋期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水质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新鲜垃圾的定期填入使渗滤波水质产生明显波动,其主要水质指标(COD、NH3-N等)不存在如非填埋期渗滤液水质指标持续下降的变化规律,表明即使对于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当其已填埋垃圾规模较小时,其处理渗滤液的能力和抵御新填入垃圾干扰的能力均是十分有限的。本研究有助于填埋期垃圾渗滤液的合理回灌。  相似文献   

5.
以成都周边80km范围内的8个行政村为调查对象,对区域内这些村垃圾渗滤液的污染状况、产量、水质进行研究,并探讨臭氧氧化联合活性炭吸附处理该渗滤液的技术可行性。结果表明: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农村,垃圾渗滤液呈收集点、填埋场或焚烧厂周围的多点污染现象;生活垃圾分散处理的农村,垃圾渗滤液呈排放于农田或河流的面源污染现象;在研究区域内,每村垃圾渗滤液的产量为0.07~0.60 t/d;农村垃圾渗滤液的色度、COD、BOD_5、NH_3-N分别为160~1 735倍、611.24~25 396.25 mg/L、124.13~5 241.44 mg/L、26.341~1 751.950 mg/L,BOD_5/TP、NH_3-N/TP比值在221~449和36~174之间,其水质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和氮素的复合污染,且碳氮磷比例严重失调。臭氧氧化探究表明,在25℃、臭氧投量1.30g/h、初始p H为8的条件下,反应50min后,出水p H近中性,出水色度、COD、BOD_5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0.39%、90.43%和84.78%。再经活性炭填料吸附后,NH_3-N、TP去除率达72.00%、88.79%。即上述6个指标均达到GB16889-2008中水污染物的特别排放限值,故采用臭氧氧化联合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农村垃圾渗滤液具有绿色、高效和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氨吹脱--三维电极法对广东某环保发电厂经混凝--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渗滤液pH为11,温度60℃,吹脱时间50min时脱氨率达95%;脱氨后的渗滤液经三维电极电解处理,COD去除率达81%,颜色清澈,可达《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GB16889-1997)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特殊点源含油污水进行预处理,实验考察了电解时间、电极结构、电流密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可生化性的改善情况,探究了电解过程中余氯、总氯变化情况,并对比了静置与活性炭吸附对余氯和总氯的去除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以Ti/RuO_2-IrO_2板状电极为阳极、金属Ti板为阴极,当实验条件为电流密度80 A/m~2、电解120 min时,氨氮去除率达95.5%,COD去除率达56.7%,B/C值由0.19提高到0.33,此时对应的能耗为8.36 (kW·h)/m~3;电解出水经活性炭吸附180 min后,余氯浓度降至0.97 mg/L,总氯浓度降至3.72 mg/L。  相似文献   

8.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应用,综述了常用的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技术,详细阐述了各种预处理技术对渗滤液的COD、氨氮、重金属的去除效果,比较分析了各种预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对未来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GC-MS法测定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田  孙卫玲  倪晋仁  周翠 《四川环境》2007,26(2):1-5,10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深圳市两个垃圾填埋场(A和B)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垃圾场A是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场B是生活垃圾焚烧底渣填埋场。垃圾场A渗滤液中COD、TOC、NH3-N、NO3^--N等污染指标的浓度比垃圾场B渗滤液高一个数量级。两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分别检测出主要有机物72种和57种,其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如酚类、胺类、杂环类物质。两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有机物组分的相对含量不同,渗滤液A中酚类物质含量最高,渗滤液B中有机物多为长链烷烃。  相似文献   

10.
以鄂东区块采出水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水质特征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的采出水COD和NH3-N的去除工艺,开展了3个阶段的现场试验进行COD和NH3-N去除效果的验证,同时采用GC-MS分析方法探究采出水中有机物氧化降解情况。试验数据显示:最终出水的COD、NH3-N均低于40,2mg/L排放指标要求,难降解有机物种类和数量大幅减少。其中,COD去除率从70%逐步提升至880%,且随水力停留时间(HRT)增加而不断提升;NH3-N去除率可稳定达到99%以上,远低于标准设定值2mg/L,且对HRT的调整不敏感。研究结果表明,以“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为主体的工艺的处理技术,对鄂东区块采出水中的COD,NH3-N和难降解有机物均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将HRT调整至8h左右时,出水仍可稳定达标,此时的直接运行费用将降至1.40元/m3以下,较化学处理工艺处理费用低70%以上,实现了鄂东区块煤层气采出水的“低成本、 稳定达标排放”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