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绿叶》2016,(10)
正这次佛坪采风活动,带给我的感触和收获,不是一篇几千字的散文能说清的。一佛坪是我的故乡,更是我的情感和精神寄托之地。对于故乡的爱,那是从骨子里萌发出来的,好比故乡的山茱萸,那素雅的黄是自染的。我曾对朋友这样说,老家是父母,单位是媳妇,天下换媳妇的事多得很,可父母能换吗?这个比方或许不恰当,但它真实地传递出自己对于故乡的那份情。这么多年来,我尽力把这份情感转化为行动,用自己的力量或是借助朋  相似文献   

2.
故乡,我时常想起你的那条河,那棵树。我会下河游泳,会爬树登高,都是从这里开始的——我怎么能忘记这一条古老而又无名的小河,还有河边那一棵树。那时候。小河里的水是澄清的,河边的树是碧绿的,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河里就会发出细小的涛声,呼唤着像我这样的孩童的心。故乡的小河,你也曾感到过寂寞吗? 那棵树,是北方最常见的柳树。儿时,树野顽童哪懂得绿化的重要呢?只是  相似文献   

3.
正故乡的四口塘,伴随了我整个的童年,带给我无数的欢乐,也留给我难忘的记忆。不久前,一个散淡的日子,我回到故乡,走访了这四口塘。这四口养育我及村人的塘,荒凉,潦倒,病入膏肓。我站立塘埂,感叹、悲伤,我希望它能逃脱死亡的命运,重新造福故乡人民。长塘长塘,故乡的一口长方形的塘。长塘埂种有乡村最廉价的杨树,树身粗糙,树顶撑起来如一把伞。  相似文献   

4.
吴春富 《绿叶》2014,(1):46-53
故乡的四口塘,伴随了我整个的童年,带给我无数的欢乐,也留给我难忘的记忆。不久前,一个散淡的日子,我回到故乡,走访了这四口塘。这四口养育我及村人的塘,荒凉,潦倒,病入膏盲。我站立塘埂,感叹、悲伤,我希望它能逃脱死亡的命运,重新造福故乡人民。  相似文献   

5.
杨豪 《环境教育》2016,(Z1):41-43
正2015年春节前夕,我在家乡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使我有机会对家乡有一个全面地深度地了解,进一步开展了一次详细地调查研究;耳闻目睹的情况可以说是让我触目惊心,我的故乡怎么会变得如此陌生?具体讲,我的家乡有这样几个变化。没有年味了以前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预备  相似文献   

6.
记忆中的故乡永远要比眼中的故乡美好。许多时候,每当我向我的儿子谈起我的故乡,舌尖上的味蕾总是要泛起一丝一丝难以准确形容和描绘的味道。这种味道的泛起和消退实在是来得太快,总是让人难以捕捉到它的踪影。于是,在谈完故乡的话题之后,我便会独自翻越故乡在我心中筑起的篱笆,在老屋后的土坡上寻找起来。  相似文献   

7.
家乡情愫     
<正>何为泥石流,就是人类用石斧砍下了一片片森林?何为干旱,就是人类用冷漠浪费了一滴滴淡水?我们的血脉里留着炎黄子孙的血,更涌动着故乡魂的字眼。别说是海外游子,就连我们,也抹不了对故乡的热爱。大家肯定是这样的体验,在外旅游时,有时会觉得不自在,因为大家都贪恋着故乡  相似文献   

8.
大海啊!故乡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风吹撩起我的发丝,嘴里喃喃道"大海还是我们的故乡吗?"想起我们学校第二届环保艺术节那个晚上的辩论赛,不禁打了一个冷战,可怜那些海洋的精灵。  相似文献   

9.
正故乡是每个人魂牵梦萦的地方,那里有孩提时代欢乐的时光,也有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在201 4年马年春节来临前,记者采访了两位从农村走出去的作家。他们俩一直在用文字传递着浓浓的乡音,表达着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在他们俩的眼里,故乡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10.
母癞呆     
赵阳 《绿色视野》2013,(3):60-62
我的故乡在淠河湾。淠河在我的故乡不叫淠河,叫沛河。我们那的人"淠"、"沛"同音,外面的人不知道,一听当地人把淠河叫成沛河,也就把淠河叫做了沛河。人民公社的时候,我们的公社就起名为沛东公社。当然现在早不这么叫了,现在外面的人也早就弄明白了沛河其实就是淠河。但我故乡的人仍然把淠河叫做沛河。  相似文献   

11.
故乡的塘     
陈村逸 《环境教育》2014,(1):124-125
故乡,一个温暖又熟悉的名字。它总是能唤醒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勾动起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每个人的故乡各不相同,每个人对于故乡的记忆也不尽相同。在我的记忆里,故乡,是由一个个清澈美丽的塘组成的。  相似文献   

12.
陈华文 《绿叶》2022,(Z1):26-27
<正>我离开江汉平原农村,到省城武汉求学、工作、生活25年了。前些年,我每年都会返乡看望亲朋好友。一方面,我对故土充满怀念;另一方面,我对故土又有点“嫌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我印象中,农村的环保意识、环境卫生堪忧,白色塑料、生活垃圾随处可见,这让我对故乡的感情大打折扣。所以每次从故乡返回武汉,我内心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滋味。  相似文献   

13.
杨冬胜 《绿叶》2023,(7):39-43
<正>穿过被雨水淋湿的六月,胜利或者失败,有的人在内心陈述,有的人习惯于外在表现。当满城的黄枞菌以熟稔的姿态,淆乱视觉的时候,我却被影响到内心深处。不想以钞票慰藉故乡标志的枞菌,总觉得购买是站在故乡的外围,虽能挑逗舌尖,却不能真正进入故乡。于是我想回到故乡,把自己放牧一回。逐日的雨,虽使大地之上的事物,变得失败,却暗藏着补偿。比如,多雨回赠给乡民以蘑菇,足以印证了祸福相依的论断。  相似文献   

14.
还乡     
《绿叶》2017,(5)
正还乡是为了寻找一条小路,我少小时走过的田埂路;还乡是企图重新拾回童真,感觉老房子里母亲留下的气息。老房子的墙裂开了一条缝,难道在人去屋空之后,这残墙漏屋也在思念故人吗?记得我曾写过,回乡使我"参加了我的诞生"。回乡者必定是回想者,你只要一回想便是做"思的事情"(海德格尔语)了。思,常常与飘逝和亡灵相遇,我会在故乡的小河边看见儿时光屁股玩水的我,老屋门口纺纱的母亲,田埂  相似文献   

15.
李树一 《绿叶》2014,(6):94-100
正写这篇文章的前提,源于组这期与环保相关的稿件。面对越来越让人揪心的诸多的环境问题,不由得想起我的故乡。我的故乡新环境状况之好,至今令我难忘。我确信,好的环境不是人创造出来的,而是人维护出来的。维护往往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生态平衡,而创造往往就扮演了破坏的角色。你想,大自然把那么优秀的环境基础托付给我们,是让我们好好地去爱护  相似文献   

16.
《绿叶》2020,(5)
正缺少野生动物的山野,还是让人敬畏的山野吗?听不到野生动物叫声的故乡,还是充满希望的故乡吗?——题记尽管人类的传染性疾病大都源于野生动物或与之相关,不过那也是人之错,而非野生动物之过。是人在接触野生动物的过程中,让从动物身上以自然进化方式产生(存在)的病毒,有机会跨越物种界限,选择人类作为新的宿主,继而引发瘟疫。这不能不使人警醒与反思。由此也促使我们追忆那些印象深刻的故乡山野动物,并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表达回望故土的不安。  相似文献   

17.
故乡的河     
我跪在湿漉漉的沙砾上,泪流满面,抽噎不已——为永远失去了恩重情深的父亲,也为永远失去了哺育过我的母亲河而痛哭!人们恣意地破坏生态环境,终将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惩罚。静夜里,我常常想起故乡,想起那莽莽苍苍的群山,想起那层层叠叠的梯田,想起那袅袅腾腾的炊烟,想起那宁静的村落里的鸡啼和狗吠。当然,在故乡的景物中,最让我眷恋和思念的,莫过于那条清清粼粼的小河。小河有个美丽的名字:凤凰河。它发源于古  相似文献   

18.
正在这几周里,我发现我们小区有一个现像,有人乱扔垃圾,这很影响我们小区的空气和卫生。就在上个星期我出来散步时,一股臭味飘过来,跑过去一看,原来假山上有一堆垃圾,我不禁奇怪了:这垃圾为什么不扔到垃圾箱,扔到这儿干吗?根据以往的印象,这个假山是干干净净的。因为垃圾箱在小区池塘旁,还要走一段路,所以就有人偷懒图  相似文献   

19.
李青松 《绿叶》2022,(6):25-27
<正>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谈论生态文学创作时,总是要涉及“地球”“人类”“使命”和“责任”等一些大的词汇,但是否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东西呢?“对于我来说,唯一重要的东西就是情感。” 雅克贝汉说过的这句话曾深深地触动了我。面对自然时,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思考了什么?我们为之倾注了多少情感?就生态文学创作而言,也许,语言、结构、叙事方法等都是可以学来的,但是情感是学不来的。因为情感属于每个人的生命个体,它是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20.
正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她给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资源。一旦离开了地球母亲,我们也无法安稳地生存下去。如何把地球保护得更好、更健康呢?首先,我敲响了离家最近的邻居的房门,开门的是一位大姐姐。我简单地介绍了来意:"姐姐您好,我是一名绿色小记者,关于环保,我想向您问几个问题。您是一个具有环保意识的人吗?是否有过随手丢垃圾的行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