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涛  刘胜祥  徐海洋  卢少飞 《四川环境》2006,25(3):31-34,54
基于梁子湖自然保护区1987年和2004年Landsat-TM影像遥感数据,在Erdas Imagine 8.5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结合野外实地考察,获得了土地利用现状图,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保护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耕地和水域是保护区内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近20年来,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的面积都有减少,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了2320.816hm^2,减少比例达到11.78%,是面积减少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居民点、交通、水域用地有所增加,其中池塘面积变化最大,增幅达到213.4%,是面积增加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居民点用地增加了551.18hm^2,增幅达到59.07%,是增长幅度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长和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阐明雷暴形成的背景条件的基础上,提供了全球雷暴的分布特征,分析其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并着重分析雷电在雷暴中的形成及其危害.最后简略介绍防雷电技术近30年来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题记:中国俗称滑坡为“走山”,称大规模的滑坡、崩坍为“山崩”,其主要发生在地质薄弱的断层带、植被受破坏的斜坡以及设计不周的工程点。本世纪最大的滑坡事件发生在中国海原(1920年),这次地震中丧生23.4万人,实际上大部分死于滑坡。1981年,四川盆地的洪水引发了6万多处滑坡和泥石流,灾民达北多万人。以往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山区和黄土高原的山崩、滑坡。近10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在长江上游日渐频繁.近几年且有随大江东去之势。长江中下游的最新崩岸记录1996年,入汛之前,长江中下游频频发生滑坡、崩岸等灾情。有北门口崩岸一…  相似文献   

4.
农村人居环境研究及其成果在扩大农村居民根本福祉、推动乡村振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2-2022年中国农村人居环境研究的发文量和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提出中国农村人居环境研究的未来趋势。结果表明:(1)近20年来,中国的农村人居环境研究经历了缓慢萌芽期、波动增长期和爆发增长期3个阶段,近年来具有较高热度。(2)通过CiteSpace关键词网络共现和聚类分析,探讨了农村人居环境内涵辨析、政策演变、环境治理、规划管理及评价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3)利用CiteSpace的Burst Detection功能识别热点关键词,预测中国农村人居环境研究在营造制度环境、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理论、制定农村规划以及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环境立法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纵观我国所有环境法律规范,不难发现,我国现行环境立法还存在许多缺陷,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立法指导思想的偏差。我国立法指导思想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而长期遵循“成熟一条制订一条”的原则,这一原则使环境立法只注重经验性而忽视先导性,许多条款明显后滞,甚至与现实脱节,而大量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措施却无法可依,如排污许可证1988年就应用于实践,但1989年的新环保法却没有对此作出规定。2·立法理论基础不够准确。现行立法基于…  相似文献   

6.
她,从事环境报道近20载,曾被誉为“报道中国环保资历最深的记者”;她,经历了中国社会发展中发生的所有重大的环境事件,见证了中国环境发展的历程。她,就是《法制日报》资深记者郄建荣。  相似文献   

7.
作为和平出版社的一名编辑,舒志钢喜欢用笔来揭露他所发现的种种破坏环境的事件。十年来,舒志钢已经在媒体上发表了近600篇文章,也因此被熟悉他的人称为“京城污染狙击手”。节约——理所当然采访舒志钢的那天寒冷阴郁,早上十一点多的时候还飘  相似文献   

8.
陕,甘,宁,青干旱序列年表及其气候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气象观测资料,事理了近200年西北上省(区)旱涝连年表,并对近200年的旱涝进行了气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200年以来出现过三个干旱时期,三个多雨时期,平均10.3年发生一次大旱,4.3年发生一次一般干旱,1991年开始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干旱时期。  相似文献   

9.
2002年6月6日,全球环境基金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仪式,将2002年度“全球环境领导奖”授予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和国家林业局领导成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江泽慧。在颁奖仪式上,全球环境基金首席执行官阿什瑞(EI-Ashry)介绍说,近10年来,解振华先生领导中国环境保护部门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采取了大规模环境整治行动,使中国在GDP年均增长8.3%的情况下,保持了环境状况未急剧恶化,有些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方面,他作为《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国主管当局的负…  相似文献   

10.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6,16(4):49-55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排污收费制度是1978年提出并在全国实施的。经过近20年的实践,它已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理论、政策、标准和程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地方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在征收排污费工作中存在着行为不规范、程序混乱、效率低等问题。往往是环境监理人员到排污单位登门收费,往复多次难以完成,既耗费了大量人力和时间,客观上影响了环保法的权威性、严肃性,又动长了企业拒缴、拖欠排污费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容易发生议价收费、人情收费和任意减免排污费的现象.发生执法、收费人员不廉洁行为。近一两年.各级政府…  相似文献   

12.
癌症与环境     
近几十年来,人们在同癌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这个过去认为病因不明、神秘莫测的凶恶病症,主要不是人们所熟悉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原因所引起,而是与人们所生活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的第12届国际癌症大会上,许多学根据大量的调查研究成果,比较一致地强调了癌症与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了80%~90%以上的癌症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八五”期间,我市的工业总产值从1990年的20.18亿元猛增到1995年的180.65亿元.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1994年和199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综合国力百强市(县)。这一时期,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碰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开发建设项目数量急增,5年中共审批各类建设项目1907个‘其中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48个;二是乡镇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使环境污染范围扩大,局部地区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省级富春江经济开发区的批准,出现了旅游、娱乐、商贸、房地产等一些特殊项目的环境管理课题。5年来.我们在开发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是4月中旬.刚刚编完了《环境教育》学生版.又要着手编辑《环境教育》教师版。《环境教育》因为有了单月与双月的变化.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了。我们的理念是:将《环境教育》做成一本真正适合中国近60万中小学校、数千万教师、两亿多学生(及环保宣传人士)使用的环保杂志。  相似文献   

15.
刘向阳 《绿叶》2013,(5):49-56
当前,中国的环境问题及环境事件均处于严峻时期,寻找环境公共决策的创新成为实现发展与环境相和谐的关键。通过对1962年美国第二届空气污染防治大会的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环境治理内部的复杂利益博弈格局,并有助于超越具体政策范畴.为寻找解决问题的总体框架和根本之道,提供着重要的智识来源。  相似文献   

16.
环境污染事故是指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及意外因素的影响致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受到损失.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影响的突发性事件。我国《环境保护法础文规定:因发生事故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应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相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均规定,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后《H小时内一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做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相似文献   

17.
<正>"‘十二五’以来,安徽省环境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未发生因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2016年11月22日,在安徽省淮北市召开的全省环境应急管理专题培训会上,安徽省环保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黄建树说道。充分肯定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纵观"十二五",盘点安徽环境事件发生数量,2011年以来全省共发生57起,其中2011年发生12起,2012年发生20起,2013年发生6起,2014年发生9起,2015年发生8起,2016年至今发生2起,2013年以后突发环境事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力促环境法原则根本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灿发 《绿叶》2010,(9):21-28
近年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不只是与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很大关系.更是长期粗放型经济发展累积的恶果.即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与国家整个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要想真正遏制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必须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考虑问题。为此相应地要求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要进行根本转变.即将协调发展原则转变为环境优先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转变为风险防范原则,达标合法原则转变为不得恶化原则。  相似文献   

19.
综合资讯     
《环境教育》2006,(5):77-79
周生贤:中国平均两天发生一起突发环境事件,松花江化冰期没有出现二次污染,环境执法能力关乎中国环保前景,建设部:严格限制在风景名胜区内拍摄影视,绿色奥运北京加快实现奥运环境目标,“绿箱子”生机勃勃——六手机厂商加入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联合行动,广东省环保局称吴川三叉江污染事件已经查清,甘肃敦煌遭强沙尘暴袭击能见度小于100米。[编按]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是一个对外界环境较敏感的行业,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暴恐事件属于危机事件的一种形式,由于其突发性、不确定性,对旅游业的破坏力大、持续时间长,因此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来降低暴恐事件给旅游业带来的冲击和损失。搜集昆明近三十年来的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建立昆明入境旅游客流量和旅游外汇收入本底趋势线,结合月指数和本底线距平方法,高分辨率地分析了"3. 01"暴恐事件的影响。研究发现:2014年"3. 01"暴恐事件发生之后,昆明入境旅游客流量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受到了严重的冲击,2014—2016年三年共损失客流量86. 7万人次,损失率高达19. 3%;入境旅游收入损失共计43688. 6万美元,损失率高达26. 2%,该影响持续至今并有逐年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